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1-07-12 08:16
大众文艺 2021年7期
关键词:美术德育中职

(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 222100)

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层面上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按照既定的原则做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当学生开始中职的学习生涯,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该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第二次“人格重塑”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学生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心矛盾,他们希望独立,也希望周围的人能够听从他们的意见,更希望能够慢慢摆脱自己对老师与父母的依赖,因此对于各种需求和体验以及参与感会更加的强烈,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会更重。基于该阶段学生的特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做好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美术学科的教学比较多变,而且学生的参与性会更加的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一、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曾经的德育教育,都是以说教为主,教师照本宣科,无法理解其中所暗含的道理,让老师非常困惑,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形象又或者是各类的审美活动的熏陶,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并且能够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达到教育的效果。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多变的实践活动会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接受美术作品中的正能量,也能在学生作品展示中获得应有的自信,这对于学生发展而言非常有利。在参与到各类课外美术实践活动中时,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价值,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思维发生转变。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不需要在面对晦涩难懂的德育理论,而是可以从欣赏美的过程中获得启发,让学生更愿意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2.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改变原有的美术教学模式,也能够转变都教育模式。多种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踊跃参与到各项活动以及比赛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兴趣,还能拓宽视野。学生们会自觉地用心体验生活,也会自觉地用画笔以及相机去记录生活。他们会创作自己的作品,用作品去展示自己眼中的世界,在整体的美术综合素养上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当然,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那么就会愿意积极主动地撰写学习感想,老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也会让学生自信心倍增,也更愿意去进行学习。

3.推动教师的成长

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支持与参与,在整合、开发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明确了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并且能够顺利进行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关注与同学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电脑设计、摄影等多种新型教学手段将德育工作渗透其中,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也能够让学生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当然,教师愿意接受更多高新技术,这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与他们是站在一条线上的,学生会更加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在课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美术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发挥教育中教书育人的功能,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性作用。美术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其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当学生大量且广泛的接触美术作品时,不仅仅能够增进学生对美术的认知以及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美术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极佳的审美体验,以达到净化心灵,升华感情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中职美术教育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着漏洞,很多学校没有真正意识到美术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影响,不少学校更是对这一模式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研究,更不敢全面使用,因此美术教育依然存在于技法传授层面。因此,中职院校要做的应当是构建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三、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策略

美术教学活动多样,可以开展美术作品赏析、绘画探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逐步渗透德育教育,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更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调动自我教育能动性,发展其健全的人格,最终达到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要真正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创设美术教室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教学的第一步,周围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足以匹配美术教学的环境,方能让学生的兴趣倍增,更加主动的学习。在美术教室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外墙的位置,在外墙设立一个作品展示场地,给学生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优秀的作品可以获得在这个场地展出的机会,如此一来,学生辛苦创作的作品能够得到教师与同学的肯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极大的好处。

除此以外,教师还能在美术教师建立“书吧”,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书吧造型以及摆放的风格,利用废品去添置书柜以及凳子,可以将废品售卖后的收入进行购置,也可以直接废品利用,制作出独特的书柜以及凳子。美术教室内建立图书角,相当于搭建一个迷你图书室,营造一种文艺气息,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环境文化功能。“书吧”的建立不仅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沟通机会,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以此激发学生艺术情趣,是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表现方法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优秀的作品总会体现出对社会的思考,对道德的考量,散发出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能表达出作者的人生追求与理想。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直观感受对作品产生印象,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学习,在理解与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欣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时,学生通过欣赏青铜艺术作品去感受先祖们的智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爱国情怀,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3.在课堂绘画创作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

中职的美术课堂上,绘画创作以及训练的比例会更加的多,这与中职教育的特点有关,教师可以通过会绘画课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地与渗透。例如在进行写生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美术元素来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感受美,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灾难,以及告诉学生面对灾难应该如何克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

在绘画创作与训练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调控以及引导,也会影响到后续学生之间处理这种关系的正确态度的形成。例如在分组训练时,要关注学生是否能主动合作,学生之间是否有互相帮助,这种类型的训练时为了让学生学会顾全大局,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取长补短,更关键的是要学会树立集体主义的观念,不能太过于特立独行。

4.在美术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教学有三大开放原则,即活动场地开放,活动主体开放,活动评价开放,基于这三大原则,美术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切实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善观察的良好习惯。德育渗透不仅仅能落实在课内,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美术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仅活动场地开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各类绘画比赛,参加美术展、摄影展等等。这些活动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从客观上看,这些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以及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除此以外,还能开展类似于志愿者活动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走近残障人士,走近福利院,可以与弱势群体一起绘制海报,也可以与他们共同创作壁画。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向众人展现出自己的优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志愿服务中感悟付出的乐趣。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也是多变的,在评价中也能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建立财富榜,朋友圈投票等,可以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动性,真正实现发展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最终达到提升职业素养的目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是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以及熏陶,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以艺术之美净化自己的心灵。寓教于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得到启迪。中职美术教学中,更应该调动多方面因素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为社会培养出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美术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美术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