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在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2021-09-01 04:19皇甫卫忠王敏杰康世荣梁晔琨高润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讲授全科

皇甫卫忠,王敏杰,康世荣,梁晔琨,高润英

(1.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3.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4.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内蒙古 集宁 012000)

全科医学是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二级专业学科,在我国全科医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是一个面向家庭与社区,集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的变迁证实了全科医学是最适应当今世界各国社区和家庭医疗服务的一种最佳模式。虽然全科医学经过全国全科医师努力,在宣传普及全科医学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部分地区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和重视不足、全科医学发展不平衡、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短缺、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进展缓慢、家庭签约服务未广泛普及、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慢等问题,需要一大批优秀医学生和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加入。国家为满足需求,增加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招生。目前随着全科医学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全科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增加了压力,教师在全科医学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全科医学基本知识,而且还需强调社区预防、健康调理和全人管理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知识的集体传授,主要为教师灌输理论,学生被动吸收,因其不能满足现代全科医学教育对全科教学的要求,故而引进“对分课堂”(PAD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具备理论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势,其实施方式是一部分课堂时间给予教师进行课堂理论讲授[1],另一部分的课堂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最终以理论学习和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区创造性医学人才[2]。

1 全科医学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觉得全科医学发展不如专科,杂而不精,大多数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停留在面广而知识结构不精的片面观念上,未全面了解全人管理理念,未理解全科医学所包含的全人医学管理与临床实践。这种思想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理念的深入学习,难以全心地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目前教师教学方法相对较传统,以课堂理论为主[3],全科医学的学习过程中偏向理论化,以教师授课为主,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是理论知识为主[4]。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全科教学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全科医学的教学效果。(2)教学环节中理论脱离实际[5]。①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学习使用的教材内容侧重于临床医学,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教授各科大量的理论知识;②医患沟通较少,真正的沟通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锻炼;③学校和社区沟通偏少,学生在社区临床实践机会较少,因此目前全科医学的学习未能够全面深入社区及家庭。

2 全科医学“对分课堂”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对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1)教师应熟练把控全科医学教材,熟读大纲,找出每节课重点难点,努力做到图式化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临床全科医学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重点与难点后,选择重点内容,通过视频、幻灯、板书、或图解给学生做简短介绍。(2)课堂讨论,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指出难点,引出话题,学生汇报病例,其形式可以多样,例如有视频图像形式、幻灯形式等。教师根据所学教材中的难点教学内容,选择一个讨论全科医学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与文献,准备讨论话题的内容。(3)在理论课堂后进行分组集体讨论,组内每个学生发言,组长进行代表发言,阐明各组观点。在“对分课堂”讨论中,学生为主导,教师作为参与者与掌控者,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讨论,最后教师总结。(4)进行综合评价[6]。针对全科医学自身的特点,教师制定适合本专业的综合评价体系,对每一次的讨论内容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完善和反馈与评价。

3 全科医学教学研究设计

3.1 筛选课堂精讲知识点

由于受到课时数的限定,我们采用“对分课堂”,必然缩短理论授课时间,所以在课堂要抓住核心内容,精讲重点与难点。因此,教师应熟悉教学大纲,把控教学重点,分析教学难点,精选课堂知识。

3.2 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与讨论时间

按照全科医学教学计划,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讨论的时间,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时间安排大约为4∶1的比例,即4学时用于课堂理论讲授,1学时用于对讲授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时间安排见表1。

表1 全科医学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讨论课时数安排(小时)

3.3 课后知识的吸收与理解

课堂讲授后,为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教师让学生查阅全科医学前言医学知识和文献,拓展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登录中国知网及万方等进行检索查阅。了解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而在治疗药物中,更有新的指南和共识涌现,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自学与学生集体的讨论[7-10],养成学好全科医学的良好习惯。

3.4 课堂讨论

进入课堂后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根据所讲内容,提出哪些内容难以理解,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学生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讨论。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听取各组讨论意见,总结讨论难点,围绕重点与难点互相切磋学习,制订出解决问题方法。随后进行师生互动讨论交流,问题先由每组学生代表回答,最后教师详细解答学生的问题。

3.5 学生成绩的评价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情况与社区临床实践,将课程考核重心由学期末考核转移到平时社区临床实践过程中,平时课堂参与成绩与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各占50%[11]。平时成绩中,查阅文献占10%,课堂病例讨论发言占30%,其他占10%。

4 “对分课堂”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对分课堂”并不是把课堂讲授与讨论各分一半,把控好讲授时间和讨论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讨论,进行个体化吸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为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可称为PAD课堂。

4.1 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对分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有更多参与课堂教学及思考的机会,上课前查找文献以及国内外前言动态,上课后主动思考、消化,学生课后学习目标明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2 增加了学生间与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传统大学课堂后,教师与学生脱钩,教师和学生没有机会面对面交流,学生上自习自学,自习易疲劳,缺乏教师指导,碰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容易放弃。“对分课堂”把互动交流放到课堂上,使知识在相互讨论与思考中更容易理解,并更加巩固。

4.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了解

以往传统教学考核只能通过期末考试获得分数,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一学期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要想了解学生也必须通过分数。“对分课堂”教学考核从根本上改变了这样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有较为客观、稳定的评估,强调过程性评价。

4.4 学习效果的提高

传统教学学生平时不学,期末考试前几周熬夜突击学习,死记硬背,通常未理解所学内容。“对分课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查阅文献,课堂主动参与讨论,课后总结学习重点,加深学生对所讲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利于创造性的思考。“对分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课上讨论、课后查阅文献3个过程反复对同一内容进行学习,可以巩固这部分内容。

4.5 通过病例讨论、课堂模拟医患沟通有助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由于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学习使用的教材内容侧重于临床医学,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如何防治未病以及如何与人沟通的实践相对较少。因此,应在课堂讨论中由教师提出病例讨论及客观模拟医患沟通来尽量弥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足。

5 “对分课堂”的效果评价及展望

将“对分课堂”模式应用于全科医学教学后,不仅促进了全科医学本科生的自我发展,而且还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较好,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全科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分课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参与分享,不仅使教师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而且学生的自学能力也逐步提高。

作为全科医学高校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全科医学课堂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课堂不仅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及心灵沟通的场所。因此,通过教师的讲解、实践、反思和创新以及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反馈[12],可以使“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全科医学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讲授全科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