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辅料蜜麸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研究进展

2021-05-24 07:12钟凌云张金莲刘海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麦麸枳壳饮片

傅 琳,祝 婧*,钟凌云,杨 明,张金莲,刘海平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麦麸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L.经磨粉过筛后的种皮,味甘、淡,性平,无毒,有特殊麦香气,归手阳明大肠经。麦麸的应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麦麸是药物炮制中常用的固体辅料,具有健胃、益脾、和中的作用。麦麸经熟蜜制后即为蜜麸,是麦麸在辅料中的延伸运用。蜜麸作为南方古药帮常用特色辅料,最早应用于东晋时期,在各地方炮制规范和药材标准中,蜜麸常常作为特色辅料用于炮制多种药物,如枳壳、枳实、白芍、白术、僵蚕、山药、苍术和芡实等。采用双重辅料蜜麸对药物进行炮制,既借麦麸健脾和中之力,又合蜂蜜甘缓益脾之效,更好地缓和了生品燥烈之性,增强理气健脾的功效,并使得饮片色泽更加艳丽有光泽。

1 辅料蜜麸应用的历史沿革

蜜麸为麦麸与炼蜜共制所得,较之麦麸具有更好的减燥增效炮制作用。麦麸为常用炮制辅料,其应用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华氏中藏经》:“枳壳麸炒去瓤。”[1]此后,麸炒法在各朝各代均有明确记载,如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记载枳壳“以麸炒过,待麸焦黑,遂出”[2]。唐代《外台秘要》提到:“去皮尖双仁麸炒黄。”[3]明代《本草蒙筌》亦有记载:“麦麸制抑酷性勿伤上膈。”[4]麦麸从古延用至今,在使用过程中,其应用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最常见的有蜜麸和糖麸。关于蜜麸炮制药物的记载,始见于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其中提到:“露蜂房,甘草等分,用麸炒令黄色。”[5]露蜂房具有杀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疹瘙痒、痈疽肿痛。蜂房中含有蜂蜜成分,加入麦麸炮制后,可增强疗效,并降低蜂房毒性,减少副作用。该炮制方法将蜜、麸、药材同时进行炒制,间接形成了蜜麸炒,炮制原理与现代蜜麸炒原理相同,是蜜麸炒的最初应用形式。蜜麸炒法与麸炒法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所使用的辅料是经过熟蜜炼制过的麸皮[6]。据《本草纲目》记载:“蜜熟则性温,故能补中;柔而濡泽,故能润燥;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7]蜜麸炒法是在麦麸的基础上增加了蜜“甘缓难化”和润燥和中之效,使炮制作用更加广泛。

东晋时期,蜜麸炒法开始形成,但很少被医药典籍所收载,多在民间使用,以老药工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是一种民间特色辅料,用于炮制露蜂房等少数药材,直到近现代以来才逐渐得到应用。建国以来,国家与各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国药典》和各省 (市、自治区) 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其中对蜜麸炒法均有详细记载。各类炮制书籍如《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8]、《中药炮制经验集成》[9]中亦有记载蜜麸山药、蜜麸柴胡的炮制方法。现代常用蜜麸炒制的药物主要有枳实、枳壳、青皮、白芍、白术、苍术、山药、芡实和僵蚕等。经蜜麸炮制后的药物能够起到补脾益气、健胃和中、矫臭矫味以及赋色的作用,从而加强药物疗效,缓和药性,达到便于患者服用的目的。

2 辅料蜜麸的现代应用

随着中医药领域对临床用炮制饮片的规范越来越严格,不少传统中药炮制方法逐渐被新兴的炮制技术所取代,时代的不断更新,促使传统炮制流派不断寻求新的炮制工艺与方法。目前,《中国药典》和各地方炮制规范中均有蜜麸炮制药物的记载。可以发现,蜜麸炒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重庆、上海、浙江、河南、江西、陕西、湖北、贵州八个省市,可见蜜麸为南方古药帮常用特色炮制辅料。其中上海、浙江和贵州对蜜麸的使用最为广泛,将其用于炮制白术、白芍、苍术、枳壳、枳实、僵蚕、山药以及青皮等多种药材,重庆、江西、河南、陕西等地区主要用于炒制白术,对于其余类药材则较少使用,在现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只有白术明确规定以蜜麸作为辅料进行炮制,其余药材饮片均以清麸炮制,用蜜麸炮制的药材生品均有燥烈之性和健脾宽中除胀的功效,或带有腥臭之味,由此可知蜜麸具有缓和药物燥性、增强益脾和中的作用。此外,不同地区对药材炒制火候、时间、预处理方式以及炒制程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并未形成全国范围内标准化的炮制工艺。部分药材具体炮制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药典及各地方标准收载的辅料蜜麸制饮片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3 蜜麸的现代研究进展

