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2021-04-06 05:48吴文英张海生常青花汪尚田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涎腺评分标准腮腺

李 赟,吴文英,张海生,常青花,汪尚田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科,青海 西宁 810000)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又叫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是一种累及泪腺和涎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此病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均可发生。有报道称,干燥综合征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病率为0.3% ~0.7%,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 ~4%。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干、口干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乏力、低热、关节疼痛、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症状[2]。此病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指不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指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干燥综合征。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涎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我院风湿免疫血液科收治的42 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28 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70 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病历资料缺失、中途退出本研究、合并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对进行涎腺超声检查存在禁忌证或不愿参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中42 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设为A 组,将其中28 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设为B 组,将其中70 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在A 组患者中,有男性15 例(占35.71%),女性27 例(占64.29%);其年龄为31 ~70 岁,平均年龄为(50.58±4.87)岁。在B 组患者中,有男性10 例(占35.71%),女性18 例(占64.29%);其年龄为31 ~71 岁,平均年龄为(50.92±4.90)岁。在对照组健康人中,有男性22 例(占31.43%),女性48 例(占68.57%);其年龄为30 ~71 岁,平均年龄为(50.61±4.88)岁。三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检查所用的仪器为Philips iU12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型号为L12-5),检查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让其将头部偏向一侧,用超声探头对其一侧腮腺及周围组织进行全面扫查。一侧腮腺检查完毕后,对其另一侧腮腺进行扫查。最后让患者将头部后仰,对其双侧颌下腺及周围组织进行扫查。在扫查时仔细观察其腺体的边界、大小、回声情况及血流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比较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分值为0 ~4 分。0 分:研究对象的腮腺、颌下腺等腺体正常,回声均匀。1 分:研究对象的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实质的回声减低且存在轻度不均匀的情况,可见少许低回声线。2 分:研究对象的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实质的回声出现明显不均匀的情况,且弥漫性分布有低回声结节,结节的直径小于2 mm,其腺体实质的高回声线明显增多。3 分:研究对象的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实质的结节状低回声区增大并发生融合,结节的直径在2 ~6 mm 之间,其腺体实质的高回声线明显增多,且高回声线分布较为杂乱。4 分:研究对象的腮腺、颌下腺等腺体实质内存在低回声结节,且结节的直径大于6 mm,部分研究对象存在腺体萎缩的情况。若研究对象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2 分,则表示其检查结果呈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

A 组患者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0 分、1 分、2 分、3 分和4 分的患者分别有7 例(占16.67%)、9 例(占21.43%)、7 例(占16.67%)、14 例(占33.33%)和5 例(占11.9%),B 组患者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0 分、1 分、2 分、3 分和4 分的患者分别有10 例(占35.71%)、11 例(占39.29%)、2 例(占7.14%)、4 例(占14.29%)和1 例(占3.57%),对照组健康人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0 分、1 分、2 分、3 分和4 分的人分别有42 例(占60%)、27 例(占38.57%)、1 例(占1.43%)、0 例(占0%)和0 例(占0%)。A 组患者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2 分、3 分和4 分患者的占比均高于B 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2.2 比较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

对A 组患者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其中有26 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呈阳性,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61.9%(26/42)。对B 组患者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其中有7 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呈阳性,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25%(7/28)。对对照组健康人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其中有1 人的检查结果呈阳性,其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1.43%(1/70)。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A 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B 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n(%)]

3 讨论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免疫系统疾病。女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4]。此病可累及患者的泪腺和唾液腺,导致其泪腺和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受损,进而可使其出现眼干、口干等症状[5]。此病患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泪腺和唾液腺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导致其腺体导管的管腔变窄及周围供血不足。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对其皮肤、关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器官或系统造成损害。此病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多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对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通过了解其有无结缔组织病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其病情。与诊断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相比,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对困难。过去,临床上主要是采用美国- 欧洲协作组提出的“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实践证实,用该标准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特异性较高,但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且诊断早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准确率不高。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是近年来临床上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此病患者进行涎腺超声检查,能全面地观察其腮腺、颌下腺的大小、边界、回声情况及血流情况,并可采用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定,进而可有效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A 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B 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2 分、3 分和4 分患者的占比均高于B 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见,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其病情。

猜你喜欢
涎腺评分标准腮腺
基于DOPS评分表细化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体育高考100米跑新评分标准制定研究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CT灌注成像在涎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永远的格纹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涎腺干细胞在放射性口干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