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森美康XS-1000i分析仪血常规复检规则的建立与探究

2021-04-02 01:23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分析仪血常规阳性率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 (辽宁 阜新 123000)

内容提要:目的:建立本院血涂片复检检规则,对其加以正确评估。方法:选择日本生产希森美康XS-1000i分析仪,选取2019年6月3日~2019年6月13日收治于本院的100例患者血常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规则对其进行血常规的规则评估。结果:在复检评估之后,发现规则编号1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编号2中出现真阳性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编号3中出现真阳性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0例;编号4中出现真阳性6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编号5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合计真阳性为13例,真阳性率为13%、假阳性为3例、假阳性率为3%、假阴性4例、假阴性率为4%。结论:希森美康XS-1000i分析仪血常规复检规则的建立效果良好,可以显著的筛查出异常群体,促使工作人员高效地复检异常标本,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

最近几年,血液学检测技术的高效发展和血液分析仪广泛的使用在各个医院中,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临床血液学检测的效果,促使血液学的检验工作提升到一个新高度[1]。但是多种血液分析仪在多种方式的制约下,现阶段只是可以充当临床血液研究的过筛方式,且部分分析仪尚未设置报警模块,人员需要进行对应的复检操作,进而降低异常细胞的漏检几率,会引起医院现有资源和物质的过多浪费。怎样强化医院检测工作效率,需要认真思考血常规复检规则的有效建立,推动医院的长久发展。基于此,本院按照国际41条制度,同时按照系统运行需求,设置血常规复检规则,对其进行科学评估,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3日~2019年6月13日收治于本院的100例患者血常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规则对其进行血常规的规则评估。所有患者的血常规标本都使用一次性负压管(ED-TA-K2),且采血量为2mL,确保采血管在有限时间内发挥效用。

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日本Sysmex生产的XS-1000i分析仪和对应试剂、Sysmex公司提供的校准物与质控物、巢湖弘慈生产的瑞士染液、日本光学工业提供的奥林巴斯CX-21,作用在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测中。

1.2.2 仪器校准和质控。采取Sysmex公司生产的SCS1000全血校准物检查仪器,同时在评估过程中选择e check全血质控物开展室内质控工作,体现评估结果的正确性。

1.2.3 检测流程。按照国际41条制度与XS-1000i分析仪的17条制度和临床实践情况制定血常规复检规则,通过双盲规则统计和本院自制的5条制度相关的手工复检阳性资料,计算对应的真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2]。一切的操作符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与《白细胞计数参考》的血涂片检测内容开展。其中5条制度的内容如下:(1)复检规则:WBC、RBC;条件是超出线性;复检方式为稀释标本复检;(2)复检规则:NEUT;条件是小于1.0×109或者大于20.0×109;复检方式为浏览血片以及手工计数;(3)复检规则:BASO;条件是大于1.5×109或者比例大于5%;复检方式为浏览血片以及手工计数;(4)复检规则:白血病患者;条件是不管初诊以及复诊都要镜检;复检方式为镜检体内细胞形态并且分类;(5)复检规则:分类报警异形淋巴细胞;条件是Q-flag大于150或者散点图异常出现仪器报警;复检方式为镜检细胞具体形态。

1.3 观察指标

1.3.1 阳性仪器评价标准。仪器检测结果满足4条显微镜复检制度的任何一条便是阳性。

1.3.2 阳性涂片镜评价标准。完善4条镜检阳性制度,统一进行标准化设置。包括:(1)RBC大小存在不均的现象,中空淡染的RBC小于30%;(2)空泡变性粒细胞<10%;(3)异型淋巴细胞>5%;(4)浆细胞≥1%[3]。

1.3.3 真假阳性、真假阴性的判断。真阳性是仪器和镜检结果是阳性;假阳性是仪器检测阳性、镜检结果是阴性;真阴性是仪器和镜检结果为阴性;假阴性是仪器结果是阴性,且镜检显示阳性。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100例患者血常规标本的复检评估情况,在复检评估之后,发现规则编号1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编号2中出现真阳性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编号3中出现真阳性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0例;编号4中出现真阳性6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编号5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合计真阳性为13例,真阳性率为13%、假阳性为3例、假阳性率为3%、假阴性4例、假阴性率为4%。各组标本的检测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4]。

3.讨论

为了确保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的准确性,理论上任何一个标本都要进行检查,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复检筛选标准的机制设置十分必要。即便先进的血细胞分析仪也仅仅是筛选的作用,获取的结果要进行复检。在2002年,Berenel Houwen提倡的国际41条复检制度,充当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标准,而操作相对繁琐,复检率在40%左右,无法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所以按照中华检测学会对复检原则进行设置,以筛选质量为前提,降低复检几率。本院结合41条复检规则自制5条复检规则,并且按照双盲检测的理念得知复检率为16%,假阳性率3%、假阴性率4%。且假阳性率集中存在于RBC、异形淋巴细胞报警上,需要引起医学人员的关注[5]。具体结果是在复检评估之后,发现规则编号1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与假阴性的情况;编号2中出现真阳性2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编号3中出现真阳性5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0例;编号4中出现真阳性6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例;编号5中没有出现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的情况,合计真阳性为13例,真阳性率为13%、假阳性为3例、假阳性率为3%、假阴性4例、假阴性率为4%。各组标本的检测中,存在一定差异,P<0.05。所以要想降低漏检的现象,需要将假阴性率进行控制,即小于等于5%,因此医院要加强项目复检的假阳性率。

综上所述,复检工作需要较强技术的支撑,因为每一个临床检验室设置的仪器存在差异,且图形以及报警现象出现的几率有所不同,在试剂与检验工作者素质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要不断对复检机制进行改善与整合。检验工作者要自主加强自身复检操作能力,给予患者提供优质化服务,争取在有效的时间内,给患者提供最为正确的检测报告,提升临床医学工作水平。

猜你喜欢
分析仪血常规阳性率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