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2021-04-02 01:23天津市红桥医院口腔科天津30013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贴面牙釉质比色

天津市红桥医院口腔科 (天津 300130)

内容提要: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牙齿修复美容效果及修复材料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瓷贴面技术作为牙齿美容修复的代表性技术在近几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步。瓷贴面在实际操作中需在牙齿唇面磨除适当厚度,操作结束后将全瓷薄片贴于牙齿表面,以此来达到牙齿美学修复的效果。与其他修复方式相比,瓷贴面技术操作难度较大,成本昂贵,但修复效果良好。本文重点分析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牙齿美观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前牙部分缺损、前牙间隙、前牙畸形、前牙变色等均可对牙齿整体美观度产生不良影响,需采取有效的美学修复方式。在诸多前牙美学修复技术中,瓷贴面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在保持牙齿功能面积舌侧完整性的情况下完成修复,操作中对颌牙无过多磨损,牙体预备量较少,可保留大部分牙体硬组织,且修复前牙缺损强度良好[1]。本文对瓷贴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瓷贴面的应用范围

当前,瓷贴面技术在牙齿美学修复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瓷贴面应用范围较广,对牙齿轻度变色、牙齿外形不佳;前牙小范围缺损;牙釉质轻度损伤;牙齿间隙过大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2]。部分牙齿不适合采用瓷贴面,如牙齿大面积缺损;牙齿错乱及畸形严重;牙齿咬合功能较差或牙齿短小,瓷贴面对医师技术要求较高,如医疗机构不具备操作条件则不得进行瓷贴面牙齿美学修复。

2.牙体预备

2.1 常规修复牙体预防方式

临床实施瓷贴面多采用常规瓷贴面技术,其厚度约为0.8~1.0mm。常规牙体预备主要包括唇面开窗型(Ⅰ型)、切缘对接型(L型)、切缘包绕型(U型),切缘存在的差异使牙体预备呈现出不同特点,医师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患者特点,选择适宜的切缘区,并采用针对性牙体预备类型[3]。目前,瓷贴面修复技术整体成功率较高,相关资料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牙体预备各具优缺点。L型与U型整体成功率较高,其主要缺陷为微渗漏发生率偏高,Ⅰ型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颜色满意度不足等问题[4]。采取常规瓷贴面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磨牙面积,但需对唇面磨除约0.3~0.8mm,部分患者对此存在恐惧心理,修复中配合度不足,也存在部分患者在表面结构及釉质硬度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牙齿过敏等症状[5]。

2.2 微创瓷贴面

伴随口腔医学的发展进步,相关材料及工艺日趋完善。长石质瓷作为基础,利用好耐火模型分层次完成烧结的瓷贴面得到临床广泛应用,其主要优势为瓷层表面特征及致密度良好,可模拟天然牙釉质的荧光效果及乳光[6]。微创瓷贴面厚度为0.2~0.5mm,部分患者无需进行牙体预备,仅需对牙釉质内部进行磨牙操作,可显著降低牙齿美学修复中的微渗漏及修复体折断、脱落等不良反应。与常规瓷贴面相比,微创瓷贴面技术将患者损伤部位局限于牙釉质浅层部位,操作中无需麻醉,患者疼痛轻微,可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7]。微创瓷贴面被光照射后,大部分可被吸收至牙体组织,视觉效果与天然牙体接近,患者满意度较高。

3.树脂粘结

传统的瓷贴面材料在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产生瓷贴面断裂等问题,粘结树脂颜色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瓷贴面的应用效果。随着相关技术及材料的完善,医师在处理天然牙过程中可将唇面磨除约0.5~0.8mm,利用树脂粘结瓷贴面至处理完善的牙齿表面[8]。为避免树脂颜色对瓷贴面的不良影响,需选择高质量的树脂,并控制其使用量。相关研究表明,树脂粘结后,口腔及牙齿相关细菌可形成酸性环境,在磷酸作用下,树脂粘结剂固化后可形成树脂突,使瓷贴面与自然牙体紧密结合[9]。

3.1 瓷贴面修复与树脂粘结

瓷贴面粘结操作不合理是导致其折断的主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瓷贴面唇面需0.3~0.8mm磨除,部分患者磨除量大1.0mm,此类操作可直接到达患者牙本质层,而人体牙本质与粘结体系的机械扣锁作用是牙本质粘结的主要机制,与牙釉质相比,牙本质粘结力较弱,因此此类方法粘结效果不佳。采用微创瓷贴面技术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操作中仅需在牙釉质层完成牙体预备,通过牙釉质与瓷贴面的粘结作用可提高粘结牢固程度,配合采用磷酸酸蚀相关技术能够确保釉质与树脂突的粘结效果,有助于粘结力的提高,降低折断及脱落发生率[10]。同时,为确保贴面粘结的牢固程度,需在操作中合理选择粘结材料。现阶段常用粘结材料为树脂水门汀,其厚度、透明度、色泽等均可对粘结效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瓷修复体也可对树脂产生遮挡[11]。另外,树脂材料长期处于高湿、高温环境中可导致老化速度加快,影响色泽稳定性,为此需采取有效的处理及保存方式。

3.2 瓷贴面遮挡

贴面厚度可对材料的美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过厚的材料可导致透射性降低,影响修复的整体色调。通常情况下,瓷贴面厚度对于0.3mm时,粘结前后会产生较大颜色差异,对修复效果影响较大。如厚度为0.4~0.7mm,且材料透射率降低,可导致透光性产生较大变化。如厚度超0.7mm,其透射率无过大变化,为此需合理选择瓷贴面厚度[12]。

4.比色

比色板及数字化比色仪属临床常用比色方式,比色板比色主要采用医师肉眼观察的方式完成比色操作,无需任何工具辅助,其主要优势为操作简单,但比色过程过于主观,缺乏统一标准。数字化比色仪比色属电脑比色技术,整体操作较为复杂,比色结构准确度较高,操作中医师通过对患者牙齿不同部位的数字化测量,结合统计比色标准,可实现比色准确性提高[13]。比色板比色及数字化比色仪比色各具优势,医师需结合患者情况及客观条件合理选择比色方案。

5.结束语

瓷贴面在牙齿美学修复中应用广泛,修复效果良好,可满足不同患者对牙齿美观的需求。在应用瓷贴面过程中需妥善处理牙体预备、树脂粘结、比色等操作,结合患者牙齿特点及美学需求,合理选择牙体美学修复方案及材料,实现较好的瓷贴面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贴面牙釉质比色
基于酞菁的共价-有机聚合物的制备及在比色传感领域的研究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瓷贴面修复技术:从标准到微创无预备》出版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珠海口腔医生比色现状调查
数码摄影在口腔科比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