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8 07:04闫书珍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儿科导向医师

闫书珍

冠县中心医院医务科,山东聊城 252500

儿科患儿由于年龄小,缺乏相关的认知和自控能力,在治疗期间经常出现哭闹、不配合治疗等现象。 所以治疗难度和疾病诊断比较薄弱,要求儿科护理人员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医学知识。 但是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临床护理经验,会导致其在临床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协助能力,无法有效解决突发应急事件,无法快速进入到护理人员的角色工作中去,严重者会因此导致对工作产生畏惧和沮丧情绪[1-2]。 所以,加强儿科护理人员在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训练,促使其可以熟练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围绕着儿科护理人员人员展开,目的是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采用多样化活动激发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儿科护理人员对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该文选取该院2018 年 5 月—2019 年 5 月儿科护理人员 40 名,讨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儿科护理人员40 名,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 名。研究组中儿科护理人员年龄 24~32 岁,平均(27.8±3.2)岁。对照组中儿科护理人员年龄 25~31 岁,平均(27.8±2.6)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所有参与儿科护理人员知情并同意,且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让有经验的培训医师对其进行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教学。

研究组接受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目的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儿科护理人员自主性与积极性,培训医师在进行课前备课时,教案中要包括新生儿病例、课堂反馈自评表和病例的问题等,并且将教案提前交给儿科护理人员,在教学中还将应用案例模拟法、模拟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式[3-5]。 ①设置教学流程:依据儿科的专科特色和工作特点,并结合分析儿科护理人员的常见工作薄弱点,确定关键性词汇、线条等。利用思维导图模式绘制关键词汇,把行动教学法和培训教案融合,将“儿科理论知识培训”作为一级主题,设立二级主题为“基础护理”“系统观察”“考核与反馈”等,然后根据二级标题确定以下的三级标题和四级标题。②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际应用:由老师为学生讲述儿科的日常护理工作,向儿科护理人员分发有关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知识手册,向儿科护理人员解释有关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概念,并且告知儿科护理人员借助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实习培训想要达到的目的,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6]。③依据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入科指导: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来讲解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指导儿科护理人员从二级主题延伸到三级主题,比如基础护理方面包括口腔、皮肤护理以及有效排痰等,专科的病情观察内容包括意识、生命体征等,以此再确定四级标题,比如皮肤、口腔护理的相关内容和操作技巧[7]。 ④抢救演示: 使用案例教学法为儿科护理人员讲解呼吸机、监护仪以及除颤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指导儿科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完成对重症患儿各项抢救操作。 ⑤定期回顾培训内容并进行阶段性总结,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并反馈意见,完善调整培训方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儿科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基础知识、专科技能与基本技能)和儿科护理人员(评价课程内容质量)与培训医师(评价儿科护理人员学习效果)满意度上的数据(其中基础知识、专科技能与基本技能、满意度数值均设为100 分)。 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研究组儿科护理人员在基础知识、专科技能与基本技能考核成绩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护理人员及培训医师双向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护理人员及培训医师双向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比较[(),分]

组别 基础知识研究组(n=20)对照组(n=20)t 值P 值94.13±3.42 85.32±4.01 7.471<0.001 95.53±4.17 87.13±5.31 5.562<0.001专科技能 基本技能93.27±3.86 85.23±4.41 6.133<0.001

研究组儿科护理人员及培训医师满意度(儿科护理人员对课程内容质量的满意程度、培训医师对护理人员学习效果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护理人员及培训医师双向满意度比较[(),分]

表2 护理人员及培训医师双向满意度比较[(),分]

组别 儿科护理人员对课程内容质量满意度培训医师对儿科护理人员学习效果满意度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94.73±3.13 85.28±4.56 7.641<0.001 96.31±5.53 87.31±4.31 5.740<0.001

3 讨论

儿科护理涵盖的知识点较多,理论性比较强并且涉及的范围广泛,其实践教学对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但是常规的临床教学模式大多属于填鸭式教学,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8-10]。 近些年来,行动导向教学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儿科实践教学中,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了更普遍的重视,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通过培训医师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给予儿科护理人员真实领域的工作任务,引导儿科护理人员通过行动导向的临床服务项目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类型较多,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以及其他途径帮助儿科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转为临床实践的主体,主动学习新知识、思考在学习过程遇到的新问题,有利于儿科护理人员思维和实际操作的协同应用,激发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提高实际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和提高儿科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11-13]。另外,为儿科护理人员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抽象复杂理论知识简单形象地进行表达,增加儿科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的动力,保证其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让儿科护理人员更加系统性、高效地学习儿科护理知识,而且培训医师可以通过强化实训或者适当调整学习进度等激发和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14]。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儿科护理人员经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后,儿科护理人员对于课程质量满意度、培训医师对儿科护理人员学习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基础知识技能和专科技能上的考核成绩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这些数据表明对儿科护理人员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培训,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技能的培养上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更加明显,儿科护理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认可度也比较高,并且有利于提升患者对儿科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5]。 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儿科护理人员会根据培训医师发布的课堂备课进行提前预习,并且依据培训医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增强儿科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并且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培训医师的各项引导,模拟相关的临床实际情景,可以充分展示儿科护理人员的自身优势,保证每个儿科护理人员都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16]。 另外,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常规教学中的机械性练习。另外还有相关的研究表明,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是一种跨学科式模式,在不同的临床实践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设计,吸取常规教学方式中的长处,并且在其中融入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以此为社会提供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综上所述,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儿科护理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儿科护理人员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技能的掌握,并且儿科护理人员对课程内容质量、培训医师对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满意度都比较高,取得了理想的研究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儿科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确保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得到有效提升,可在实际临床实践教学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儿科导向医师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偏向”不是好导向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