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学习词汇

2021-05-29 14:52梅德明
英语学习 2021年5期
关键词:常用词词汇量词典

为我国基础英语学习者编写一部学习型工具书的想法由来已久,系念萦怀,挥之不去,进入新世纪后越发强烈。教育部于2014年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要求各学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参与这项工作促使我尽快着手编纂一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同时促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步发展为宗旨的英汉学习词典。

促使这部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由想法转为做法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为我主编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经过10年奋斗完稿付梓,我希望从语言的理论研究转向语言的学习研究。二是因为我所担任组长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完成了“四梁八柱”的框架搭建,尤其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取得了实质突破后进入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需要确定主要学习内容和基本评价标准。三是因为高中课程方案要求开设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三类课程的内容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大主题范畴的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需要确定基本词汇量和常用高频词。

《新编英汉学习词典》以我国中小学生和英语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中意欲夯实英语基础的学习者。为满足目标读者群体的学习需求,编纂者必须对本词典的词汇收录和词汇用法作如下考虑:本词典收录的词汇数量必须满足学生和教师在大主题、大观念、大任务、大活动诸方面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具体需求,此为本词典的本色;本词典对所收基础类、通用型的高频词所确定的义项、注释、例证、用法等必须满足学生和教师在学以致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以促教,形成语言素养、文化意识、思辨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此为本词典的特色。

英语词典词汇收录概述

世界上最大型的单卷本英语词典当属《韦氏大词典》,于1828年由美国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自行出版。该词典于1847年修订后推出第一版,配有插图。1890年更名为《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Unabridged),1909年修订并更名为《韦氏新国际词典》(Merriam-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34年出版增订第二版,总条目在60万以上。该版收词55万条,地名约36,000条,人名约13,000条,略语约5000条,其引文约1,655,000条,参与编辑者达250人之多。继1957年推出修订本之后,1961年出版了第三版,收词减为45万条。该版将英语基本单词定为54,000个,这些单词不包括派生词、合成词、专有名词和缩写。

收词最多、最广、最全的英语词典非《牛津英语大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莫属,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共收词615,100条,其中含主词汇301,100条。第一版从1857年开始编纂,用时71年才告完成,共二十卷,21,728页,收录字母的数目达3.5亿之多,被认为是当代最全面、最权威的英语词典。

与此同时,小型词典陆续问世。例如,1980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部《袖珍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Keys English Dictionary),该词典收词17,000条。

从20世纪80年代起,出版界陆续推出了一些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学习基础词和常用词的工具书。例如,《柯林斯高阶英语词典》(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收词约10万。该词典有一个容量高达2.5亿条的语料库为支撑,从语料库中筛选出了最常用的14,600词,用五星标注。其中五级为最常用词,逐级次之。五级收录680词,四级收录1040词(累计1720词),三级收录1580词(累计3300词),二级收录3200词(累计6500词),一级收录8100词(累计14,600词)。根据语料库统计,掌握最基础的五、四级词汇共计1720词,可以读懂一般英语资料的75%,掌握五、四、三、二级词汇共计6500词,可以读懂90%,掌握全五级词汇共计14,600词,可以读懂95%。深受我国英语学习者欢迎的《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 英英·英汉双解》(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第六版),收录单词、短语和释义共计230,000余条。同样受到英语学习者普遍欢迎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第九版),收录单词、短语和释义共计185,000条。

学业评价对英语词汇量的要求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参加高考的词汇量要求为3000词(《课标》所列词汇)+ 200词。由于所加的200词是个变量,实际要求的词汇量远远高于200词,所以英语科目的高考词汇定在3500词是合理的。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掌握的词汇为4000詞,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词汇定为6000词,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词汇为5500词。对参加出国考试的学生来说,若想取得好成绩,考生应该掌握相应的英语词汇量。例如,若想取得雅思6分,通常需要考生掌握6600词左右;若想取得6.5分,通常需要掌握7300词左右;若想取得7分,通常需要掌握8400词左右;若想取得7.5分,通常需要掌握至少10,000词;而对于取得8分或以上的词汇量要求则在13,000词以上。取得托福90分,考生需要掌握近9000词,而取得110分以上,词汇量要求不能低于13,000词,与雅思8分或以上的要求相近。取得SAT考试2000分以上,考生所需掌握的英语词汇量应该不少于10,000词。而GRE考试的词汇量则在12,000词以上。

