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把握方向,微观切入教学
——《高考文言文简答题专题复习》教学实录及思考

2021-05-28 03:18湖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2期

湖南

文言文简答题是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以下简称“2020年新高考Ⅰ卷”)新出现的题型。对于这一专题,复习时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笔者的初步设想是:通过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解题方法。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式,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后,从文章的内容入手,找到合适的角度创新拟题,培养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课堂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使内容集中且有效,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今天,有机会向各位专家请教,与各位同人切磋,和同学们共同进步,我非常高兴。”

展示《近两年高考文言文简答题多维目标表》,进行课堂导入,提醒学生重视文言文简答题。

教师:“高考文言文简答题的意义,大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建议。我认为文言文简答题的出现,意义在于扭转了‘重言轻文’的局面,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众所周知,现在的文言文阅读过分注重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的考查,忽略了文言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思考。文言文简答题的设计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为挖掘更多文化信息、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展示2020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试题,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简答题。

投影展示“文言文简答题命题角度”幻灯片。

教师:“这几个角度中,我认为‘分析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传记文学中的传主所经历的宦海沉浮、政治倾轧、人事纠葛、命运悲欢都有特殊的原因,关键性、典型性的事件影响着人物命运的走向,也体现了人物的精神和情怀。发掘这些内容,有利于破解传主的人生密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原因’类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学生①:“孙奇逢等凑钱救左光斗的原因主要有这些:一是左光斗捕治恶吏,又大兴水利,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赢得了百姓的尊重;二是他对京畿有恩德。对应的是原文的第五、六、七句和‘容城孙奇逢’句。结果是左光斗被狱卒所杀,没有成功。”

学生②:“我认为前一位同学讲得不对,题目中问的是‘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对象很明确,应该从‘容城孙奇逢’那句开始。”

教师:“两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展示了答案和答题思路。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读懂题干。这道题共有两问,分别展示了两个考查角度:一是原因,二是结果。这道题还明确了答题要求‘请简要说明’,暗示答案不能啰唆空洞,脱离文本。另外还要看分值,分值往往提醒答题的要点有几处。”

展示幻灯片,并在一些重点实词和虚词上标记,如“以”“有德”“已”“为狱卒所毙”。

“读懂题干后,要锁定答题区间,并标注关键性的实词和虚词,以便快速找到答题要点,组织语言答题。”

投影相关内容,板书:

①审清题干

②标注区间(锁定实词、虚词及标点)

③厘清层次

④整合归纳

展示参考答案和原文翻译,要求学生比较两者的区别。

教师:“答案并不是原文的翻译,不能直接把原文翻译当成答案。应该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之上,结合题干要求和标注的关键实词、虚词,适当进行概括归纳,提炼升华。”

教师:“上面,我们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为例,分析了如何解答‘分析原因’类题型,并初步归纳了解题方法。这些方法是不是管用?解题时,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再通过典型例题,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

展示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文言文阅读题(材料选自《明史·金濂传》)。学生齐读节选的段落,并主动展示预习时得出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情况,请几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答案及具体的解题步骤,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完善。

学生③:“题干要求分析金濂被关的原因。答题区间是‘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关键词是‘折收’‘如故’‘查理’。”

学生④:“我认为应该还有‘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这两部分分别讲了金濂狡辩,被给事中弹劾,后来皇帝想宽宥金濂,遭给事中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重点词是‘抵无有’‘劾’‘讦’‘力争’等。”

学生⑤:“除了这两名同学讲的内容以外,我认为还要分好层次。这里,金濂被关,间接原因是‘违背诏令’,直接原因是‘被查’‘遭弹劾’,答题时要将这些原因分类梳理,才准确。”

学生鼓掌表示赞同。

教师:“三位同学都展示了自己的思考结果,答得非常好。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注意挖掘隐藏信息。具体到这一题中,隐藏的信息是金濂被查后,他矢口否认并狡辩,若忽视了这个信息,会影响得分。”

教师展示两份答案。

答案一:①皇上诏令免除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而金濂却违背诏令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租税照旧征收。②给事中和御史向皇上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百姓怨恨国家。③皇上想宽恕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

答案二:①金濂违背诏令,只减征米麦,其他租税照旧征收。②金濂遭调查,恐事情败露并狡辩,被给事中和御史弹劾。③给事中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皇帝宽恕金濂。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比对上述两个答案,想一想,哪一个答案更好?”

