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移植肾损伤临床研究*

2021-06-17 08:49王锁刚娄丽霞张楠翟琼瑶王光策
河南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环孢素克莫司软胶囊

王锁刚,娄丽霞,张楠,翟琼瑶,王光策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1;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3.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RD)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随着移植技术的改进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受者的短期存活率已明显提高,但远期预后却未得到相应的改善[2]。慢性移植肾损伤(chronic allograft injury,CAI)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和阻碍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首位原因。由于CAI的影响因素众多,机制复杂,经验性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效果欠佳,且有可能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股骨头坏死、感染、肝功能异常和肾脏损害等风险。目前,尚无有效防治策略,而中医药参与防治CAI显示出其独特优势[3]。笔者采用益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CAI,取得较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CA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1.9±10.1)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5±2.2)kg·m-2;肾移植术后病程3~82(46.3±7.5)个月。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2.6±9.5)岁;BMI(25.3±1.9)kg·m-2;肾移植术后病程3.5~80(47.5±6.9)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4],制定CAI的诊断标准:①肾移植术后3个月以上;②肾功能呈缓慢进行性减退趋势,伴或不伴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③移植肾组织病理学表现以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为特征。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肾功能: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8~17.9 mmol·L-1,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97~442μmol·L-1;④调整免疫抑制剂,如增减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或麦考酚钠肠溶片、环孢素软胶囊或他克莫司胶囊等剂量,肾功能无明显变化;⑤未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⑥移植肾病理为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交界性病变、移植肾肾小球病、慢性环孢素软胶囊或他克莫司胶囊肾中毒、IgA肾病、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病等;⑦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病例排除标准①临床和病理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环孢素软胶囊或他克莫司胶囊肾中毒等急性移植肾损伤;②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或返流、肾血管狭窄、移植肾感染性病变等;③肾功能:BUN>17.9 mmol·L-1和(或)Scr>442μmol·L-1;④合并有严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⑤受试期间有严重药物过敏者;⑥因各种原因不合作,不能坚持用药者。

1.5 治疗方法对照组肾移植术后服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31240)或麦考酚钠肠溶片(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号:H20160051),联合环孢素软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0960122)或他克莫司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84514)和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3021207)或甲泼尼龙片(Pfizer Italia Srl,批号:H20150245)等免疫抑制剂防治排斥反应,其中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用量为1.0~1.5 g·d-1或麦考酚钠肠溶片720~1 080 mg·d-1,环孢素软胶囊用量为5~6 mg·kg·d-1或他克莫司胶囊0.1~0.15 mg·kg·d-1,醋酸泼尼松片用量为5~10 mg·d-1或甲泼尼龙片4~8 mg·d-1,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解毒方,具体药物组成:黄芪15 g,当归10 g,生白芍10 g,川芎10 g,积雪草15 g,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6 g。水肿、小便不利者加泽泻、猪苓、玉米须各15 g;血尿者加白茅根、大蓟、小蓟各15 g;兼便秘者加大黄6 g,麻子仁15 g。以上药物均为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颗粒剂,每日1剂,每剂用150 mL温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嘱患者优质低蛋白(0.8 g·kg-1)饮食,可继续使用入组前服用的降血压、降血脂和控制血糖等药物,入组后不再加用任何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1.6 观察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4周、8周BUN、Scr、尿酸(uric acid,UA)、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等肾功能指标,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计数。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5]标准拟定。显效:患者BUN、Scr、UA、Cys C下降≥20%,或Ccr上升≥20%,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BUN、Scr、UA、Cys C下降<20%,或Ccr上升<20%,临床症状减轻;无效:BUN、Scr、UA、Cys C升高,或Ccr无变化或下降,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8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之后,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A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46.7%,观察组有效率为7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AI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BUN、Scr、UA、Cys C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两组患者Ccr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BUN(c/mmol·L-1)Scr(c/μmol·L-1)UA(c/μmol·L-1)Cys C(ρ/mg·L-1)Ccr(v/mL·min-1)对照组 45 治疗前 19.25±2.11 296.3±11.18 463.5±9.37 2.32±0.26 22.06±10.21 45治疗后4周 17.11±2.15*271.7±21.81*438.2±8.63*2.03±0.35*25.13±9.67*45治疗后8周 13.82±1.83*238.1±13.47*394.8±10.86*1.79±0.17*29.51±8.36*观察组 45 治疗前 20.37±2.59 295.2±10.85 456.5±10.21 2.39±0.22 23.83±9.56 45治疗后4周 14.23±1.53*#243.7±12.81*#407.9±9.54*#1.85±0.31*#29.27±10.12*#45治疗后8周 9.31±1.42*#197.4±11.47*#351.6±11.33*#1.08±0.26*#36.95±8.68*#

