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利弊分析

2021-08-26 08:52陈明
求知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利弊分析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

陈明

摘 要:现如今科技不断变革,互联网也在高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不断推动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氛围,用一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历史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可能由于教师教学的不完善,操作的不正当,对于学生历史的学习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积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效规避多媒体教学的弊端,让学生历史成绩得到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28-02

多媒体教学是现如今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创新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相较于传统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把图像、声音、视频等有效结合在一起,给学生以直观的上课体验。它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让学生获取一些课堂中所没有的知识,把一些抽象化的知识用一种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但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有一定的弊端,有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认知不清,讲得过多而忽视了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让学生丧失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本篇结合教学实践与调查结果,对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利弊进行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的视频图片等,用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去。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明清时期繁荣经济”时,如果仅仅只是单一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是很难感受到中国古代北京城的风光。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明清时期北京城繁华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先自行猜测这是哪个城市的图片,进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陈述原因,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于中国古代盛世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从古至今的繁华景象,为学生讲述直至现在北京仍是中国首都,把古代北京与现如今北京做对比,尽管经济发展不同,但可以让学生看看现如今北京有哪些建筑是从古至今就一直保留下来的。带领学生走进时光穿梭机,感受明清时期北京城的风采,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领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乐趣,从而促进本节课教学目的的达成[1]。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多媒体教学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的知识,把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运用多媒体来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历史社会,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赋予历史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历史的欲望,从而不自觉地投入到课堂之中。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初中生是不太了解英国议会与国王之间的斗争,所以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查阅一些英国议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图,也可以是与此有关的卡通动画,让学生易于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国王查理一世遭受审判并且被处死的图片,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英国国王为什么会被处死?处死国王的原因是什么呢?英国此时发生了什么事件?让学生在思考中感受英国的制度文化,在学生自己的脑海中有一套对英国制度的理解,方便后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情景剧的表演,把学生带入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选出一个人来扮演国王查理一世,几个人来扮演英国议会中的议员和首相,表演內容是:由于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为了镇压这一起义,选择征收重税来筹措军费,但是议会并没有通过国王的这一法案,反而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用这一表演来引发学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制度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总结英国资产阶级制度的特点,感受英国议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引发学生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其知识的理解,要能够正确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的制度文化,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45分钟之内一直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不仅会让教师感到口干舌燥,还会让学生没有学习的自主权,无法完整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这样教师一味地灌输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的。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讲完一部分学习内容之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中巩固刚刚教师所讲述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最快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纷争”这一节课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兴起的原因,也就是周王室衰败的原因,进而着重讲述秦国异军突起统一全国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题目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地图,周王朝时期地图还有秦朝的地图,用地图来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历史的思维,知道国家是如何变更的。之后引导学生总结周王朝衰败的原因,为学生讲述原因的分析要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教师之后在讲述秦国兴起的原因之时,可以先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自己进行思考或者是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还有地理位置来全面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每组派出学生代表来发言,让教师先了解学生脑海中的知识,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听课也充满目的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比如,卧薪尝胆、问鼎中原、秦晋之好……用这些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上课的活力,鼓励学生多进行发言。同时教师可以编排一些历史场景,依据秦国商鞅变法时期的历史内容来进行改编,让学生把自己带入到春秋战国时期,感受到当时改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弊端

(一)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教师在制作PPT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生动有趣,而忽视了PPT内容的设置,尽管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PPT内容的空洞是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师运用一些有趣的视频、动听的音乐或者是美丽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只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视频、音乐、图片本身,而没有让学生领悟到其中的历史内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例如,在为学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之时,有的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课堂之初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用来播放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的视频、图片,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来直接代替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课堂内容刚开始时,看上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是在视频或图片播放完成之后,学生有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是什么东西,而且会把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视频播放上面,无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听教师后面学习内容的讲解,从而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基础教学的目标。所以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教师的课程讲解之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提高。

(二)形成教学过程的僵化

有的教师会有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认为通过多媒体教学,PPT的播放可以代替教师讲述的知识,有的教师从头到尾就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没有自己应有的分析,把传统课堂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带入到了多媒体教学中,只不过把教师灌输变成了PPT灌输,使得教学过程逐步僵化,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

例如:有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述“秦朝统一”这一知识时,会把他所讲的知识全部呈现到PPT上,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PPT不断地为学生进行展示,进而用PPT代替教师的讲解。这种讲课方法不仅会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会有许多学生不喜欢看满屏的字,进而开小差,导致在教师讲完课之后,许多学生都不知道秦始皇是谁?他干了什么重要大事?秦朝是哪一时期建立的?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辅助的教学模式,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防止教学过程的僵化。

(三)造成课堂主次不分

在多媒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有的教师过分追求讲课形式,不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讲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课件的精美,而忽视教学内容,造成了课堂上的主次不分,让学生过于专注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视频,忽视了对课堂内容的学习[2]。

例如,有的教師在给学生讲述“新文化运动”时,过分追求课件的制作,而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内容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落后性时,有时会让学生过分肯定新文化的进步意义,而忽视了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可能会使得学生脑海中对于历史知识认知不清,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了解不到位,不利于学生未来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坚持为学生正确讲述历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思维,不断促进学生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利也有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以一种直观有效的方式来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但同时多媒体教学有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过程的僵化,造成课堂主次不分。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正确应用,适当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 瑞.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及优势[J].读天下,2016(15):240.

[2]赵中华.浅谈初中历史课堂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J].读写算,2019(25):27.

作者简介:陈 明(1984— ),女,江苏扬州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利弊分析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学生眼中的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