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留学生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21-08-11 06:04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张雅欣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留学生生活学生

浙江工商大学 外国语学院 张雅欣

一、研究背景

在“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支持下,来华和赴外留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我国在“十四五”时期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期间,各大高校要树立质量意识,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做准备。在此背景下,留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水平明显提高,学科分布逐渐变得合理。留学生人数激增的同时,关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文化休克和文化冷漠。在生活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巨大转变下,一部分留学生群体难以融入社会,留学生社会融入问题亟待解决。

二、研究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是移民现象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1998年,菲利普·阿尔特巴赫(Phillip G.Altbach)认为学生的国际流动是流出国和流入国相互作用的结果[1]。推拉理论采用二分法原则,把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归为推力和拉力两种。在留学生社会融入的研究中,安亚伦提出可以关注留学生输出国的拉力因素和接受国的推力因素,细致划分影响学生国际流动的因素。[2]赵渊提出,留学生融入社会不仅需要生活上的适应,更需要中国明确好留学生教育的定位,优化奖助学金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教育外交的发展。[3]

总体而言,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留学生社会融入文献的综述,针对留学生社会融入方面的调查研究明显不足,这对于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将基于推拉理论,和社会行动理论相结合,从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四个维度着手来全面系统地探讨其在接触、适应和同化阶段的动态多方向(向上、向下和选择性融合)的融合过程,并分析背后的影响因素以建设精准服务机制、助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项目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情况下,选取浙江工商大学及浙江大学校内留学生作问卷访谈,并与杭州师范大学的20位留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访谈,其中收集有效数据93份。由图1可知,受访留学生中男性占据大多数,约为受访者的78%,在调查采访期间,留学生中男性人数更多,更易接受访谈。在学历方面本科生占据64%,研究生占比22%,其中学习商务汉语专业的调查对象居多,约占调查人数的63%。与此同时,研究还针对浙江工商大学在校大学生以及出国留学的学生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受访者中女生占多数,为总数的63.77%,本科生人数居多,占总人数的86.96%。

图1 来华留学生对留学生活的满意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采用统计和调查,研究人员利用控制性的测量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测量,以问题的形式来收集相关信息。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留学生较为分散,且调查人员均不在杭州,研究在调查前期主要采取线上访谈模式。后期疫情情况好转后,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线上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以纸质问卷为主、线上电子问卷为辅来开展进一步访谈和调查分析。在调研过程中,经过匿名编码,将研究者编为001,002,003...。在后期数据分析时,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问卷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录入,并使用SPSS19.0对数据做了回归曲线分析和正态性检验。问卷分语言投放,由研究者找留学生发放并回收。

2.个案访谈法

个案访谈法是指研究者和受访者进行当面沟通,以更加了解其真实情况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本研究对具有个体特色的20位中外留学生采用个案访谈法,研究者与留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其意见看法以及人际交往困境进行更深层次挖掘。访谈过程中访谈提纲主要从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留学生在华或在外遇到的社会融入相关问题。访谈法和问卷法相比更加切实准确,且灵活性相对更高。在访谈期间为避免封闭式回答,调查人员设置多种问题,灵活对待现场调查。

四、研究讨论

(一)留学生社会融入情况

社会融入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行动,是主体和环境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如图5所示,在对于来华留学生的调查采访中,约50%受访者表示自己十分适应学校生活,但有近40%受访者表示自己只能基本适应校园生活,但仍有问题存在;也有一些同学表示自己不能适应留学生活,对离家在外的生活十分不适。语言上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不同使得来华留学生不仅要解决好学习上的困难,更要努力去适应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在毕业后是否选择留在中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全球参与衡量量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当自己和他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价值观时,心里会出现愤怒、不适应、无法接受等现象,这也表明了留学生社会融入度仍然不足。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虽然留学地的选择以英美等国居多,英语为主要语言,但是真正独自身处全英文的环境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其中,有近60%的人在留学半年内就能与当地人交流基本顺畅。由于时代的发展带动了国家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同时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我国学生留学海外的适应能力较强,只有14.49%的人不太适应和1.45%的人很不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

如表1所示,不同的信仰、取向、文化背景、种族或民族背景以及国家等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阻挡留学生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但是如果朋友拥有不同的政治信仰和观点,就将影响到两人之间关系,说明了我国留学生虽然在国外的留学生活中能接受不同的文化习俗,但是内心的政治观念并不会随之盲目改变。

表1 能接受朋友的不同特征的统计

针对“在留学学习生涯结束后,选择留在外国”和“对留学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满意”进行正态性检验,使用S-W检验。两项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意味着拒绝原假设(原假设:数据正态分布),所以说“在留学生涯结束后,选择留在外国”和“对留学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满意”均不具有正态性特质,两个数据之间不存在集中性、对称性与均匀变动性。这一结果也就说明了留学生对留学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毕业后的是否留在当地的选择,也体现出,增强留学生的社会融入感不仅要从学校、社区等方面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在留学政策的改进上下功夫。

留学生的社会融入情况体现在对当地的语言交流、生活习惯的适应上,虽然学校以及当地政府为留学生的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个人情况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社会融入度的参差。总体来看,留学生社会融入正呈现出一种良好向上发展的态势。(见表2)

表2 正态性检验分析结果

(二)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数据,影响留学生们社会融入占比较大、比较显著的因素是语言障碍(49%)、环境变化(24%)、心理适应程度(3%)以及社会支持差异(20%)。(见图2)

