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策略探究

2021-07-29 21:34苏晶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识谱节奏音乐

苏晶

小学音乐教学是美育的主要平台,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美、鉴赏美,陶冶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在培养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同时,促使学生成为德行高尚的人,达成素质教育目标。识谱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才能产生良好的乐感,更好地感知音乐,有效地提升音乐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艺术修养能力。就目前看,小学音乐识谱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结合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规律,扫除识谱教学的障碍,提高学生识谱的积极性,最终提升学生的识谱能力。

一、培养识谱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的持续发展

新课标指出,小学音乐教学应当教会学生识谱,使其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这是因为就音乐学科而言,识谱属于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学好音乐以及音乐艺术修养持续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乐谱对音乐的表达是最为准确的,学生识谱能力增强,乐感会随之提升,而且能够提升自主学习与探索音乐知识的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使学生从小就掌握这种技能,并不断积累发展,为其音乐素养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就当前音乐课实际教学情况看,识谱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识谱教学,从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出发,做好识谱教学设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熟悉音乐符号,掌握良好的识谱能力。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

学生具备识谱能力后,就可以通过乐谱自己试着去演唱歌曲,随着识谱能力的提升,逐渐熟练视唱各种歌曲。教唱是有限的,学生获得识谱能力后自主演唱的歌曲却是无限的。学生掌握了乐谱知识,对音乐的感知会更加准确,这时他们的演唱音调、节奏、旋律以及情感输出等也会更加准确,演唱出来的歌曲也更加美妙。

二、识谱教学的困境

(一)教师对识谱教学不够重视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教唱歌曲与鉴赏歌曲比较多,对识谱教学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即使不懂乐谱知识,依然可以演唱,再说学生也不是主攻音乐学习,识谱并非那么重要。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识谱教学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进行,导致识谱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技能,学生如果在音乐课中无法掌握这种技能,自然会对以后的音乐学习造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识谱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一些教师在音乐课识谱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兴趣,或者不注重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与认知规律,致使识谱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动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识谱能力难以提升,自然就会阻碍其音乐素养的提升。识谱教学一般以视听训练或读谱训练为主,训练方式单一。学生在识谱教学中体会不到乐趣,容易厌倦,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自然就难以掌握识谱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导致识谱教学整体效果不尽人意。

三、识谱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一)识谱教学游戏化

识谱教学内容抽象且复杂,学生犹如听天书,容易疲惫,就会处于被动状态,在课堂中收获少或者根本没有收获,无法提升识谱能力,继而将影响其音乐艺术修养的持续发展。识谱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爱玩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识谱兴趣。教师把识谱教学任务和目标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识谱,掌握乐谱知识,其识谱能力自然会提高。另外,将识谱学习与游戏融为一体,符合学生爱玩和好动的性格特点,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快乐,将会对识谱教学有所期待,学习态度也变得更为积极。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在一些卡片上画上不同音符,如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并涂上不同颜色;在课堂上展示卡片,这时学生会好奇教师手中五颜六色的卡片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时教师要求组合时值,学生刚开始可能不会玩,教师可以给他们举例子,如两个八分音符与四个十六分音符是相等的。当学生明白了游戏规则后,便会充满兴趣地自觉加入,在游戏中认识各种音符,同时印象会更为深刻,为识谱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玩“找朋友识音符”的游戏,用不同的水果卡片代表不同的音符,把这些卡片粘贴在黑板上画的果树上。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把教师所说的音符从果树上取下来,并把该音符唱出来。

(二)采用节奏体验法

识谱教学还可采用节奏体验法,该方法备受广大教师推崇,也是运用较为广泛的识谱训练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唱名以及与其对应的音高,在此基础上进行节奏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快慢、节拍强弱等内容。学生在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乐谱蕴含的情感,慢慢地进入音乐的意境中,对音乐的理解会更加透彻,音乐感知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识谱教学中运用节奏体验法,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齡特点,使教学尽可能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中更好地把握节奏,促进其音乐演唱能力、鉴赏能力、识谱能力的共同发展。

例如教师在节奏体验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积极模仿中区分音符和时值,明确两者的关系。节奏体验训练中也可采用游戏法,比如教师展示几个节奏类型,要求学生自主编创节奏,并通过击拍的形式展示出来,后面的学生进行节奏接龙。当学生掌握方法后,适当地增加难度,要求接龙的学生要模仿前面学生的后两拍节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会变强,对节奏的把握将更为准确,有助于学生识谱能力的提升。

(三)先让学生唱歌,再引导其识谱

小学生喜欢唱歌,对于识谱的兴趣却不足。本来音乐教学中识谱应该在唱歌之前,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识谱能力有限等,需要对教学顺序作出调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悉歌曲的节奏、旋律、音调等,再引导其像唱歌词一样,依照要求进行唱谱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在唱谱中对音高就会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最终识谱能力逐渐得到增强。

在运用上述方式开展识谱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熟练演唱歌曲以后,就要指导其读谱。首先,教师要带领和引导学生认识唱名,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基础来看,他们不可能马上掌握,应当多训练。这里需要注意,学生在刚开始认识唱名时可能比较有兴趣,在反复训练中则会厌烦。教师不妨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以使学生保持兴趣。其次,则要提高学生的音高感知能力和敏感度,要求学生在唱曲谱训练中对音高产生一定认知,掌握其概念。这里要注意,选择歌曲不一定是教材上的,可选择课外学生喜欢的歌曲,以调动其记歌谱的积极性,为读谱和唱谱打好基础。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学唱一些新曲谱。

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识谱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所要掌握的基本音乐技能。识谱教学目前还面临困境,比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等。基于此,教师应创新识谱教学方式,结合小学生的音乐基础、接受能力、认知规律、学习兴趣等,并结合识谱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促进学生识谱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共同提升。

猜你喜欢
识谱节奏音乐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微练习的开发与实践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问题探究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
轻松识谱,快乐课堂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