学生讨论发言,一致认为答案二更好,理由是:答案二更全面,更准确,概括更精当。

教师展示答题方法归纳流程图:

教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创新拟题。请大家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文言文为例,根据题目,再拟一道‘分析原因’的试题。”

教师展示相关内容,并强调:拟题要抓住“人”和“事”两个关键点,扣住人物的精神品质。

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并上台讲解拟题原因。

教师展示“引领示范”“创新拟题(示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巩固课堂所学。

展示“文言文简答题其他考查内容”PPT,并要求学生课外完成“课后演练《张嘉贞传》”。

附:

高考文言文简答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湖南省永州市第一中学 何永顺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简答题的常见设题方向;

2.学习“分析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分析原因”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方法:

旧题新做;交流探究;创新拟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以2020年高考真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展示2019年、2020年高考文言文简答题细目表:

年份卷别出处原题重现分值2020年新高考Ⅰ卷《明史·左光斗传》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新高考Ⅱ卷《明史·海瑞传》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天津卷陆游《放翁家训·序》、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13.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3分北京卷《史记》《资治通鉴》11.第五段中韩、魏二子对张孟谈说“我心知其然也”,请从文中找出可以佐证此话的动作描写语句4分江苏卷《白苏斋类集》8.赵太夫人平居言语中的“识大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2019年北京卷柳宗元《非国语》11.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江苏卷《汤显祖诗文集》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分

三、命题原因及角度分析

命题原因:

1.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整体感悟能力;

2.提升理解、概括、分析、鉴赏能力;

3.扭转“重言轻文”局面,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命题角度:

1.分析原因;

2.概括要点;

3.探寻结果;

4.鉴别技巧。

四、真题回放

【2020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考查角度作答要求文本内容答案要点关键词分析原因探寻结果简要说明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以,有德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被害,没成功而,已,毙

参考答案:

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

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

参考译文:

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个正值侠义之士,和定兴人鹿正都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倡议为他们凑齐钱款,人们争相响应。共捐得数千两银子,商量要代(他们)缴纳罚金,来缓解他们的讼事,但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当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终年五十一岁。

要求学生比较参考答案和参考译文,达成共识:答案必须提炼、概括。

五、典题再练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题】(节选)

时四方用兵,需饷急,濂综核无遗,议上撙节便宜十六事,国用得无乏。初,帝即位,诏免景泰二年天下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三年二月,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给事中李侃等请诘天下有司违诏故。濂恐事败,乃言:“银布丝帛,诏书未载,若概减免,国用何资?”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且讦其阴事。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越三日释之,削宫保,改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言理财非濂不可,乃复还户部。濂上疏自理,遂乞骸骨,帝慰留之。东宫建,复宫保。寻复条上节军匠及僧道冗食共十事。五年卒官,以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持法稍深。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选自《明史·列传四十八》,有删改)

14.金濂为什么最终被关进了都察院监狱?请分条概括其原因。

考查角度作答要求文本内容答案要点关键词分析原因分条概括濂檄有司,但减米麦,其折收银布丝帛者征如故违背诏令,只减米麦,其他租税照旧征收折收,如故学士江渊以为言,命部查理。濂内惭,抵无有……于是给事中御史劾濂失信于民,为国敛怨引起民怨,抵赖狡辩,被给事中和御史弹劾查理,抵无有,于是,劾帝欲宥之,而侃与御史王允力争,遂下都察院狱给事中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宥,力争,遂

答案一:①皇上诏令免除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而金濂却违背诏令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②给事中和御史向皇上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百姓怨恨国家。③皇上想宽恕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

答案二:①金濂违背诏令,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的租税照旧征收。②金濂遭调查,恐败露并狡辩,被给事中和御史弹劾。③给事中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皇帝宽恕金濂。

学生仔细比对,找出最恰当的答案并给出理由。

答题要领:找出隐藏信息,并提炼归纳。

六、创新拟题

请参考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文言文简答题,再拟一道“分析原因”的试题。

提示:要体现“考查角度”“作答要求”等要素;可以从人、事等角度切入。

示例:

①左光斗爱国爱民,最终却冤死狱中,为什么?请分条概括原因。

②魏忠贤为什么记恨左光斗?请简要说明。

③杨涟、左光斗等人为什么要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请简要说明。

④左光斗爱国爱民,最终却冤死狱中,为什么?请分条概括原因。

考查角度作答要求文本内容答案要点分析原因分条概括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为国除害却埋下祸根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得罪阉党,惨遭奸臣和小人报复、迫害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缺乏斗争经验,屈打成招又低估阉党的决心,最终害了自己

七、课后演练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祐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辈,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4.唐玄宗为何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