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试题命制培训课程构建

2021-08-19 04:18孙红蕾朱瑞晶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命制试题监测

孙红蕾,朱瑞晶

(1.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通化 134000;2.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长春 130600)

一、国内外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基本情况

(一)国内现状

2002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在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时间里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四个主要领域,其中首要的就是基础教育的促进和改善。[1]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监管模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对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质量监测则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2018年,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根据第一周期六个学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结果,发布了我国第一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2]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其中包括:“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坚持和完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建立监测平台,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在此背景下,调研了解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评测系统的发展趋势,把握国际领先的基础教育评测的发展方向和人才要求对我国持续改善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水平具有实际意义。[3]

(二)国外现状

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是目前最专业的国际教育质量评测项目之一,它于2000年首次执行,每3年重复1次,每次会增加一个新的测试条目,如:2015年增加了“协同合作”,2018年增加了“全球素养”。

与TIMSS不同,PISA针对15岁的小学生,测试他们的数学、科学和阅读素养,目的是在不同国家之间提供可比较的数据以使得各国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基础教育政策,由于PISA的先进性,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它进行教育评估监测。例如,在德国,首次PISA评估的结果引起了所谓的“PISA冲击”[4],此后,德国就把基础教育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例如:重视学前教育,加强教师培训,关注移民子女,实施全面的教育监测等。

PISA也引起了我国的关注,2009年,上海市第一次参加PISA测评,也是我国大陆地区首次参加该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学生在数学、科学、文化水平三个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种强调科学性和过程性的测试项目对于我国正在建立的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5]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教育教学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更加科学地评价教育质量,准确诊断教学典型问题,全面、系统地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监测,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发展观,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教育人的新使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也是进行科学决策、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此,大部分一线教师已经从思想根本上更新了课程观,能够准确把握学科体系,熟练驾驭课堂,初步了解考试与评价基本理念方法,并能独立完成试题命制工作,但是这些教师参与大型考试出题的经历有限,在命制试题理念与技术中存在一些困惑,特别是对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了解不多,基于监测背景的专业化命题技术还需要有全面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才能胜任高质量考试命题与评价工作。针对以上情况,笔者尝试开发教育质量监测背景下的专业化试题命制培训课程研发,以期通过系列培训课程的构建,进一步提升一线教师融合质量监测理念的试题命制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二、开展摸底调研,确定课程培训方向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目的不是一比高下和鉴别长短,而是基于课程标准旨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能够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基于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基本理念,教师通过培训后生成的命制试题重在考查学生能力,对学生成绩不排名,对教师看重的是制卷、测试、分析的专业性,重心落在质量调研的“研”,向“研”要“质量”:收集学习信息以过程性监控学业质量,最终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在学校的落实和终端实现——转化为学生的素养养成。

比如,我们在调研一些学校小学数学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中,出现一些类似于“x=1是不是方程,圆的对称轴是一条线段,平均数带单位吗”等一些测试题,这些试题让很多一线教师困惑,更让学生迷茫,产生很多争议。那么小学数学教学着重关注什么,这些问题在教学中价值何在,哪些是关乎小学数学知识的核心和小学数学本质的试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看来教师自身的小学数学学科素养,教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课程观、评价观尚需要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教师命题技能严重缺失,命题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质量监测首先要实行科学制卷方式,需要制卷人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分类,不是简单地只针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理念的命题方向,更强调的是一致性,即学期目标、学期评价、学期教学的一致性,而能真正做到一致性,无非就是要求我们的制卷人能基于课程标准,即试题结构、试题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考试是“裁判”,有胜利有失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医生”,让我们更了解目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以评价引领方向,以评价引领发展。

为此,“基于教育质量监测背景的专业化试题命制”培训课程的主题方向是指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命题能力的提升。

三、针对教师需求,设计课程培训内容

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与需求分析,确定小学数学教师试题命制的导向如下:从记忆到理解——指向知识的本质、从技巧到品质——指向思考的深度、从结果到过程——指向过程的考查、从封闭到开放——指向创新的意识。依据上面的宗旨,指导培训教师从以下方面提升试题命制能力:

(一)加强小学数学思想考查,关注小学数学本质

王永春教授指出:“要提升学生小学数学素养,就一定要关注每个教学内容背后的小学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思想是这个学科的灵魂。小学数学的思想方法有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是小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小学数学模型。其中最重要的是逻辑推理,这是小学数学本质里最核心的部分,小学数学运算的算理与算法的本质就是逻辑推理,图形的性质,判断、计算位置关系。图形的运动等都要用到逻辑推理”。[6]因此,基于质量监测理念的命题应多考查小学数学思考,适当减少可模仿的计算;即使考查计算能力,也应考查计算中的算理部分。在小学数学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不是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