全球著名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简称CEFR或《欧框》)旨在描述英语学习者在口语、阅读、听力及写作方面能力的语言表现,衡量学习者在不同阶段所达到的语言水平。《欧框》把语言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即初级使用者(A级)、独立使用者(B级)和熟练使用者(C级)。每个等级又细分为2个级别,共6个级别,即A1、A2、B1、B2、C1、C2,由最基础的A1拾级而上,C2为最高级。《欧框》的英语词汇资源库收录核心词汇共计6522词。

牛津大学拥有的庞大的英语语料库,所收词汇源自不同领域、不同语境使用的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以及世界各地英语,词汇总量高达20多亿。牛津大学依据频率和与英语学习者的相关性挑选出Oxford 3000最常用词和Oxford 5000最常用词。Oxford 3000最常用词对标《欧框》B1级水平,而要达到《欧框》C1级水平,则需要在掌握Oxford 3000最常用词的基础上,至少再加上2000词,即达到或超过Oxford 5000最常用词的词汇要求。

此外,科林斯雅思备考核心词汇(Collins COBUILD Key Words for IELTS: Book 1—3)收录3324词,科林斯托福备考核心词汇(Collins COBUILD Key Words for TOEFL)收录2008词。

学业能力对英语词汇量的要求

英语为母语者的大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远远超过《欧框》的最高级水平,基本要求在10,000词以上。学术界有诸多研究成果发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应用语言学教授、语汇学家Nation的研究成果。他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英语为母语的大学毕业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可达20,000词或以上。2006年,Nation发表了一篇题为“How Large a Vocabulary Is Needed for Reading and Listening”的论文,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作者从英国国家语料库中提取14份1000个词族列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读懂书面语类语篇的98%需要9000个词族词,听懂口语类语篇通常要求掌握6000个词族词。Nation关注基础词汇的学习,他在2009年出版了一套全六册英语词汇学习教材,冠名为 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Nation依据词频挑选出英语基础词汇4000词,从易到难排列。他认为,这4000个口语及书面语中最为常见的高频词可以覆盖英文报纸中80%以上的词汇,以及小说和口语会话中90%以上的词汇。

对于阅读一般学术文章和专业文献所需要的词汇量,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词汇量也在10,000词左右。例如,Diller(1978)、Hazenberg & Hulstun(1995)认为,英语为非母语的大学生专业学习和运用所需要的基本词汇量为10,000词,其中1000词为各自所学专业的词汇。

我国英语教育界对学生基础词汇数量的要求因学段不同而异,从义务教育出口端初中三年级1500词的共同要求到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13,000词的专业要求不等。20世纪80年代末由国家教委审批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所列词表含常用词汇6000词,共分六级,每级1000词。该词表是以10种中外基础英语教材的78万词次计算机词频统计资料为依据。2004年修订出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配套附件《英语专业四、八级词汇表》收录基础阶段词汇8000词,高年级阶段词汇5000词,两者相加达13,000词。

1999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收录“基本要求”的领会式掌握单词数为4200词,“较高级要求”的领会式掌握单词数为5500词,“高级要求”的领会式掌握单词数为6500词。此后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列出了含7646词的四、六级词表。2013年由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在其“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将“一般级”接受性词汇量定为8000词,将“较高级”接受性词汇量定为10,000词。

《课标》在收录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1500常用词的基础上,明确高中生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学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常用词1500+200,累计学习和掌握常用词3000+200(课标列出基础核心词3000),并要求学生在选修课程(提高类)学段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常用词1000+200(课标未提供具体词汇,教学部门和教材编写单位可自行确定这1200个常用词),累计达4200词以上。由于选修课程(提高类)新增的1200词属变量词,因此高中英语教材提高类册次所涉新增词汇量可达5000词以上,甚至超过6000词,接近大学英语的“较高级要求”或“高级要求”的词汇量。

