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在医院人员流动管控中的应用及展望

2021-04-04 03:46王兴玲程维国刘朝阳
医疗装备 2021年16期
关键词:闸机管控我院

王兴玲,程维国,刘朝阳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我国各界尤其是医疗机构在抗击疫情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的下调,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国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在持续,我国既要外防输入,又要内防反弹,防止出现散发疫情甚至局部聚集性疫情,因此,常态化疫情防控成为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日常运营的一部分。公立医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疫情防控服务的职责,如为社会各界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疫苗接种服务等,针对公立医院日均人流量过大的情况,做好人员流动管控成为重中之重。为兼顾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和医疗秩序恢复工作,公立医院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员管控机制。但因一线防疫医护人员紧缺且人力成本较高,传统的依靠人力把守医院各入口、各通道的防控手段显然已不适应当下环境,故十分必要探寻新的管理方式[1]。

习总书记重要文章《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中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我们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鉴于日均过万的人流量和人员密集度较大的现状,为顺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特点,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我院建设了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了对院内人员流动轨迹的实时记录、各病房区出入身份校验、人流量数据的趋势分析等。

1 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简介

我院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人员管控,响应国家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部署,推动智慧医院建设,节约人力等相关成本。该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身份证、人脸、体温、山东省健康通行码等信息的采集、比对、统计分析集成于一体,借助闸机、门禁等硬件,在力求不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及医院员工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通过人脸识别、红外体温测量、身份证识别等多种技术手段,从多个维度对门诊患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其他入院人员进行信息核验,详细记录人员出入信息,在病区等重点防控区域进行入口管控,对不同区域、不同身份人员进行准入权限控制。借助该系统,我院可全天候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与核验;对门诊、住院、发热门诊等区域实行不同管控标准的防控;对门诊患者、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医院员工、访客等匹配不同的管控规则;对体温、人员身份等多个维度指标进行准入核验;实现与“健康山东”数据对接,对健康码及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识别核验;实现数据可管理,可追溯。

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的构建包含门禁、闸机等硬件安装部署及局域网改造、增加点位、布线等。作为人员管控及信息采集比对的前端工具,闸机及门禁部署在我院各主要入口处及各病区入口处。我院目前已在中心院区、泰安市泰山医养中心、迎胜院区等院区的各主要入口、各门诊楼、病房楼通道及其余位置共部署20余套带人脸识别及人证比对功能的闸机。闸机是通过身份证信息及人脸比对控制人员准入的主要工具。通过后台系统可调取“山东省健康通行码”数据,再经过扫描身份信息实现对人员健康码的判断从而实施放行或禁入。门禁在各病区入口处与电磁锁配合,通过面部识别或刷员工卡、患者腕带等方式准入。我院已在各病区部署80余套门禁系统,对进入病房人员进行管控。软件部分包含流向监控平台、信息登记客户端、系统管理后台等。通过流向管控平台,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人员流量信息、历史流量信息,可以搜索指定人员的到访信息,可以查看系统告警信息。信息登记客户端包含闸机登记、陪护人员信息登记及访客登记3部分。闸机登记可登记各入口处闸机扫描的人员身份信息、到访时间、进入入口等。陪护人员信息登记可实现陪护人员通过手机端登记信息,且登记信息与在院患者关联。根据我院疫情防控要求,每例在院患者仅允许1位陪护人员进行陪护,故仅能登记1位陪护人员。需要时,患者也可以更换陪护人员。采集陪护人员面部信息用于人脸识别,可在门禁处扫脸准入。来访人员可通过手机端进行访客登记,访客登记可关联到OA或钉钉系统,被访人员可以对访客登记进行审核,可设置到访有效期,超期将自动作废。借助系统管理后台可以管理人员基本信息、身份,查看硬件设备运行状态,查阅事件记录,管理系统基础字典,记录温度超标、活动超范围、非绿码进入等。

该系统与钉钉等应用互联互通,各入口处闸机或门禁发现非“绿码”人员,自动通过钉钉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该系统上线以来,已累积检测通过人员达120余万人次,成功发现并拦截“黄码”“红码”人员64人次,管理人员收到钉钉提醒后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关措施。

2 展望

医院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有效辅助了我院人员流动溯源监控,有利于科学准确分析研判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情况,坚持严防死守、精准防治,不仅为我院部署防疫常态化提供了支持,也为我院人员健康管控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同时,随着大数据、5G、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就医习惯也随之改变,人民群众希望得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防护、保健、诊疗服务。对预约就诊、自助就诊、院内智能导航、智慧停车等数字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医院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作为诸多功能实现的基础,目前尚有以下功能未能实现,下一步将成为我院建设重点[3]。

2.1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

为方便前往我院就医患者便捷停车,将来可在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中增加智慧停车功能,可在预约挂号的流程中增加预约停车位的功能,入院时道闸自动抬杆放行,调用院内导航模块的服务实现停车位的导航引导。当患者出院时可反向导航查找车辆。我院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元素,实现该功能不仅可以缓解附近交通压力,提升患者就诊停车体验,同时可为医护人员及附近群众提供停车服务,实现资源合理利用[4]。

2.2 院内智能导航

由于我院中心院区楼宇较为老旧,结构复杂,各科室分布规则不易辨析,给就医的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提升就医体验,方便患者快捷的在院内出入,可新增智能导航功能,借助3D建模等工具,帮助患者在院内获得动态连续的位置指引,顺利找到目的地,给患者提供更好的导诊服务[5]。

2.3 人员精准定位

针对某些特殊患者,如一些专门科室的普通患者、老年患者、高危传染患者等,对其进行室内场景下的实时安全监护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对患者进行实时定位监护以防止其走失或未经医院许可私自离开医院等外,对其特定时间段的行为、状态进行监测预警,在出现异常或者紧急情况时能自动报警,以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快速反应,避免意外的发生,实现患者从休息、饮食、运动、治疗、娱乐等全过程监督的信息化,能够帮助医院提高人员安全保障,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节约院方工作成本[6]。以上功能可通过改造现有患者腕带或增加智能手环,利用RFID、蓝牙、5G等技术实现人员定位。此外,院内物流中心配送人员也可被精准定位,如配送路径上的科室有其他文件或物品需要传递,也可通过物流中心配送人员实现配送[7]。

2.4 医疗设备资源共享

为实现医疗设备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利用最大化,可在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设备监控管理模块,为需监控及共享的医疗设备增加数据采集卡,实现大到CT、MRI,小到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埋点上网,对设备的使用状态、使用人、使用时间等信息实现线上管理,智能生成医疗设备资源共享计划。借此可以优化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租赁的调配管理模式,精准定位闲置医疗设备,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段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急救类医疗设备的应急调配能力,降低医疗设备的投入及使用成本[8]。

3 小结

我院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借助信息网络手段,高效保障了医院各入口、通道的人员管控,实时监控了人员流动,为实现疫情防护常态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我院也将以此为契机,以人员流向智慧管控系统为基础,逐步实现院内智能导航、智慧停车、人员精准定位、医疗设备共享等功能,建设统一数据底层的人员及设备管控系统,对院内的人、车、设备、楼宇埋点上网,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及精细化管理,增强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及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用高新技术为医院发展及降本增效保驾护航[9]。

猜你喜欢
闸机管控我院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地铁站闸机配置分析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基于CAN总线的闸机结构及部件优化设计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客流特征下的成都地铁站闸机配置研究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实名制验证快速闸机通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