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21 06:26朱文洁薛舜航侯可强房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满意度

朱文洁 薛舜航 侯可强 房铭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康复科,山东 266500

脑梗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偏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早期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干预是改善患者偏瘫症状的关键。智能运动反馈训练通过系统训练项目,以训练患者手部运动功能,从而达到再塑中枢神经功能的目的[1-2]。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采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对支配肌肉的神经系统进行有序、反复的电刺激,以改善和恢复手部正常运动功能[3]。本研究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 干预,旨在探讨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 例)和观察组(53 例)。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5 例;年龄范围为50~76 岁,年龄(60.59±4.21)岁;偏瘫部位:右侧 24 例,左侧29 例。对照组中男 26 例,女 27 例;年龄范围为 48~78 岁,年龄(60.56±4.19)岁;偏瘫部位:右侧23 例,左侧3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中脑梗死诊断标准[4];患者伴有上肢、手部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精神认知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耐心向患者讲解脑梗死偏瘫发生原因、治疗方法等;给予患者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保证营养供应充足;协助患者行上肢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训练,行上肢伸张、屈曲等动作,20~30 min/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干预:(1)智能运动反馈训练。采用河南永硕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制作的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手功能辅助运动训练,设备软件激活后,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进行手功能辅助运动训练,以感觉功能训练、手部运动为主,包括形状分类、抓球、拍球、跟踪目标等情景化训练项目,依据患者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难度,20 min/次,1 次/d。(2)FES 干预。采用美国Bioness 功能性电刺激仪器(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2261357,H200)进行电刺激干预,将电极片粘贴于患侧桡侧腕伸肌的运动点,采用肌电图测定运动最强点,刺激强度以引起腕背伸、拇指外展为宜,调节电刺激频率为 50 Hz,通断电比为 6∶10,20 min/次,1 次/d。共持续干预6周。

1.4 观察指标 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评价患者手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于干预6周后评估患者满意度。(1)采用简化Fugl-Meyer手腕部量表(FMA-UE)评定患者手腕运动功能,包括腕背屈、屈伸、腕环行运动等33个条目,采用0~2分评分法,总分66分,得分高表示手腕运动功能越好。(2)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从沐浴(5分)、进食(10分)、床椅转移(15分)、修饰(5分)、如厕(10分)、控制大、小便(20分)、平地行走45 m(15分)、穿衣(5分)、上下楼梯(10分)10个项目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得分高则日常生活能力高。(3)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态度、住院环境、操作技术、健康宣教4个维度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57,重测效度为0.866,共20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得分与满意度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UE、ADL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UE、ADL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MA-UE、AD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1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干预前后FMA-UE、ADL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干预前后FMA-UE、ADL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干预;FMA-UE 为简化Fugl-Meyer手腕部量表,ADL为日常生活活动量表

干预后40.11±5.36 49.82±5.42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53 53 FMA-UE干预前18.57±3.26 18.64±3.30干预后25.19±3.47 29.94±3.52 ADL干预前36.84±5.21 36.97±5.53 9.274<0.001 t值P值0.110 0.913 6.996<0.001 0.125 0.901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干预

健康宣教19.18±2.16 22.27±1.08 9.315<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护理态度18.92±2.13 21.12±2.14 5.305<0.001住院环境18.94±2.16 22.25±1.52 9.124<0.001操作技术19.05±2.20 22.11±1.51 8.349<0.001

3 讨 论

偏瘫为脑梗死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常规康复训练以肢体运动为主,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偏瘫症状,但训练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化,加之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康复训练过程中易出现动作不到位、锻炼强度不够等情况,康复训练效果不佳[5-6]。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FMA-UE、ADL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 干预后,能够改善手腕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具有游戏化、情景化的实时虚拟现实技术,采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训练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促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7]。通过重复性动作训练反复刺激大脑皮层相应部位,有助于大脑功能重建复杂运动程序,利于上肢和手部肌肉力量的改善,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8-9]。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的同时配合智能化、程序化的低频FES 干预,较常规康复训练更具同步性、时序性,配合智能运动系统完成特定运动模式,有效控制肘关节、腕关节及激发手掌卧伸动作[10]。FES 刺激能够强化肌肉关节本体感觉,促进神经元支配功能重建,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心脏、血管的舒张功能,促使脑血液流量恢复,从而改善和恢复大脑功能。智能运动反馈训练、FES 干预二者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手腕部精细化动作,缓解患者偏瘫症状,从而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FES 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手腕运动功能改善,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利于护理满意度提升。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