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审题,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2021-06-20 23:16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高徐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多边形审题题目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高徐小学 熊 祥

众所周知,解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体现,它集中表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的程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为了良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老师可以从指导审题开始进行培养。

一、快读,提炼关键信息

审题的一个要点是要快,快速地浏览问题,然后找到其中蕴藏的信息并提炼出来。而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题目中的信息,这就导致了学生难以开展后续的解题步骤。因此,老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找全问题中的信息。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的时候,学生经常会出现不会列方程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阅读问题时经常忽略题目中的信息,导致信息理解不充分,从而导致不会列方程。为此,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找全题目中的信息,然后再列方程求解问题。如问题:小明的学校复印科学书一共花去2800元,科学书4元印刷一本,运费等其余的费用为800元,请问小明的学校印了多少本科学书?老师先引领学生把其中的信息收集完全:总共花费2800元,除书册之外的费用800元,书册一本4元,求解书册的数量。收集完全之后就会发现前面三个信息即为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信息,在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找到以后,学生解答问题就会比较简单,而且学生也意识到问题中信息的重要性,更加仔细地阅读题目。

学生阅读题目时的精细程度不仅关乎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度,更是学生细心程度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态度的展现。态度足够认真的学生更加容易培养思维严谨性,保持严谨的态度面对日后的数学问题。

二、解读,形成大概思路

审题的第二个要点是要对题目进行研究和解读,找出数学问题所考的知识点,然后根据知识点形成大概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知道要用到什么知识点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的时候,老师会发现学生对于多边形的认知很充分,但是在解决多边形的面积时往往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解答问题的大概思路。对此,老师可以从多边形的内涵入手,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大概思路。如下图所示,要求解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首先会意识到这个多边形是多个图形的拼接或是一个规则图形的切割,那么在求解这个多边形面积的时候,要么将其分成若干个规则的图形,要么将其补全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再减去多余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很快就会掌握求解多边形面积的大概思路,进而进行解答,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多边形的理解。

解读关键信息除了能帮助学生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以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找到数学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合理地运用该知识点解答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还可以掌握解题技巧,逐渐衍生出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三、精读,搭建数量关系

审题过程的第三个要点就是要学生把问题中的数学量词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数量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可以运用逻辑推理将题目中的各个数量通过特定的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关系链。

例如,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很难将分数的混合运算代入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哪怕是代入了,也会造成逻辑思维上的误差。为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精读数学问题,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思考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一个年级有500名学生,为一班学生人数的,而一班男生的人数占一班总人数的,请问一班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在精读题目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一班人数=500÷,一班男生人数=一班人数×,一班女生人数=一班人数-一班男生人数。这样学生怎样列分数混合运算式就一目了然了,可以快速地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自己搭建数量关系,不仅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会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体验到成功解答数学问题的乐趣,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良好的审题能力是有效解题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奏响“读”的三部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还有很多种方法、策略,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归纳、总结、反思,一步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多边形审题题目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多边形的艺术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追根求源
有关多边形边数问题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