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干预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2021-04-16 13:40王大林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王大林

(潢川县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信阳 465150)

冠心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心绞痛为其常见的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以药物、冠状动脉搭桥、介入等方式为主,可及时挽救存活的心肌细胞。但该疾病预后较差,病死风险较高,故大部分患者会产生绝望的心理,希望水平明显降低,不利于预后[1]。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辅以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尤为重要。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干预模式属于一种预防性管理模式,可通过分析可能会出现的不良事件,指导临床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风险管理中[2-3]。但有关其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FMEA干预模式对该疾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与希望水平的影响,以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49~72岁,平均(58.15±3.15)岁;病程2~7 a,平均(4.26±1.02)a;高中以下20例,高中及以上19例;心绞痛分级1级8例,2级16例,3级15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1~73岁,平均(58.69±3.05)岁;病程2~7 a,平均(4.18±1.09)a;高中以下23例,高中及以上18例;心绞痛分级1级9例,2级18例,3级1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心绞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潢川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心绞痛[4]诊断标准,且经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确诊;②配合度良好且能够完成相关量表调查。(2)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心脑血管疾病;②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胸痛;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④合并恶性肿瘤。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包括常规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心理疏导等。观察组接受FMEA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FMEA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1名心内科护士长、4名心内科资深护士、2名主治医生,任命护士长担任组长。由组长召开小组会议,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对风险事项进行预测评估,制定护理方案,同时依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方案。(2)统一培训小组成员,使小组成员全面理解并掌握护理措施,树立严格执行护理措施的信念。(3)经小组讨论后,总结以往心血管科护理中出现的相关风险事件,利用FMEA有关知识分析该疾病患者护理中有关饮食、活动、睡眠及服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确定该疾病患者护理存在的问题包括饮食油腻、活动量少、睡眠不佳及未定时定量服用药物。(4)小组成员针对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措施,依据患者饮食习惯为其拟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计划以少食多餐为原则,多食用低热量、新鲜蔬菜水果、低盐等食物,禁食动物油、富含脂肪、低热量等食物;指导患者依据身体耐受情况进行合理运动,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为原则;规划科学的作息时间,同时规定病房探视时间,以确保患者能够拥有良好的睡眠环境;采用宣传册、举办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宣传疾病相关知识,重点宣传遵医服药对促进康复的作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干预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1.4.1心绞痛发作情况 干预期间,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每次持续时间。

1.4.2希望水平 干预前与干预结束后,分别采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scale,HHI)[5]对患者希望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可分为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3个维度,共包括12个条目,总分为12~48分,得分越高,希望水平越高。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组干预期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2.2 希望水平干预前,两组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HHI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脉血栓或发生痉挛,最终导致急性心绞痛,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乏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6]。近年来,随着护理学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救治中地位日益提升,但以往的常规护理不足以同时满足该疾病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导致临床干预效果不够理想[7]。因此,如何为该疾病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逐渐受到临床关注。

FMEA为近年来在护理风险管理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干预模式,通过组建护理小组发挥团队的智慧及力量,通过提前分析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护理措施,旨在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8-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期间,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两组患者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积极行动、积极态度、与他人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将FMEA干预模式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不仅能够减少其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持续时间,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分析原因在于,FMEA护理小组首先寻找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饮食油腻、活动量少、睡眠不佳、未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均会导致心绞痛发作,故本研究在护理措施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为其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上述措施实施后,均可针对性预防心绞痛发作。另外,分析患者希望水平得到提高的原因可能为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到改善后,患者看到了疾病痊愈的希望[10]。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FMEA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并提高希望水平,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绞痛发作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单眼发作的原发性急性房角关闭双眼生物学参数差异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