本词典英语词汇的收词原则

一个人究竟应该掌握多少词汇?这是英语学习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坦率地讲,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原因有三:第一,科学性,需要阐明标准和尺度;第二,适切性,需要确定话题和情境;第三,合理性,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比如,igloo(冰屋)、caravan(旅行拖车)、hedgehog(刺猬)、acorn(橡树果实)和popsicle(冰棍)这类英语词汇可能会难倒许多中国大学生,但是对北美的学齡前儿童来说却是日常用词。

词典编纂者在确定收词时必须考虑这样两个问题:英语学习者需要掌握多大的词汇量才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这个词汇量的实际构成又是什么?尤其是第二个问题,确实是词典编纂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关键。

例如,Grabowski和Mindit(1995)基于语料库对英语不规则变化动词的使用作了研究。统计发现,不规则变化动词使用频数最高的是be、have和do,其次为say、make、go、take、come、see、know、get、give、find这10个词族,这表明英语单音节动词是使用最普遍的,也是英语最常用短语动词的词族核心词。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词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策略,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会随之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理解范围更广,表达更为地道。

有关数据显示,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对词汇量的要求有这样四条线:2000词是一条生命线,掌握这个词汇量后,学习者可以阅读简易英语读物,开展日常交流;4000词是一条分水线,掌握这个词汇量后,学习者可以阅读英语原著,开展一般话题交流;6000词是一条飞跃线,掌握这个词汇量后,学习者可以阅读用英语写的专业书籍,开展专题交流;8000词是一条专业线,掌握这个词汇量后,学习者可以用英语从事专业研究,开展学术交流。

有研究表明,6000个高频词的阅读文本覆盖率可达90%,英语学习者如能掌握这些词汇,那么他们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将会进入一条更为自由、顺畅和快速的上升通道。以此为目标,并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本词典共计收录约6100个词目词,并标注了一些词不规则的屈折变化形态,系联了常用派生词、合成词、同义词、反义词、搭配词等。

美国学者Francis & Kucera(1982)的研究发现,英语学习者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高频单词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阅读大部分文本并进行口头交流。如表1所示,6000个高频词几乎可以覆盖阅读文本90%的词汇:

Hirsh & Nation(1992)在一项针对青少年读物词汇量的研究报告中发表了如下数据(见表2):

本词典收录基础英语6000余词不仅是合理的,同时也是科学的。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这6000余英语核心词,这意味着英语学习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英语应用也开始进入一条更为自由、顺畅和快速的上升通道。

词汇知识与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又称语汇,是某一种语言所有词(或特定范围内的词)以及固定短语之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件,是概念的外壳、思维的基石、交流的媒质,词则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关于词汇知识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见解。Nation(2001)提出,词汇知识分为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涵盖形式、意义和使用这三个层次。Laufer (1997)认为,词汇知识包括形式、意义、词法、句法和搭配知识。Brown(2010)建议,外语词汇教学应关注语音、拼写、单词成分、形式和意义、概念和指称、意义关系、语法功能、搭配、使用限制等。无论哪一种词汇知识理论,都赞同词汇的形、义、用三要素。因此,我们这里所讲的词汇知识,应该由词汇形式、词汇意义和词汇使用所构成,如表3所示:

单词自身不体现价值观,但通过句法组合规则和语义概念关系与其他词语建立联系便可以在语境中传递信息、表达思想、建构关系,这样的词汇运用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词汇具有命名、指代、指称、指事、定义、描述、阐释等功能。《课标》提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学习和运用词汇的目标不只是掌握词的形、音、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习者在社会语境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等具有社会特征的语言活动,通过规范的组词成句、组句成章和互动交流,学习语言,学习文化,学习社会,提高准确理解和运用词汇的能力,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基于语境的词块意识、词串认识和基于语篇意义的语感,拉近词语形态单位与意义概念单位之间的距离,并以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社会语境中积极流畅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互动交流。