案例试题一:

案例试题二:

上面这两道小学数学案例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小学数学计算算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效地关注了小学数学本质。

再如: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也是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能力,如何诊断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思想和能力呢?可以提供下面这个案例参考:见到2x-8=24这个算式,你能想到什么?请你写一个与这个算式相匹配的故事。

另外,小学数学的重点是结构,是思想方法及问题解决。因此,命题中应尽可能少涉及或者不考核概念及相关判断。如让学生判断下列等式是不是方程:x=0,x=1,a+b=b+a,这些问题不是方程的核心内容。

所以,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关键还是要抓住小学数学本质。无论例题、习题还是试题命制,都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小学数学思考、形成能力等等出发,而不是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钻牛角尖。

(二)试题命制科学严谨,深化小学数学思维

先举一例:有19个苹果,每4个装一盒,要准备()个盒子。这里填“4”不符合生活实际,填“5”又不满足“每4个装1盒”的要求。若将后半句改成“能装满()个盒子”,就比较严谨,能避免歧义。教师只有基于有利学生发展的立场,着眼于学生小学数学素养这个核心,才能借助基于质量监测背景下命题这个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升学科素养

很多研究表明,我国学生在解决联系实际问题开放思维方面,在国际上并不理想。为此,人教版教科书在这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进,但是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抽象模型思想,分析法和综合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可以理性地面对诸如著名的船长年龄等系列问题:在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几岁?张奠宙教授早年从国外引进的题目,据说当时测试的学生有90%以上用给定的两个数据计算出年龄。

小学数学的出题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呢?我们看看下面这道习题:

1.用下面的数描述一个故事,每个数仅用一次。

2.涛涛有()元,去买()套宠物小精灵图片,每套价格为()元,总价为()元,应找回()元。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把小学数学命题生活化,把生活经验小学数学化,体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学生生活的背景是命题的源泉,小学数学命题离不开生活,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收集素材编制题目进行命题,通过试题解答,让学生感觉到小学数学就在身边,有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把握监测评价标准,规范评价本质

小学数学命题要实现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指导作用。教师面对学生多元化的思考结果,要有一个标准和尺度,真实且灵活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小熊吃了一个西瓜的1/3,小猴子也吃了一个西瓜的1/3,结果小熊吃的西瓜比小猴子吃的少。请解释为什么?

针对此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不得分答案:

因为它们切的不是平均分,所以吃的不一样。

因为小熊吃的西瓜和小猴吃的西瓜都不是平均分的,所以不一样。

2.得一半分答案:

小猴吃的西瓜一片比小熊吃的一片大。

因为小熊吃的西瓜可能面积小,小猴吃的面积大。

3.得满分参考答案:

因为小猴的西瓜大,所以分的时候,吃的也就多,而小熊的西瓜小,所以分的时候吃的也就少。

因为有的西瓜比较大,有的西瓜比较小。

对于不同阶段学习要求上的差异,我们既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从总体上把握好“度”,也要注意特殊情况的妥善处理,使之更有利于后续学习的衔接。

在解决这类教学问题时,建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整体把握与阶段要求。既要宏观上整体把握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又要从微观上合理把握同一内容体系的阶段定位。

2.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认知特点。既要尊重小学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要注意其对象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

3.普遍要求与区别对待。即对某些内容的教学评价时可以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不要以优生的标准来要求全班学生。

小学数学学习主要追求的是小学数学的本质,而非形式。需规范的,教学时要从严,但若无碍小学数学本质,考试评价时可从宽。不要用太多人为“规矩”框住学生,影响他的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的形成。

四、激发培训兴趣,丰富课程培训方式

针对培训内容,拟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的参与式培训形式,提升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培训实效。

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的参与式培训方式把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案例分析,不仅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促使学员主动学习,授课教师可根据学员在课堂上对案例的破解能力、案例辩论技巧、发言次数、总结能力以及案例综合分析过程等因素进行评价。

培训之前,把培训内容里的一些案例发给学员,请学员分析这些试题的拟定是否合理,能够提出哪些建议。学员在交流看法、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不断接触新的信息、新的结论和新的预测,形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分享的“思想”。培训过程中,学员在“头脑风暴”思想共享的基础上,做到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唯有思考、参与和提出建设性意见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命题。

总之,针对目前吉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发展现状,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理念、国测数据报告、国测工具研发技术等专业理论与技术,笔者的课题团队已初步形成指导区县和学校制定教育教学改进方案和“县测”“校测”的专业化试卷的一系列培训课程。

同时,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结构、优化培训专题设置、量化课程评价标准、推进培训课程结构化,也将是项目研究的生成性成果,最终达到提高基层一线教师的专业化试题命制水平,为促进区县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命制试题监测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整本书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试题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为例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