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应对策略

2021-05-28 05:10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主观题连续性题干

四川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提到,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阅读能力。这充分肯定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笔者在这里就非连续文本阅读的主观题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希望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参考。

一、分析命题特点,把握高考方向

为了准确把握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考查方向,笔者从选文出处、体裁和主观题题干三个角度对2019年和2020年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命题情况做出如下统计:

卷别选文出处体裁题干2019年全国卷Ⅰ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论文;专著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2019年全国卷Ⅱ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新闻;论文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2019年全国卷Ⅲ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以摩族猎人为例》论文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2020年全国卷Ⅰ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新闻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2020年全国卷Ⅱ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演讲词;论文;新闻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6分)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全国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有以下命题特点:

1.从内容来看,文本多涉及近几年热门话题和新鲜事物,多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或社会科学领域的时政热点。比如2019年全国卷Ⅱ所选材料主要涉及中国桥梁建造的科学技术,2020年全国卷Ⅱ所选材料涉及精准扶贫等内容。

2.从体裁来看,文本体裁主要为新闻和论文。此外,还有专著、演讲词,体现了非连续性文本体裁选择的灵活性。

3.从分值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观题分值稳定在6分,占整道非连续文本阅读题分值的50%。

4.从考查能力来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出现的“简要分析”“概括说明”“结合材料分析”等关键词可以看出这一点。

据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广泛阅读,重点培养学生从多则材料中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传授阅读策略,提取主要信息

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复习时,我们要教给学生必备的阅读策略。读懂文本是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从材料中筛选并整合相关信息作答。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关注位置

关注位置是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的方法,也是很容易见效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找重要信息的位置,从而快速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①关注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快速得知材料的主要内容。比如,2020年全国卷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材料三的标题是《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通过标题,我们可以快速得到的信息:第一,材料的写作对象是“新基建”;第二,“俄媒关注”表明这是外国对我国大事件的报道;第三,“助力工业革命4.0”说明中国新基建意义巨大。

②关注首句

关注标题是从宏观的角度快速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的常见方法。如果要精确掌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我们还需要关注材料的首句。比如2019年全国卷Ⅱ的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一的首句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通过该句,我们可以快速提取其主要信息是武汉长江大桥兴建的历史意义;材料二的首句是“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通过该句,我们可以快速提取其主要信息是港珠澳大桥是中国走向世界、彰显国人自信的名片。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内容。

③关注高频词语

高频词语是指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比如2019年全国卷Ⅲ的材料三中“单车”一词共出现13次,“违规”一词也多次出现,可见,材料三基本是围绕单车违规使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来展开论述的。

2.关注文体

关注文体是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掌握的一种快速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的方法。我们知道,非连续性文本所选材料主要是新闻和论文,并且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关注点。

①新闻

如果材料的体裁是新闻,我们可以关注新闻的开篇部分。这是由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决定的。所谓倒金字塔结构是指把新闻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再以事实或材料重要性递减的顺序行文,突出新闻的核心部分。

2020年全国卷Ⅱ的材料三选自《光明日报》,体裁是新闻。我们可以关注材料的第一句话:“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迅速得知材料三主体部分的内容。

②论文

如果材料是论文,我们可以抓住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从而快速提取信息。从2019年全国卷Ⅰ材料一标题中的“研究”一词来看,材料一极有可能是论文,我们可以通过抓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迅速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在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分论点分别是预防、治理和修复三方面的内容。只要抓住了材料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我们就可以快速厘清材料的层次,从而掌握材料的主要信息。

三、提供解题策略,力争获得高分

在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策略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掌握解题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审题、筛选和整合三个步骤进行解题。

1.审题

审题对于作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主观题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审中心语,可以明确答题方向;

二审限定语,可以明确答题范围;

三审提示语,可以明确答题要求。

以2020年全国卷Ⅰ主观题为例,题干为: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得知题目的中心语是“关系”,限定语是“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提示语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经过“三审”,这道题其实就是让我们在材料中提取体现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之间关系的信息。

2.筛选

筛选是指带着题目的中心语回到材料中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根据从2020年全国卷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观题题干中得到的内容,笔者从材料二中筛选出“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两条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从材料三筛选出“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三条信息。将这些信息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整合,再来答题。

3.整合

整合是指对所筛选的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删减、合并,以达到信息的条理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整合的目的是尽量接近命题者的参考答案,减少失分。

删减就是删减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比如对所筛选的信息“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我们可以删去枝叶,保留句子主干。删减后的信息为:“疫情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合并就是合并相似的信息。对前面2020年全国卷Ⅰ材料三所筛选出来的三条信息进行认真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三条信息的相似信息有“经济扶持”“疫情”。因此可以把它们合并为:“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猜你喜欢
主观题连续性题干
浅谈高中政治“认识类”主观题答题技巧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数字算式
非连续性文本之图文转化题阅读摭谈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浅谈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的连续性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连续性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