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

词汇学习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最佳方法为大量阅读,增加词汇曝光率,同时配以有目的、有意义的听、说、写等活动。学习国际音标、熟悉重读规则、掌握拼读方法和词性变化是准确发音、规范拼写、有效用词的必由之路。了解了英语这种拼音文字的基本构词方法,弄清词根意义,明白词缀作用,熟悉衍生规律,掌握构词的合成规则和派生手段,就可由“单词学习”阶段逐步进入到“词块学习”阶段,进而上升到“组词成句”阶段。词汇学习必须关注词语的固定搭配,了解预设句式和常用句型,建构不同的词族,学习成语、习语,掌握短语动词和特定词串;与此同时,根据人脑的认知特点,由孤立的点状学习走向图式的网状学习,关注单词所具有的基本義、褒贬义、隐含义和蕴含义,了解其中的层级关系、词族关系、包容关系和排斥关系,有意识地同步学习和掌握目标单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关联词、族群词和句式词。

词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阅读,我们可以看看影视节目,听听歌曲,关注歌词。例如,当我们分不清talk和speak这两个“言说词”或hear和listen这两个“听闻词”之间的区别时,我们不妨看看美国电影 The Graduate(《毕业生》),听听影片中的一首歌 “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其中有这么一段歌词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

And in the naked light I saw,

Ten thousand people maybe more.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writing songs that voices never share.

No one dared

Disturb the sound of silence.

词汇的寓意不在于词,而在于汇,汇而成句,汇而成段、汇而成章,在社会语境和生活情境中,呈现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当人们在“talking without speaking”,他们可能言之无物,只是为说而说,有声音而无意义。当人们在“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他们可能听而不闻,看似在听,实质没有聆听,没有倾听,没有听进去。人们创作歌曲,寓意深远,超越声音。我们用耳听,用脑思,用心品,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本词典的主要特色

本词典是一部学习型英汉词典,依据我国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英语考试大纲》等文件,针对学生的共同基础要求和个性发展需求,基于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编纂而成。

本词典的收词依据包括:大型英语语料库中的词频统计结果,国际权威学习词典收词原则,国内经典英语教材词汇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学习目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要求。共计收录基础核心词约6100个、相关同义词600余个、反义词600余个、派生词1800余个和扩充词1200余个,总收词10000余个。所收词汇不仅覆盖了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标和高中英语课标要求掌握的全部词汇、高等教育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核心词汇,还涵盖了由多家国家一级出版社编写出版并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十余套英语教科书中的基本词汇,如人教版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段英语教材用词,以及培生、朗文、牛津等海外出版机构推出的并在国内广泛使用的原版英语教材用词等。

本词典的释义力求准确、科学,例证力求体现育人为本的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体现健康的道德观念、人格品行和审美情趣,体现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以致乐的认知观、学习观和实践观,体现语言学习的社会语境,满足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的要求。

本词典的标音主要以英式英语读音为标准,兼顾美式英语读音。此外,词典设置了各种学习栏目,以帮助使用者理解易错易混词的异同,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等。词典附有“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主要差异”“不规则动词表”“常用前缀”“常用后缀”“常见英美人名及汉译”“度量衡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国家(地区)首都(首府)”“二十四节气及其英译”等实用附录。这些都体现了本词典的规范性、学习性和文化性。

特别鸣谢

回眸编纂旅途,艰难如履薄冰。分寸之间,谨小慎微;形义探微,磨勘淬砺;殚精竭虑,涵泳其间;日落月升,春播秋实。《新编英汉学习词典》得以煞笔息墨、乐阕付梓,幸赖人教社副总编辑王岳和郑旺全等的大力支持。感谢外交学院潘绍中,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北京大学刘瑾,复旦大学高永伟,外交学院胡水娟,四川外国语大学王仁强、赵翠莲,华东师范大学赵刚,西安外国语大学姜亚军、赵岗利,江西师范大学唐雄英,浙江外国语学院姚明发,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龚璇,商务印书馆钱厚生、顾晓军,人教社张献臣、陈力,《英语世界》前社长魏令查,英语词典专家胡龙彪等分别审订了部分词典稿;上海外国语大学外籍专家James Davies热情帮助审校了例证。

梅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

猜你喜欢
常用词词汇量词典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米沃什词典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常用词“开、辟”在“开阔”义上的演变替换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
元认知策略对阅读词汇量的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