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40岁及以上城镇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02 00:17崔晓朋杨国红盛禹萌邹晓琳蔡伟石蕊郭卿陈少伯田园梦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治疗率丹东市家族史

崔晓朋,杨国红,盛禹萌,邹晓琳,蔡伟,石蕊,郭卿,陈少伯*,田园梦

(1.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丹东118000;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高原高寒环境及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3.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2至2015年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7.9%,较之前进行的5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结果相比总体呈增高态势,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知晓率和治疗率升高的同时,控制率低于2002年调查结果[1]。高血压作为众多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和控制血压水平,对预防远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意义重大[2-3]。丹东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近年来青壮年人口流失严重,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当地高血压相关调查数据较少,及时评价该地区人群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对降低该地区远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减轻财政负担意义深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于辽宁省丹东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选择丹东市振安区内年龄≥40岁,居住时间≥6个月/年的常住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排除孕妇及明显意识或智力障碍而无法进行正常沟通者,最终纳入2 098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 151人。全部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统一编制的量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年收入及疾病家族史等),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及运动情况),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电图检查。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完成。

1.3 诊断标准和定义 高血压定义为现场测量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但在过去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糖尿病定义为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糖化血红蛋白≥6.5 mmol/L和(或)既往在正规医疗机构诊断过糖尿病。高总胆固醇是指总胆固醇≥6.22 mmol/L。高甘油三酯是指甘油三酯≥2.27 mmol/L。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 mmol/L。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当前吸烟的定义为受试者自报吸烟≥1根/d。当前饮酒的定义为受试者自报饮酒≥1次/周。常规锻炼定义为中等强度的锻炼(相当于步行)≥30 min/次且≥3次/周,从事中及重体力劳动者同样视为常规锻炼,否则定义为缺乏锻炼。高血压家族史定义为父母和(或)兄弟姐妹和(或)子女患有高血压。超重或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24 kg/m2。高血压治疗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者近2周服用降压药物者的比例;高血压控制率指被诊断为高血压者目前通过治疗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Hg者的比例[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全部资料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人双录入,核对无误后建立数据库。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组变量用其在每一组中的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基本特征 本次研究对象共有高血压患者1 151人,其中男442人(38.4%),女709人(61.6%)。年龄(64.1±8.7)岁,其中男(64.5±9.2)岁,女(63.8±8.4)岁。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基本特征

2.2 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现状 本次调查丹东市≥40岁城镇高血压患者中进行治疗高血压的人数为609,治疗率为52.9%。其中,男性治疗人数为208人,占男性47.1%;女性治疗人数为401人,占女性56.6%。男性低于女性(χ2=9.862,P=0.002),80岁之前治疗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但随后开始下降。调查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得到控制人数合计为139人,高血压控制率为12.1%。其中,男性高血压控制人数为43人,占9.7%;女性为96人,占13.5%,男性低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25,P=0.054)。70岁之前控制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随后开始下降。见表2。

表2 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

2.3 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以高血压治疗和控制情况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受教育程度、现吸烟、现饮酒、缺乏运动、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重/肥胖、心房颤动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现在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血压治疗情况的影响因素;性别是高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见表3、表4。

表3 2018年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高血压患者治疗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表4 2018年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高血压患者控制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经济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1]。但由于受到经济、医疗条件等因素制约,居民高血压防治水平普遍较低[5]。在认识高血压的基础上,正确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是防治远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和措施[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丹东市城镇地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治疗率为52.9%,但控制率只有12.1%。治疗率高于2014年华中地区(42.9%)[7]、华东地区(38.1%)[8]、郑州市(42.4%)[9]、云南省(35.0%)[10],控制率高于华中地区 (11.5%)、华东地区(11.1%)、云南省(10.0%),低于郑州市(16.2%),其中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均为2014年调查结果,近年来已有提升,提示丹东市城镇居民的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亟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本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现在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高血压治疗情况的影响因素;性别是高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加,人们对自身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增强,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导致高血压治疗率增加。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血压治疗率较无家族史者更高(OR=2.33,95%CI:1.80~3.02),可能是由于此类患者因亲属患有高血压更加了解高血压有关危害,更加关注自身血压状况,接受治疗情况较好[9]。超重或肥胖以及有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可能由于自身健康状况不良,基础疾病较多、更配合开展高血压的治疗,导致该部分人群高血压治疗率较高。饮酒人群自身健康意识较差,治疗率较低。女性高血压控制率(13.5%)高于男性(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5,P=0.054),可能是由于女性顺应性高,规律治疗等原因,导致高血压控制率较高。

综上所述,丹东市≥40岁城镇居民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特别是控制率亟需提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健康宣教[11-14],使居民切实了解高血压的远期危害,积极治疗和控制自身血压水平。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高血压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高血压患者定期随访和体检工作,根据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动态调整用药,同时加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高血压控制率。

猜你喜欢
治疗率丹东市家族史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全家谈祖国变化
原来我挺厉害的
跳绳
鸭绿江公园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
在妈祖的庇佑下:女性家族史与民间信仰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