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2021-08-26 21:33师宏强
求知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初中生数学教学

摘 要: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对数学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运算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促进其后续学习,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思维与运算逻辑,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得分率,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课程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促进数学教学的顺利展开。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教学;运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3-0064-02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被渐渐边缘化,甚至在某些地区的初中数学课堂,学生的运算能力已经不再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取代的一环。但是,对于我国初中的数学教育而言,运算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数学核心能力。加大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力度,是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除了体现在计算出正确的答案方面,它还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是奠定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重要学习阶段,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一、通过梳理运算逻辑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的层层展开更是由教师主导推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前期备课时预设好的授课节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出。这种以授课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并没有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时间,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能力的锻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一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梳理运算逻辑,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先引申出勾股形的概念。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其中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而勾股定理作为初中数学中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它指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通过数学运算验证该三角形勾的平方加股的平方是否等于弦的平方。在学生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该几何定理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在验算过程中加深其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一活动实现了课堂主体由教师变为初中生这一转变,使学生在该过程中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1]。

二、通过组织数学运算竞赛提升运算效率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吸收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运算竞赛或小组之间进行运算比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不仅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有强烈的胜负欲和集体荣誉感。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比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针对课堂上讲解过的知识点快问快答竞赛,在决出胜利者之后,教师应对课堂上列出的考题进行逐一的讲解,通过这种课堂竞赛模式完成“练习—讲解—吸收—再练习—纠错”的数学教学。日复一日的课堂竞赛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速度,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自身没有注意到的学习细节和盲区,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对数学题目进行筛选,选择与教学进度和学生运算能力相符的课堂习题,并根据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行考题的调整,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将运算过程拆分,逐步进行强化运算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并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2]。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棘手的数学难题时可以先将复杂的数学题进行简单化处理,或将一个数学难题拆分成多个简单的数学题目,进而在解题过程中将简单的数学题逐个击破,最终快速地计算出该题目的正确答案。比如,初中生在解多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先将多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再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通过对复杂运算的拆分,學生可以提高数学运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初中数学计算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运算训练,学生在练习拆分复杂运算的过程中,先要充分理解题目中的要求和已知条件,在答题过程中可以准确提炼有效数据。拆分强化训练可以使阅卷老师直观感受到学生的解题逻辑。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运算能力,且只有通过练习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将运算的难度分级,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作业自查、互查环节

有限的数学教育资源与初中校园里不断增长的学生数量是当前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一个数学教师同时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学班级,而每个班级至少有30个初中生,从客观角度来讲,仅仅靠教师来完成对学生课堂作业的审查是极不合理的。此时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学生自查或同桌之间互查的作业审查评定环节。有调查结果表明,如果对部分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重点检查,这部分学生就会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取得比往常考试更优异的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这一份调查结果,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进行检验,如果运算过程无异常,则方程的解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如果是错误的,学生就需要重新运算,找出运算错误的原因并更正。学生也可以将题目交给同桌,两个人对彼此的运算结果进行检查,互相帮助对方纠正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在教学活动中引入自查、互查机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数学教师人手不足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学生在自查和互查过程中又一次锻炼了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相关题目进行二次运算,还要跳出原有的解题逻辑,找出其中的思维漏洞。纠错的过程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运算能力。

五、通过强化数学理论提高运算能力

正确的数学理论知识是学生在数学运算中算出正确结果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数学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解题方法,就可以顺利地做出题目,如果学生对原有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存在误区,即使解题步骤是正确的,也会得到错误的解题答案。教师必须从思想意识深处认识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数学运算能力的影响,并从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有理数加减法”一章中,有一道题是“14+(-4)=10”,假使学生对数学运算法则了解不充分,计算上述式子时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学生只有对数学运算法则充分理解并掌握,才可能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教师应针对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法则熟悉度测试,通过大量的运算练习,对学生知识的盲区和错误的理解进行分析讲解,确保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并通过不断练习总结运算过程中题目做错的原因,在强化练习的基础上对运算经验进行归纳整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强化运算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在完成这一阶段训练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强化训练,教师可以试着在一道运算题中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学运算法则,提高题目的难度,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通过运算练习对错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运算练习后造成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汇总[3]。教师先要分析学生运算结果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到位?还是对教师课堂所授知识点产生误解?通过错误的解题过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如果是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能力不足,教师就可以对该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是对教师课堂所授知识点产生误解,教师就需要反思自身是否语言表述不清,或有知识讲解不到位的情况。教师需要将学生做习题时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整理汇总,同时下一阶段的教学将围绕该部分展开,在对下一批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教师要注意上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的部分,并对该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力求数学课堂教学尽善尽美,符合初中生的客观学习规律。

结语

近几年,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提高學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同时,培养初中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有靠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认真,才能在一次次课堂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持续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与运算错误原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而通过课堂竞赛的模式学生可以提高数学运算的自信心,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维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41):194.

[2]李启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2020(37):199.

[3]王晓青.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0(6):103,108.

作者简介:师宏强(1981— ),男,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初中生数学教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