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

2021-04-16 13:40宋永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石术胆道胆汁

宋永华

(荥阳市人民医院 普外肝胆科,河南 郑州 45010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主要表现右上腹疼、呕吐、发热等。目前,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确切,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胆囊功能丧失可能会诱发慢性腹泻、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远期效果欠佳[1]。近年来,随外科技术及影像技术的发展,有研究提出首先实施超声介入引流胆汁可稳定病情,为二期实施胆道镜取石术创造手术条件,避免急性期器官粘连、水肿等影响取石效果,且能保留胆囊功能[2]。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A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男12例,女24例;年龄26~58岁,平均(42.03±6.57)岁;发病时间46~72 h,平均(59.01±5.31)h;结石直径8~17 mm,平均(11.84±1.01)mm;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Ⅲ级21例,Ⅳ级15例。观察组:男13例,女26例;年龄27~59岁,平均(41.18±6.22)岁;发病时间45~71 h,平均(58.26±5.28)h;结石直径8~16 mm,平均(12.03±1.03)mm;ASA分级为Ⅲ级20例,Ⅳ级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结石直径、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荥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ACC诊断标准[3];②无外科术禁忌;③保守治疗3 d无效。(2)排除标准:①伴胆囊畸形、穿孔、坏疽;②伴其他急腹症;③Mirizzi综合征;④其他原因所诱发的胆囊炎。

1.3 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消毒、铺巾,取头高脚低位,全身麻醉;常规建立气腹,采用四孔法穿刺,探查腹腔结构,分离胆囊组织,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切除胆囊取出,缝扎残端。观察组接受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术前禁饮禁食12 h,常规消毒、铺巾,左侧卧位,在B超下观察胆囊结构、结石大小、形态、部位等;在右侧第7或8肋间隙穿刺,以6 F导管针自肝置入胆囊腔,回抽胆汁可顺利抽出,提示置入成功,以注射器抽吸胆汁,适量注入生理盐水以充盈胆囊;于右侧肋缘下穿刺,以16 F导管针穿刺胆囊腔,取针芯,连接引流袋;超声介入术7~10 d后,确认无出血、消化道瘘,实施胆道镜取石术;术前12 h禁饮、禁食,术前30 min注射哌替啶(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3020022)局部麻醉,采用超声辅助,以16 G导管入胆囊腔,牵出16 F导管,于引流管口做0.5 cm切口,以18、20、22 F(1 F=0.33 mm)筋膜扩张器依次扩张窦道,置20 F扩张器外鞘,固定引流管,去除外鞘;窦道扩张3~7 d,确认无出血、消化道瘘,移除引流管;窦道插入胆道镜,辅助取石钳、碎石机、冲洗吸引等手段尽量取尽结石,置引流管,2 d后拔除。术后两组均常规抗感染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手术情况 包括总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1.4.2手术效果 治愈:右上腹疼、呕吐、发热等症状、体征消失,结石全部排出,超声示胆管壁厚度、透声、毛糙等指标正常。有效:结石大部分或完全排出,右上腹疼、呕吐、发热等症状、特征缓解,超声示胆管壁厚度、透声、毛糙等指标至少1项正常。无效:右上腹疼、呕吐、发热等症状、特征未缓解,超声示胆管壁厚度、透声、毛糙等指标未恢复正常。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有效率之和。

1.4.3并发症 统计患者切口感染、腹泻、黄疸等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疗效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12例;观察组治愈28例,有效11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腹泻2例,黄疸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1/39)]与对照组[11.11%(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308)。

3 讨论

ACC随发病时间延长,腹腔粘连、水肿加重,手术难度增加,因此需尽早实施手术。但临床实践发现,越早对ACC患者实施麻醉,手术风险也越高,提倡发病72 h内实施手术治疗[4]。

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中首先完成超声介入术,尽量排出胆汁,可消除ACC诱发因素,同时注入生理盐水充盈胆囊有抗感染的作用,与常规腹腔镜切除术比较,此术式可迅速使胆囊降压,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实施取石术,便于医生探查、操作。李勇等[5]研究显示,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治疗ACC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此手术方案除能减轻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外,还可进一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且手术总有效率为100%,可达常规术式治疗效果。但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可能是因保胆术操作精细,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加上此术式起步较晚,要求医生需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提升操作技能。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切合ACC病理本质,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近年来,随着对胆囊功能认识的深入,胆囊不仅具有存储胆汁的作用,还可调节胆汁成分,对胃肠消化吸收具有重要作用,切除后易引发腹泻、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仅出现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影响手术效果,且无腹泻、黄疸等出现,说明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ACC安全性高,二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有研究报道,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还存在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风险,B超辅助下穿刺置管经皮、经肝,肋间血管及肝组织出血风险较高,且炎症水肿的胆囊壁受引流管刺激也存在出血风险[7];若窦道形成不良,则易出现胆汁漏,特别是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弱,创面愈合能力差,而超声介入建立通道的意义是方便引流,防止引流管滑脱出现胆漏,预防窦道形成不良[8-9]。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要求操作医生具备丰富的超声介入经验,操作需轻柔,必要时辅助经引流管胆道造影检查。

综上可知,超声介入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ACC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石术胆道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胆道出血6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胆道癌如何早发现
鹧鸪天·扶贫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