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引起的成人肠套叠1例报道

2021-04-23 06:46刘序友何雅军叶国荣舒泳翔朱永建黄海锋舒建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肠套叠阑尾腺瘤

温 琪, 刘序友, 何雅军, 叶国荣, 舒泳翔, 朱永建, 黄海锋, 舒建昌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1.消化内科;2.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0

病例患者,女,31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4个月余,再发2周”于2019年1月27日入院。患者4个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中上腹疼痛,呈持续性绞榨样疼痛,无向他处放射,前屈位可缓解,伴恶心、嗳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黑便,2次外院就诊考虑“慢性胃炎”等,予抑酸、保护胃黏膜、解痉治疗后可缓解,但仍反复。近2周来,腹痛症状再发,发作频率增加,主要位于剑突下,向腰背部放射,平卧位或蜷曲位可缓解,无恶心、呕吐,遂至我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皮肤黏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明显阳性体征。2018年10月18日外院CT诊断:右上腹囊性病变(3.2 cm×3.3 cm),2019年1月22日外院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入院相关检查:(1)血常规、尿常规、胰腺炎两项、生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等未见明显异常,粪便常规示血红蛋白检测提示阳性。(2)2019年1月28日腹部MRI提示:右下腹回-结肠型肠套叠。2019年1月30日行空气灌肠后复查腹部CT提示:阑尾肿胀明显,阑尾部分套入盲肠内,套头局部囊样低密影,考虑阑尾黏液囊肿可能性大(见图1)。综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肠套叠并阑尾炎?阑尾黏液囊肿?于2019年1月30日转外科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无腹水,腹膜、盆腔、肠系膜表面无肿瘤种植,肝脾表面未见肿物,阑尾套入盲肠。见一肿瘤位于回盲部,大小约2 cm×2 cm,未侵出浆膜层,右半结肠系膜、回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回盲部向上移位至右肝下缘,近端回肠稍扩张,轻度水肿,肠壁增厚,左半结肠未探及肿瘤,遂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见图2)。术中冰冻病理提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术后病理诊断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见图3)。术后随访18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及腹腔转移。

图1 下腹CT增强;图2 切除的右半结肠标本,箭头所示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图3 阑尾标本病理(HE染色,100×)

讨论肠套叠一般多见于小儿,成人肠套叠少见,发生率约5%,大多数继发于结构性病变,以肠道肿瘤多见。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多表现为慢性间歇性痉挛性腹痛,可伴恶心、呕吐、腹胀等非特异性肠梗阻症状,CT扫描是诊断和定位肠套叠的主要手段。成人肠套叠多见于小肠,回盲部的肠套叠则少见[1]。该患者为阑尾-盲肠型,此类肠套叠常见于阑尾疾病,如:阑尾黏液潴留、阑尾结核、阑尾炎症后瘢痕结节以及阑尾淋巴滤泡增生等[2]。

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是罕见的阑尾良性肿瘤,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为50~55岁,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6%[3]。通常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可无症状或出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的右下腹疼痛;也可因肠套叠导致慢性腹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等,查体可有腹部压痛,可由于阑尾黏液蓄积而出现腹部肿块[4-5]。阑尾黏液囊腺瘤破裂后容易形成腹腔假性黏液瘤,可有腹胀,慢性发展可导致腹腔黏连或纤维化引起肠梗阻,是一种潜在的慢性致命的并发症[6]。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阑尾囊肿、阑尾黏液性囊腺癌、卵巢囊肿等,诊断主要依靠CT、结肠镜等检查,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7-8]。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并发肠套叠的机制为:阑尾黏液蓄积形成囊肿,导致阑尾肠蠕动节律紊乱,近端肠管强力蠕动将阑尾连同囊腺瘤推入盲肠及远端结肠内,形成肠套叠[9]。

本例患者有以下特点值得注意:(1)女性,表现为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等症状,外院多次按上消化道常见病处理仍反复发作,入院后完善检查证实为成人肠套叠。另外,由于回盲部上移使得患者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以致临床上早期考虑成人常见病而未考虑存在肠套叠,导致误诊、误治。(2)成人肠套叠少见,且多见于小肠,与肠道肿瘤及淋巴结肿大等有关,发生于回盲部的肠套叠非常少见,由阑尾病变引起的则罕见,此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3)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十分罕见,如前所述,占阑尾切除标本的0.6%,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因此,对于类似病例,如出现下腹部肿块、肠梗阻等表现,除考虑常见疾病外,还需考虑一些罕见病变,如本病例即由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引起成人肠套叠。

临床上由阑尾黏液性囊腺瘤引起的成人肠套叠非常罕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及PubMed文献检索引擎,近10年国内仅见2例报道[9-10],国外仅见4例报道[11-14],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目前尚无诊断及治疗的标准与共识,容易误诊、误治,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此病的认识。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病例,如严格规范诊治后,效果仍欠佳时,则不要满足于常见疾病的诊治,应进一步排查罕见病,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猜你喜欢
肠套叠阑尾腺瘤
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儿童肠息肉继发肠套叠27 例临床分析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超重/肥胖对儿童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预后影响: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甲状腺腺瘤的类型有哪些?
肠套叠如何辨别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阑尾真的无用吗?
儿童小肠套叠治疗经验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