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对比

2021-04-02 01:23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梗造影支架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目的:对比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方法:随机抽取96例患者,均是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任意分成两组,一组为G组患者人数为48例,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另一组为D组患者人数为48例,采用金属裸支架,对比两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与PCI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的安全性、远期随访结果。结果:G组与D组患者的左室功能、住院天数以及心肌酶峰值等无明显不同。G组与D组各有3例死亡,住院期间出现心脏事件的几率偏小。对比两组所选的内架直径,G组支架偏小、偏长(P<0.05)。G组与D组患者介入治疗之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无明显不同。D组相比于G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更高(P<0.05)。D组相比于G组患者无心脏事件生存率更低(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相差不大,均有显著疗效且非常安全。

药物洗脱支架可以切实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尽管有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应用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显著,但是其运用的安全性一直都是医疗行业高度重视的问题[1]。本文随机抽取96例患者,均是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96例患者,均是于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中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任意分成两组,一组为G组患者人数为48例,另一组为D组患者人数为48例,前者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后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前者患者的均龄为(64.52±11.76)岁,后者患者的均龄为(64.67±11.44)岁。患者与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梗诊疗要求,排除重要器官障碍的患者,以上资料信息基本一致,可比。

1.2 方法

术前给予所有患者服用0.3g的阿司匹林与0.3~0.6g的氯吡格雷。运用Seldinger法自股动脉把导管准确地插入动脉鞘。待穿刺成功之后,注入133~167Lka肝素,术后将动脉鞘带回监护病房。运用标准Judkins法展开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之后进行PTCA,置入支架[2]。手术之后注射一周低分子肝素;给予75mg的氯吡格雷,一天一次,G组不间断服用九个月,D组不间断服用6个月。且长期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一天一次。术后没有残余狭窄以及不良事件表示成功[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与PCI治疗情况、住院期间的安全性、远期随访结果进行观察[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特点

G组与D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心功能情况、介入治疗时间、危险因素情况、梗死部位、发病、性别以及年龄等差异皆无明显不同。

2.2 对比两组冠状动脉造影与PCI治疗情况

96例介入治疗有6例没有成功,3例因为导引钢丝不能通过靶病变放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另3例由于球囊扩张之后反复室颤致使血压降低而没有植入支架。G组:48支梗死相关血管的50处病变置入了58枚药物涂层支架。D组32支IRA的32处病变置入了34枚普通支架。G组与D组患者介入治疗之前的基础造影情况无明显不同。操作时间、支架长度、手术成功例数等皆无明显不同,对比两组所选的内架直径,G组支架偏小、偏长(P<0.05)。G组与D组患者介入治疗之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无明显不同。

2.3 对比两组住院期间的安全性

G组与D组患者的左室功能、住院天数以及心肌酶峰值等无明显不同。住院期间并没有出现脑中风、出血等不良事件。G组与D组各有3例死亡,住院期间出现心脏事件的几率偏小。

2.4 对比两组远期随访结果

出院以后随访1~9个月,G组与D组患者没有再梗死与心源性死亡。D组相比于G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更高(P<0.05)。D组相比于G组患者无心脏事件生存率更低(P<0.05)。G组与D组各有16例患者半年之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为D组有1例,G组2例,皆展开再次靶血管重建术。

3.讨论

针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以快速开通IRA,控制梗死面积,对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其与择期PCI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便是再狭窄。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在半年之内发生心绞痛,需要重建血管,影响治疗效果。药物洗脱支架会让介入心脏病学发生变化,解决再狭窄问题。运用药物洗脱支架已慢慢的由稳定心绞痛拓展至不稳定患者,其中包含非抬高AMI与ST段抬高。上述研究结果为:G组与D组患者的药物治疗、心功能情况、介入治疗时间、危险因素情况、梗死部位、发病、性别以及年龄等差异皆无明显不同。G组与D组患者的左室功能、住院天数以及心肌酶峰值等无明显不同。住院期间并没有出现脑中风、出血等不良事件。G组与D组各有3例死亡,住院期间出现心脏事件的几率偏小。G组与D组患者介入治疗之前的基础造影情况无明显不同。操作时间、支架长度、手术成功例数等皆无明显不同,对比两组所选的内架直径,G组支架偏小、偏长(P<0.05)。G组与D组患者介入治疗之后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3级的比例无明显不同。出院以后随访1~9个月,G组与D组患者没有再梗死与心源性死亡。D组相比于G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更高(P<0.05)。D组相比于G组患者无心脏事件生存率更低(P<0.05)。

总之,急性ST段抬高心梗治疗中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结果相差不大,均有显著疗效且非常安全。

猜你喜欢
心梗造影支架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