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孔及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2021-04-21 08:47姚玉军
实用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肋间单孔胸腔镜

姚玉军

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所有肺癌的 80%以上[1]。对于 NSCLC 患者,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胸腔镜肺癌手术以其创伤小、康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2]。此前,胸腔镜手术治疗时操作孔多为3~4 个,并且切口较大,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多操作孔治疗的缺点逐渐显露,目前临床一般以 1~2 个孔手术为主[3]。相关研究[4]显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SCLC 的疗效理想,且安全性较高。但在单孔手术治疗一段时间后,近距离两孔手术治疗受到关注,两孔法在保留单孔操作治疗的优势同时,可减少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并且可提升治疗的顺畅度[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 年6 月—2019 年6 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 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NSCLC。按照1∶1 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0 例,男43 例,女 17 例;年龄 45~80 岁,平均(59.82±8.78)岁;体质量指数(22.18±2.50) kg/m2;肿瘤位置:左肺上叶 19例,下叶 14 例,右肺上叶 20 例,下叶 7 例。研究组60 例,男 45 例,女 15 例; 年龄 43~79 岁,平均(60.03±9.13)岁;体质量指数(22.24±2.46) kg/m2;肿瘤位置:左肺上叶20 例,下叶11 例,右肺上叶21例,下叶 7 例。2 组年龄(t=0.128,P=0.898)、性别(χ2=0.170,P=0.680)、体 质 量 指 数 (t=0.133,P=0.895)、肿瘤位置(χ2=0.402,P=0.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 未发生远处转移;(3) 肿瘤最大直径<5 cm;(4)符合 NSCLC 诊断标准;(5)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排除标准:(1)入组前接受放、化疗,免疫治疗等;(2)存在手术禁忌证;(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4)病理分期Ⅰ~Ⅲa 期。

1.3 方法研究组:两孔法,选取患者腋前线第4或 5 肋间,切 2~4 cm 操作孔,采用切口保护套;观察孔在操作孔下肋间腋前线第七肋位置,长度约1 cm,通过观察孔留置22F 的胸腔引流管。对照组:单孔,患者全麻后,在腋前线与中线间第4 或第5肋间行3~5 cm 操作孔,上叶切除者选第4 肋间,下叶切除者选第5 肋间;通过切口留置2 根引流管,1根22F,1 根28 引流管,2 组均给予患者肺叶切除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1.4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时间、失血量、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近期预后。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 组手术情况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引流量及胸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 组VAS 评分比较2 组术后 1 d、1 个月、3个月、6 个月 VA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 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 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2 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失血量(ml) 引流量(ml) 胸管留置时间(d)研究组 60 164.38±45.83 84.17±16.39 660.83±231.84 4.24±1.83对照组 60 203.48±50.21 92.08±19.05 694.14±225.01 4.18±2.03 t 值 - 4.455 2.438 0.799 0.170 P 值 - <0.001 0.016 0.426 0.865

表2 2 组不同时间 VAS 评分(±s)

表2 2 组不同时间 VAS 评分(±s)

组别 n 术后1 d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研究组 60 26.32±5.40 15.17±3.27 5.13±2.53 2.93±0.63对照组 60 27.84±5.92 14.27±3.88 4.97±1.80 2.71±0.66 t 值 - 1.469 1.374 0.399 1.868 P 值 - 0.144 0.172 0.691 0.064

2.3 2 组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8.33%(5/60),其中肺部漏气 2 例(3.33%),肺部感染 3 例(5.00%)。对照组为 21.67%(13/60),其中肺部漏气 3 例(5.00%),肺部感染 4 例(6.67%),心律失常 2 例(3.33%),低氧血症 4 例(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 组预后比较2 组患者3 个月复发转移率(16.67% vs 18.33%)、6 个月无瘤生存率(40.00%vs 35.00%)及 1 年无瘤生存率(38.33% vs 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NSCLC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6]。然而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疼痛感强烈及术后恢复较慢[7]。随着胸腔镜手术的进展,微创胸腔镜手术在NSCLC 的治疗中不断得到应用,单孔操作法作为目前临床治疗的主流术式,存在并发症较多,并且在手术期间胸腔镜杆与手术器械相互作用,增加手术治疗难度等缺点[8,9]。

该研究结果显示,单孔与两孔法治疗在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2 种术式治疗后患者的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不同时间疼痛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患者并发症较多的原因可能为单孔治疗后患者需放置两根引流管,且均于原切口处放置,此种放置方式有悖于手术原则,胸腔切口正常情况下开口较小,患者在壁层的胸膜切口明显比在皮肤的切口大,而两根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在切口两侧,造成壁层关闭不完全,导致患者术后肺部漏气、感染的发生率升高;此外临床为有效避免引流管漏气,在缝合切口时对周围皮肤紧密缝合,进一步导致切口愈合较慢,疼痛感增强[10]。笔者同时观察单孔与两孔法患者术后复发及无瘤生存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术式治疗对NSCLC 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肋间单孔胸腔镜
肋间神经前皮支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肋间痛的研究进展
别把肋间神经痛误作心绞痛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