3.1 蜜麸制备工艺研究

蜜麸具有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刺激性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南方古药帮,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的制作均要求蜜麸需要科学规范的工艺标准。目前,已有学者对优选蜜麸最佳制备工艺展开了研究。王文凯等[28]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温度、时间、加蜜量和加水量为4因素,总黄酮、阿魏酸、水分、水浸出物、醇浸出物为测量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选取高、中、低三水平,设计L9(34)正交表,分析得出蜜麸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加蜜量30%,加水量50%,90 ℃下炒至90 s。优选出的蜜麸炮制工艺对樟帮、建昌帮等南方古药帮和现代工业生产蜜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2 蜜麸制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蜜麸炒制药物能增效减燥,因此常用于炮制枳壳、枳实等燥性强烈的药物。关于蜜麸制饮片最佳炮制工艺的研究,张金莲等[29]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柚皮苷含量、新橙皮苷含量、橙皮苷含量、色度差为指标进行检测,对温度、时间、加麸量、加蜜量4因素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炮制温度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并确定当炮制温度为200 ℃、炮制时间为120 s、加麸量10%、加蜜量15%时,是麸炒枳壳的最佳炮制工艺。赵清等[30]在考察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和蜂蜜用量对蜜麸炒僵蚕工艺影响的实验中,以乙醇浸出物、草酸铵和白僵菌素三者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出蜜麸炒僵蚕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每300 g僵蚕用蜂蜜20 g,炒制温度为180 ℃,炒制时间为6 min。张永妹等[31]以齐墩果酸含量为响应值,黄酒用量、闷润时间、蜜麸用量和炒制温度4个因素为考察对象,设置4因素3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炮制工艺,得出酒润麸炒威灵仙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净威灵仙药材100 g、黄酒用量6%、闷润时间10 h、蜜麸用量10%、炒制温度180 ℃。以上研究为蜜麸炮制药物提供了准确的工艺参数,避免了传统经验性操作可能出现的误差,使药物炮制更具规范性。

3.3 蜜麸制对中药药效的影响

3.3.1 增强健脾宽中作用 传统中医认为,麸能直达中焦,蜜能润燥和中,因此蜜麸常用来炮制具有健脾宽中作用的药物,如白术、山药等。余平等[32]以离体肠肌抑制作用来评价麸炒炮制工艺对白术药效的影响,在实验中,经过乙酰胆碱给药小鼠进行肠肌预处理后,肠肌肌张力得到快速提升,产生痉挛;给小鼠注射生白术醇提取物后肠肌痉挛消失,并开始规律收缩;加入麸炒白术醇提物后,以上抑制作用更强;同时该实验以白术内酯Ⅰ、Ⅱ、Ⅲ为指标对白术用蜜麸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经蜜麸炒炮制后白术挥发油中有4种新成分产生,同时伴随5种成分消失,且醇提物中3种内酯的含量显著提高。另有相关研究显示[33],苍术酮[34]因结构不稳定,在含氧加热条件下可转化为白术内酯Ⅰ[35-37]、白术内酯Ⅲ等[36-37]内酯类成分,白术经麸炒后苍术酮含量显著降低,内酯类成分含量却显著升高,其中以白术内酯Ⅰ的含量升高最为明显。由此可见,白术用蜜麸炮制后能增强减燥和胃的作用。山药作为参薯类中药材,既是常用药物,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材来源,山药中含有多种成分,如黏液质、薯蓣皂苷元、淀粉、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磷脂是山药中的有效物质,王苏玲等[38]通过比较不同中药炮制品中总磷脂的含量,分析得出山药经蜜麸炒后磷脂的损坏率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蜜麸有较好的导热作用,对磷脂起着保护作用,同时蜜麸本身也含有磷脂类成分。因此,山药用蜜麸炒能增强补脾益中的功效,蜜麸炮制还能有效延长药物保质期。研究表明,蜂蜜中含有大量具有还原性的转化糖[39],能有效防止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40],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

