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血栓与癌栓的CT鉴别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1-06-10 05:24关红博柯俊杰
贵州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癌栓原发灶栓子

关红博 柯俊杰

(安康市人民医院,陕西 安康 725000)

门静脉血栓是指肝脏门静脉系统主干及分支内血栓形成,临床上任何引起门静脉系统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血流瘀滞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硬化、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等[1]。门静脉癌栓多继发于恶性肿瘤患者,以原发性肝癌最常见。门静脉癌栓和血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虽然癌栓发病率较血栓高,但两者在影像学上有较多相似之处,准确鉴别门静脉血栓和癌栓,对两种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内科溶栓和手术处理癌栓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直接关系患者预后[2]。本次研究就观察螺旋CT对门静脉血栓和癌栓的鉴别情况,以早期做出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门静脉癌栓患者167例和门静脉血栓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门静脉血栓组男64例,女60例,平均年龄(57.24±4.5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56±5.13)kg/m2。门静脉癌栓组男85例,女82例,平均年龄(57.31±4.6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64±5.22)kg/m2。纳入标准[3]:参考卫生部肝细胞病变诊治规范,经肝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配合肿瘤标志物等明确为肝细胞肝癌/肝硬化,双盲情况下由2名经验丰富医师经诊断为门静脉癌栓/血栓入组。排除标准:近期已行介入治疗有伪影干扰测量者;排除有精神疾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西门子128排炫速双源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扫描仪),扫描参数为螺距0.6,矩阵 512×512,重建层厚 0.75 mm,层距0.5 mm,扫描条件为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 240-260 mAs。扫描范围为膈顶至髂嵴扫描。增强扫描采用双通注射器,从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流速为3~5 mL/s,剂量为80~100 mL,同时以同样速率注射生理盐水。注药后进行肝动脉期(20~30 s),门静脉期(50~60 s)肝硬化患者延迟5~8 s)及平衡期(120~180 s)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传到西门子syngo.Via工作站行间距1.5 mm图像重建,并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病变。

由2名有肝病经验的副主任医师在工作站图像处理器上读片,结合分析门静脉栓塞位置,栓子CT表现,附栓管腔、管壁表现和侧支循环等方面情况,门静脉管腔粗界定标准为门静脉主干在13 mm以上,分支直径大于主干或主干分支粗细不成比例[4]。另外选择病灶最大层面,圆形或椭圆形ROI放置在病灶中央,病灶面积为1/2~1/3,保存数据。该数据包含40-140keV各能量水平CT值,配对物质浓度值,在腹窗下测量门静脉栓子单能量CT值。

2 结 果

2.1门静脉癌栓和血栓不同能量CT值比较 门静脉癌栓组肝内原发灶和癌栓在40-140kev不同单能量下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门静脉血栓组肝内原发灶和血栓在40-140kev不同单能量下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呈能量值越高,CT值越小趋势,且显著低于肝内原发灶(P<0.05),见表1。

表1 门静脉癌栓和血栓不同能量CT值比较

2.2门静脉癌栓和血栓螺旋CT表现比较 门静脉癌栓栓塞多位于右支,呈低密度,多为完全闭塞,形态多为结节状、团状和分支型,管腔多受累扩张,管壁不光滑,侧支循环以食管-胃丛-脾丛多见;而门静脉血栓多分布在主干上,呈高密度,部分偏心栓塞,形态呈条状、柴捆状,管腔不扩张,连续光滑,侧支循环以胆总管及周围丛多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门静脉癌栓和血栓螺旋CT表现比较n(%)

3 讨 论

门静脉血栓常见于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等,而门静脉癌栓则多见于肝癌。门静脉血栓栓塞部位好发于主干,可经主干沿血流方向向左右蔓延。而癌栓位置和癌病变病灶有明显对应性,左叶肝癌多左支受累,栓子进一步逆血流方向蔓延生长[5]。在密度上因血栓主要成分为纤维机化组织,伴有钙盐沉着,故显示为高密度[6]。而癌栓多为活性肿瘤组织。因血栓会沿血流方向行走,管壁光滑,故造影后可见条状或柴捆状,部分充盈缺损,形成“阴阳镜”,而这是典型门静脉主干血栓表现[7]。而恶性癌栓则阴病变部位繁殖生长,完全充盈后在管腔内会进一步繁殖增大,故可见有局部结节状。且因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壁,造成栓塞血管壁不光滑连续,有外突结节,血管可见粗细不匀线状,波浪状等[8]。另外门静脉血栓因多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因栓塞程度轻,故供血受阻影响性低,故侧支循环往往不直接灌注肝脏而多为缓慢门脉高压,故侧支循环以食管胃丛、脾丛多见[9]。而门静脉癌栓则因肝组织缺血,故侧支循环以肝外侧循环为主,多表现为胆囊周围丛和胆总管周围丛[10]。

本文结果显示,CT能谱成像在门静脉血栓和门静脉癌栓中有不同CT值表现,表面门静脉癌栓肝内原发灶和栓子两种物质相近,同时栓子为肝内原发灶浸润所致[11]。而门静脉血栓组栓子不同Kev的CT值明显低于肝内原发灶,同时门静脉栓子非肝内原发灶浸润[12],结合病史,推测为门静脉血栓形成。报道称,门静脉血栓血液成分多为凝结的固体质块,不具有供血和生物活性,可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而癌栓是存活肿瘤组织,具有肿瘤血供,其供血动脉包括门静脉周围细小动脉和胆管周围毛细血管,故强化明显[13]。

综上,门静脉癌栓和血栓在密度、强化、管腔光滑度、栓塞位置等方面均有不同表现,且CT值也有所差异,故结合临床病史可做出准确判断。

猜你喜欢
癌栓原发灶栓子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内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水平变化分析
留守儿童栓子
蓝狐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栓子他娘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56例颈部转移癌治疗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