2.3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后CD8+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CAI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CD3+/个·μL-1CD4+/个·μL-1CD8+/个·μL-1CD4+/CD8+对照组 45 治疗前495.0±113.8 279.0±83.5 345.0±150.1 0.7±0.2 45 治疗后4周 513.0±118.2 280.0±90.3 351.0±156.5 0.8±0.3 45 治疗后8周 507.0±109.5 276.0±88.7 349.0±138.7 0.7±0.3观察组 45 治疗前 426.0±119.6 251.0±87.3 357.0±65.8 0.8±0.3 45 治疗后4周 539.0±127.9*#303.0±89.5*#296.0±73.1*#1.2±0.4*#45 治疗后8周 689.0±122.4*#351.0±91.2*#258.0±67.6*#1.5±0.2*#

2.4 两组CAI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胀、食欲减退,1例患者血小板低于正常水平;对照组有2例患者恶心、呕吐,1例患者白细胞减少。上述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给予对症治疗好转,不影响治疗。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通常发生于肾移植术后数月或数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伴或不伴水肿、血尿、高血压等,肾功能呈缓慢进行性减退,组织病理学以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等为主要特点,然而病理学表现不具有特异性,Banff 2007分类标准摒弃了“CAN”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以更准确的术语“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非特定因素所致”,命名为“CAI”[6]。CAI是由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最终结局为不可逆的移植肾功能衰竭,直接影响了肾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7]。因此,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干预CAI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CAI的治疗方案主要是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及剂量,如将环孢素软胶囊切换为他克莫司胶囊;或用西罗莫司替换他克莫司胶囊、环孢素软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代替硫唑嘌呤;或适当增加激素的剂量,减少他克莫司胶囊、环孢素软胶囊剂量等[8-10]。然而,单纯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并不能改善肾移植受者的远期预后,应根据CAI的发病特点,针对不同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个体差异,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协同效应,既体现了中医药辨证论治,又弥补了免疫抑制治疗的不足。

CAI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范畴。该病多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在肾,涉及肝、脾、肺。CAI起病缓慢,病情迁延日久,由气虚、瘀阻、毒聚所致,病机为以肾虚为本,血瘀、浊毒贯穿于疾病演变的全过程。张翥教授认为,CAI形成期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肾气亏虚、瘀毒内阻,治疗从虚论治,但不能一味补虚,虚实兼顾,扶正祛邪,防止“闭门留寇”,应以益肾、活血、解毒为治疗法则,采用益气补肾、活血通络、泄浊解毒类药物进行辨证施治。张翥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经验方益肾活血解毒方(由黄芪、当归、生白芍、川芎、积雪草、白花蛇舌草、甘草等组成)治疗CAI[3]。方中黄芪补气利水;当归、白芍补血养血;川芎活血行气;积雪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益肾、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益肾活血解毒方中诸药具有抗感染、抑制细胞凋亡、抗肾纤维化、改善微循环、调节内环境稳定和保护肾功能等多重功效[11-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BUN、Scr、UA等指标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Cc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益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免疫抑制剂能够改善CAI患者移植肾功能。Cys C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较BUN、Scr、UA等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19]。本研究中还测定了血清Cys C的含量,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Cys C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益肾活血解毒方联合免疫抑制剂可发挥协同作用而改善CAI患者肾功能。

T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敏感指标。CD3+、CD4+、CD8+是具有重要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状态;CD4+/CD8+为免疫调节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细胞免疫调节功能[20]。研究结果显示,抑制治疗的情况下,益肾活血解毒方组CD3+、CD4+、CD8+计数及CD4+/CD8+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剂量、时间呈依赖关系,说明益肾活血解毒方可以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状态,减少肾移植受者的感染机会,从而对防治排斥反应和感染起到关键调节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诱发CAI发生的危险因素,改善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移植肾功能不全和出现蛋白尿患者,经验性调整免疫抑制药物及剂量疗效不理想,应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尽早明确病理诊断,采取基于移植肾病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积极干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对肾功能的不利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辨证使用益肾活血解毒方,修复移植肾损伤,延缓CAI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在临证过程中,力求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并随证加减,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益肾活血解毒方能够提高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改善移植肾功能,延缓CAI的临床进展,且可通过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而参与免疫调节。

猜你喜欢
环孢素克莫司软胶囊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0.05%环孢素A纳米粒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HPLC法测定环孢素胶囊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雄激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