3.3.2 缓和药物燥性 药物燥性过强易耗气伤阴,蜜麸炒可缓和药物燥性,增强药物疗效,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蜜麸炒后更加适用。常用药物有枳壳、苍术等,以及上述提到的白术也是通过减燥来达到和胃的效果。苍术主要含有挥发油苍术酮、苍术素、矛术醇及β-桉油醇,生品温燥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常用于肌肤麻木不仁、脚膝酸痛、风寒感冒、湿温发热等,经过蜜麸炮制后,苍术挥发油中各成分含量均明显减少,辛味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等。另有研究表明,苍术燥性成分主要为挥发油,蜂蜜甘润,麦麸性平,两者共制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蜜麸炮制苍术能减燥增效的原因是通过麦麸的吸附作用,将部分挥发油除去,以抑制苍术燥性。枳壳药性峻烈,易伤元气,故多用蜜麸炒制以缓和其燥烈之性[41]。枳壳经蜜麸制后补脾益气、健胃和中的功效得到增强。蜜麸枳壳是樟帮特色炮制品,生枳壳辛燥,作用较强,偏于行气宽中。蜜麸炒后枳壳燥性减小,偏于理气健胃消食,现代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宿食停滞、痰涎塑塞、手足掣疭、呕逆嗳气、风疹瘙痒和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眼睛斜视等症状。枳壳经蜜麸炒后,峻烈之性得到缓和,适宜年老体弱而气滞者。祝婧等[4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仪检测枳壳不同炮制品对正常大鼠胃肠组织中c-kit和SCF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高剂量枳壳生品的大鼠,其肠道c-kit和SCF mRNA的表达会受到明显抑制,并影响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从而产生肠道燥性效应。麸炒枳壳与蜜麸枳壳均能有效缓和大鼠肠燥便秘的症状,且蜜麸炒品作用优于麸炒品。另有实验研究枳壳不同炮制品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FD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发现蜜麸枳壳能显著提高FD大鼠的肠道推进率[43]。以上研究均表明蜜麸具有减燥增效的作用。

3.4 蜜麸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化学成分是药物有效成分的主要构成部分,是产生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44]。饮片经过蜜麸炮制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伍清芳等[45]采用二维红外成像仪测量炒制不同时间点的白术饮片温度,并采用HPLC-ELSD检测白术麸炒过程中单糖和二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蜜麸炒制白术的过程中,白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与炮制时间成反比,同时白术在炮制过程中会出现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色谱峰的增加。祝婧等[46]采用UPLC-Q/TOF-MS对枳壳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双重辅料蜜麸炮制后,枳壳中含量发生显著升高的成分种类明显高于经单一辅料麦麸炮制的饮片,而含量发生显著降低的成分种类则未表现出明显规律,提示双重辅料蜜麸更有助于提升枳壳中物质基础。并且经过PLS-DA处理后可知,橙皮素、枸橘苷、柚皮芸香苷等14种成分为枳壳炮制前后内在成分差异的最主要物质基础,其中12种为黄酮类成分。钟凌云等[47]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与生品相比,升麻中棕榈酸、亚油酸、肉豆蔻酸、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的相对质量分数经蜜麸炒后均显著增加,其余物质如亚麻酸、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等相对质量分数经蜜麸炮制后虽有不同程度减少,但减少量相对较小。综合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上述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发现樟帮蜜麸炒法可增加升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蜜麸炒对不同种类化学成分有不同的影响。枳壳中所含橙皮素、柚皮苷含有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48],经蜜麸炮制后,柚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普遍下降,而相应苷元含量升高。柚皮苷、橙皮苷为大分子化合物,机体较难吸收,当其转化为柚皮素和橙皮素后,生物利用度大大提升,利于体内吸收[49],推测柚皮素和橙皮素含量升高,可能与柚皮苷、新橙皮苷、橙皮苷在炮制过程中受高温以及辅料中某些成分的催化分解为苷元相关[50]。同时蜜能增加苷元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挥发油是药物产生燥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蜜麸炒能降低药物中挥发油的含量。有文献报道蜜麸在炒制白术的过程中,白术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降低,而蜜麸中的挥发油含量则明显升高,推测与蜜麸能吸附挥发性成分相关。白术中含有多种糖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51],蜜麸炒后含量降低,转化为典型产物5-羟甲基糠醛[52],该反应主要与蜜麸炒过程中温度升高,产生美拉德(Maillard)反应有关[53-54]。