图2 生活影响程度图

1.文化差异

据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文化系统包含和保留价值规范,可以满足潜在的操作系统模型来保持功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所差异。留学生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地区,在自己国家独特文化背景的潜移默化下成长,所以留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都有文化差异。而且,多数留学生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信仰等都有着相对稳定的认识,故而短时间内对于新的环境、新的文化背景的接受度不高,还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感甚至排斥感。

(1)语言障碍

根据图6可以得知,语言障碍在影响因素中占比为49%,是留学生社会融入过程中影响因素中占比最大、问题最为显著的一点,语言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语言的接受能力和环境的转变大大影响着学生的社会融入。受访者051表示:“我来自津巴布韦,母语为肖纳语,但来华留学后,我们上课和日常交流时老师和同学使用的语言都为中文或英文,而我两种语言都不是很好,我十分苦恼,语言障碍不仅让我的自信心受到了打击,而且在上课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都遭受了很大挫折。”语言障碍可能会在留学生涯后期有所好转,因为留学生在学习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当地语言,可以进行越来越流畅通顺的交流沟通,但在留学前期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2)环境变化

居住环境变迁所引起的生活方式转变。根据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在留学生的社会融入中,环境变化引起的不适应占比为24%。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生活方式和饮食的转变都会对其生活造成影响。采访过程中,036号受访者表示,自己对于中国的饮食以及筷子的使用都不适应,在吃饭过程中,他发现学校的清真窗口非常少,并且有很多非伊斯兰教学生去清真窗口打饭,这让宗教信仰虔诚的他感到不适。这表明,对留学生而言,饮食种类和饮食习惯的转变对其生活影响很大。虽然现在大部分城市都有各个国家的风味餐馆,但是留学生的主要生活地点是高校,研究所调查的高校中尚未发现有专门为留学生服务的食堂,这使其饮食习惯的改变时间短、速度快,缺乏渐进的过程,从而影响其社会融入状况。其次,宗教信仰问题也对其社会融入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饮食的不适会对其融入情况产生负作用。除此之外,留学生参加社交活动时,活动成员来自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也各有不同,故而在没有对彼此相互了解的前提下很容易产生误解。

2.心理适应程度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指出,人格系统包括个人的动机、欲望和目标,系统的存在必须以实现个人目标为导向。环境和文化的变化会使得留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生变化,而心理适应程度的高低也因人而异。根据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Oberg)提出的“文化休克”概念,当一个人第一次进入另一种文化时,他会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感受。[4]研究发现,留学生可能会在刚开始环境变化时感到无法适应,出现恐慌、失措,甚至出现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研究过程中,受访者044表示,自己身为华人,初到美国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种族歧视和社会治安等问题,这让他感到恐慌且不适。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对于社会融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社会、高校、留学生个体等给予相应的重视。

3.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留学生的适应和融入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中国大学更加重视留学生的物质生活,但对于留学生在中国面临的社会融入、心理健康等问题并没有十分重视。社交网络和社会支持程度会对其社会融入产生很大的影响。

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大一部分来源是同输出的留学生,这会让他们缺乏与当地学生的交流,使其社会支持网络有局限。社会融入过程中心理归属的脆弱性和环境的变化,使得留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社会,其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也较低,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回归自己的祖国,最终导致留学生陷入自我身份认同的双重困境。访谈中,受访者009在杭州生活两年多,他表明自己已基本适应当地生活环境,但他仍觉得自己的归属感比较低,与当地学生和居民交流较少,社会支持网络仍然局限于留学生群体。这表明,对留学生而言,社会支持的不足会加深他们的集体抱团现象,在心理上更加排斥社会融入,从而引发不良影响。

五、研究启示

(一)国家层面

首先,建立留学预备制度。中国可在高校设立语言预科班级或相关专业,帮助未能克服语言难关的留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其学业。此外,环境及文化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留学生的日常适应,留学预备制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留学生解决沟通障碍,更是在地理环境与风俗文化变化的大背景下,给留学生一个过渡的缓冲期,让他们提前了解到目标地的风俗习惯,做好心理建设。其次,设立留学质量评估体系。检测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评估留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留学生活并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评估留学生在留学中的获得感,不断改善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和生活质量,从而缓解其在社会融入中具有的不适问题。各高校可设立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针对性地评估留学生生活、语言、心理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高校层面

在留学生教育方面,高校应注重跨文化课程的设置,通过对留学生能力的评估,更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内容。据调查了解到,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课程设置大相径庭,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水平也差距很大,高校应完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既要关注到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特殊性,在自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安排留学生的学业选择,也要依据留学生能力评估总结出普遍性,合理规划整体的教学计划。

留学生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是阻碍留学生良好社会融入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其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方面。高校应关注留学生的社会交往,适时开展相关活动,为留学生与本地学生交互交流创造契机,扩大留学生的交友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留学生的社交焦虑,还能帮助留学生了解本地文化、提高语言沟通水平。高校也应同时致力于提升学生素质,减少留学生与本地学生的冲突,给留学生与本地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从而减少留学生与本地学生交往的恐惧。

(三)学生层面

留学生是留学生社会融入的主体,是能够改变社会融入现状的消极方面的重要人群。就调查结果来看,多数留学生在留学期间会受到语言障碍困扰,因此建议留学生留学准备阶段提前了解与学习留学地语言,留学期间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修相应的语言课程,或积极主动结交本地学生,多与本地学生沟通交流,以此提升自身语言沟通水平。留学生在校期间提升社会参与度,有利于帮助自身更快地适应本地文化环境和了解更多本地的风俗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本地生活;同时也可以认识更多朋友,扩大社交范围;能充实课余生活,提升自我获得感。

猜你喜欢
留学生生活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