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化科普志愿服务,助力公益科普事业发展

2021-04-11 07:26王钰迪
甘肃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志愿

王钰迪

(惠州科技馆,广东 惠州 516003)

近年来,中国科协高度重视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工作,把志愿服务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向整个科协系统发出“大力推动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号召并提出相关要求。科技馆作为科协下属基层单位、公益性科普教育场所、科普宣传的主阵地,一直以来积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充当着排头兵的角色;在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等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一个城市或地区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如何,关系到当地志愿服务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当地科普服务工作整体成效,关系到当地公益科普事业发展全局。

1 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1.1 志愿服务与科普工作融合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馆是近十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公开性的科教宣传场所,不以追求盈利为目的,需要充分满足公众对科普展览、教育、培训、实践、学术交流和科学文化活动等全方位、多功能的科技传播需求。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进展迅速。这是因为大多数科技馆或多或少存在单位面积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在科技馆发展初期,每到寒、暑假及公众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时段,完成展教任务较为吃力,筹划大中型规模的科普活动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各级科技馆高度重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与科普工作融合,主动与社会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展开合作,并加快成立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加入科普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技服务需求[1]。

1.2 志愿服务助力科技馆科普事业发展初显成效

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志愿服务力量的加入,一方面保障了科技馆日常展教工作的开展,例如:游客咨询及引导、展品展项看护、开放互动展项、维护参观秩序等。另一方面保障了场馆科普活动顺利举行,例如:主办或承办各种科技竞赛、公众科普培训、科普文化活动、科普宣教讲座等。社会志愿服务力量的加入,壮大了科普人才队伍,扩大了科普宣传效应,提高了科技馆服务公众的能力,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满意度,为科技馆推进各项工作添加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

同时,各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拓展了科技馆的科普展教功能,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公益科普事业蓬勃发展[2],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1.3 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及工作推进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整体起步较晚,且专业性较强,当前多数地市级科技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短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关组织架构、管理制度、队伍建设以及运行模式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不成熟、不规范;二是科普志愿者群体的流动性强,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科普服务的整体效果;三是科普志愿服务的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常常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到位,影响了志愿活动的参与度;四是科普志愿服务内容相对单一,服务模式相对落后,与公众越来越高的公益科教学习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2 深化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的几点建议

2.1 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志愿服务组织的有关规定,各科技馆已在各级学会、地方科协和有关机构的指导下,成立了自己的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包括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站、科技志愿者队伍、科普志愿服务(团)队等,并招募、吸纳了一定量的志愿者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截至2020 年底,全国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已达104 万人,志愿服务组织2.7 万个,科普中国信息员513 万人。

志愿者组织、人数越来越多,志愿服务支撑了科技馆多项业务工作开展,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应该更加健全组织架构,完善管理制度。首先,可以成立科普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谋划,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全面部署,加强统筹调度。其次,设志愿服务工作站,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跟进相关工作。第三,结合科技馆行业特性和工作实际,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细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和执行标准,优化星级志愿者评选、奖励和激励制度。

2.2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运行模式

目前多数科技馆的志愿服务组织成员由本馆工作人员、合作高校的学生志愿团队和招募的社会志愿者三个群体组成,成员流动性强,队伍组织松散,统一管理困难。而科普志愿服务与其他志愿服务不同,专业性较强,需要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科学素养及服务技能等均达到一定水平,以确保科普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保证服务质量。

鉴于此,加强科普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是突破当前工作困境的首要任务。一是要打破馆方单线运行模式,加强与其他科教机构的合作,逐步优化科普志愿服务队伍结构。以地方科协为纽带,以各级学会、协会为触手,以科技馆为平台,征集、招募、吸引各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人才加入到科普志愿服务团队中来。一方面有利于调整科普服务的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维度科普志愿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科普服务水平,让公众科普向更为科学、更为专业、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二是拓展志愿服务合作伙伴,加强与其他公益组织的联动,逐步降低对单一合作模式的依赖,例如:在每年的“世界气象日”“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日子与相关部门携手开展主题科普活动;与当地志愿服务联合会、心连心公益协会等展开长期合作,培养相对固定、稳定的社会科普志愿者群体,充实志愿服务力量,提高科普服务质量。

2.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科学素养

打造专业团队离不开专业化培训,无论是负责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管理人员,还是落实具体工作的科普志愿者,为了便于整个体系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为了保障各项工作高质高效,都需要经过规范的、定期的专业化培训,才可以胜任相应岗位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特别是非科技人员和非专职科普工作者,上岗前进行专业化培训十分必要[4]。

培训的目的是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定期举办科普工作专业化培训班,根据不同服务主体分设培训内容。例如:服务于日常展教工作的科普志愿者在上岗前需要全面了解展教内容,熟悉展品展项的科学原理和操作演示方法,以便向公众正确展示和介绍;服务于科普活动的科普志愿者要对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安排、活动流程等都提前了然于胸,在服务对象需要咨询和引导时及时提供帮助;服务于专项合作项目的科普志愿者更要提前接受专项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协助项目顺利开展。二是定期举办科普工作者座谈会和科普志愿团队学习交流活动。各个组织及成员之间围绕科普服务主题畅所欲言、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科普服务大融合,有利于提升科普主体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推动科普志愿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三是积极举办、承办各类科普活动,由专业人士或专职科普工作者在具体实操中指导科普志愿者开展工作。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来自工作经历中的积累和经验不仅生动形象、更为直观,而且令人印象深刻。同时,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便于快速、灵活掌握工作要领,尽快投身工作岗位[5]。

2.4 畅通信息渠道,搭建互动平台

很难想象,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数地市级科技馆在科普志愿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方面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同时科普志愿服务的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这导致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科技馆需考虑着手应用先进技术拓宽信息传播交流渠道,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一是扩大信息宣传载体,创新信息交流方式。传统媒体即使身处发展瓶颈,仍拥有着不可小觑的、庞大的受众群体。科技馆应当与主流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宣传影响力,在电视、报纸等传媒平台上设置专栏或专刊,将科普信息及馆方动态广泛推送到千家万户中去;尝试与正规的网媒乃至自媒体等建立联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平台、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工具、网络直播平台等新载体上进行云科普、云宣传,及时分享馆方动态。二是拉长宣传调研周期,创新活动推广模式。活动策划方可以每半年或季度,按类别提前规划科普活动主题和内容概览,先行向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公布,并开始向目标群体分别宣传、精准推广,进行活动预热;同时,在官网、公众号以及app 上设置互动窗口或留言栏,搭建互动平台,便于三方沟通交流。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提前了解活动目的及活动概况,做好互动参与准备。另一方面有利于策划方提早参照三方的反馈意见调整、修改活动方案,做好活动组织准备。

3 结语

科技馆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科教场所之一,是公开性的科教宣传机构,是推行科教兴国的基础设施,也是我国科教事业的重要环节之一。科普组织和志愿者作为科技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对公众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公众愈发增长的学习精神,地市级科技馆深化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面对起步较晚、组织松散、专业性弱等突出问题,应当从根本上抓起,一方面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运行和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大平台等信息化工具,构建起科普志愿服务和公众需求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好的为科技服务,为国家服务。

猜你喜欢
科技馆科普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科技馆一日游
我志愿……
深圳科技馆新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参观诚毅科技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