3.5 蜜麸制赋色矫味作用研究

蜜麸炒除了具有上述作用外,还能矫味矫臭,典型的如蜜麸炒僵蚕。赵清等[56]采用CIELAB颜色空间分析法对僵蚕不同炮制品的颜色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发现蜜麸炒僵蚕能有效改善僵蚕的外观颜色及气味,使僵蚕外表呈现亮黄色,带有焦香气。僵蚕生品存在较大的腥臭味,颜色也较不美观,对患者来说难以服用。蜜麸炒制僵蚕能改善这一问题,使药物气味良好,色泽艳丽,解决患者服用困难的问题,同时又不影响僵蚕中有效成分的药效发挥。民间草药陆英有活血、散瘀、止痛、利尿、消肿等作用,但其有特殊的臭气,不适合直接用来作为药茶剂型。张振东等[57]观察陆英茶不同炮制品的感官性状,得出蜜麸炒制的陆英茶不仅色泽浓绿、气味微香、口感良好,且其乌索酸的损失率最低,药效含量最高。蜜麸炒对腥臭类动物药材有矫味赋色作用,符合“相喜为制”的炮制原则,通过将其逐渐运用到茶饮方面,使蜜麸炒的应用具有广泛性。

4 结语

蜜麸应用历史悠久,作为炮制辅料以炒法为主。蜜麸炮制历史沿革收载的药材仅有露蜂房,炮制品种少。蜜麸炒在古代较少被收载入医药典籍,属于民间炮制方法,直到近现代才开始有较大范围的应用,所收载的药材品种也相应增加。从上表1可知,蜜麸炒法在多个地方炮制规范中均有明确记载,主要应用于南方古药帮,以浙江、上海、贵州为主,并在蜜麸炒的基础上开发出蜜麸白术、蜜麸枳壳、蜜麸山药等地方特色炮制品。

目前,辅料蜜麸尚未形成规范化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仍以老药工所传承的传统经验进行判断,主观性较强,使得辅料蜜麸的质量难以控制。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首先建立统一的炮制工艺规范,内容包括炮制温度、炮制时间、麦麸与蜜的用量比例等,另外可将蜜麸制备工艺看作是“以药制药”和“配伍炮制”的范畴,从“配伍”和“炮制”的双重角度规范蜜麸用蜜量,优选出蜜麸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蜜麸质量提供保证。因蜜麸炮制工艺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所能炮制的饮片品种较少,所以目前仍未有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同时蜜麸在炮制领域目前没有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尚未建立质量标准,作为炮制辅料也并未单独载入《中国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中,没有系统的操作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蜜麸的推广。因此,制定蜜麸质量标准刻不容缓。在建立蜜麸质量标准的工作中,应以蜜麸炮制工艺为基础,结合蜜麸炮制机制,建立“化学成分-药效活性”相关性数学模型,明确蜜麸产生炮制作用的化学成分类型,避免采用单一成分或大众化指标作为参考标准,同时兼顾蜜与麸中相关有效成分,以此为测量指标,设计规范性实验,建立蜜麸最佳质量标准。

在蜜麸“增效减燥”方面,已有学者提出“中药麸炒炮制中产生的焦香味物质是基于Maillard反应形成”的观点[58],在蜜麸炒过程中,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蜜麸中的糖类与氨基酸发生Maillard反应,形成具有焦香味的产物(主要为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5-羟甲基糠醛、糠醛、半胱氨酸、胱氨酸以及半胱氨酸葡萄糖苷),而该产物是蜜麸产生焦香健脾作用的关键成分。我们认为在蜜麸炮制药物的过程中,蜜麸焦香健脾成分与药材中有效物质发生系列化学反应,可缓和药物燥性,增强药物疗效。动物类药材会产生腥臭气味是因其中的蛋白质被细菌分解产生三甲胺、氨基戊醛等腥臭成分所致,推测蜜麸能矫正该类药材的气味可能与炒制过程中蜜麸本身所产生的浓烟及蜂蜜有关,浓烟能使药材带有特殊麦香气,蜂蜜味甜气香,经其炮制后饮片具有一定甘甜味。相比清麸,蜜麸对枳壳、枳实、白术等燥性强的中药材有更好的缓和作用,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与刺激性,同时又能增强山药、薏苡仁健脾和胃的功效,且蜜麸本身色泽亮丽,有特殊麦香气,对动物类药材也有更好的赋色、矫味、矫臭作用,是目前药材市场中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特色双重辅料。据此,我们应在遵从古法炮制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辅料蜜麸炮制的应用途径,制备系列蜜麸制优质饮片,紧密关联炮制生产与临床需求,使蜜麸制饮片更加适应于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

猜你喜欢
麦麸枳壳饮片
我国枳壳产业发展现状与江津枳壳发展前景分析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麦麸喂猪,你做对了吗?
腰腿痛敷麦麸
擦亮药都品牌 建强枳壳产业
商洲枳壳
枳壳快速切割器
炒麦麸擦身缓解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