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01 04:19朱成杰胡文富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导式规培内科

肖 江,朱成杰,胡文富,商 艳*,白 冲

(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433;2.中国人民解放军94804部队卫生队,上海 200434;3.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规培基地,上海 200433)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养基地,每年承担大量教学任务。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教学的重点,并且其病种繁多、病情复杂,且各教学对象水平、学识、培养层次均有所不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因材、分层施教,给临床教学带来了较大挑战,限制了规培医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学导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带教教师进行恰当指导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将规培医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规培医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充分发挥规培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微信是当下应用十分广泛的一款即时通信应用程序,通过这一平台,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通过建立教学微信群,方便规培医生与带教教师之间实现实时、高效沟通[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进行学习交流。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引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培医生共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两组规培医生性别、年龄、学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相同的带教教师按教学大纲进行指导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教学流程如下:(1)建立微信群。建立实验组规培医生微信群,邀请呼吸内科承担不同教学任务的带教医生进入该微信群。(2)布置任务。带教医生导入呼吸内科相关课程,提出教学目标与任务,让规培医生自己寻找相关资料或者视频学习,激发规培医生学习主动性,将规培医生视作学习主体,引导规培医生主动发现、思考和理解问题。(3)课前自学。规培医生在日常工作之余自学、自练,掌握重点,发现难点。(4)互助解疑。规培医生将碰到的疑难问题在微信群中提出,通过规培医生之间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解决。(5)课堂精讲。带教医生通过床边教学、幻灯片等形式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点讲解、示范,并对规培医生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6)课后练习。教学结束后,规培医生将带教医生讲解内容以及自学内容应用于临床实践,熟练掌握知识及操作技能。(7)课程小结。规培医生自评掌握情况,带教教师对规培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并指导下一步教学。

1.2.2 观察指标 对两组规培医生学习前后的基本临床素质、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分以及师生满意度比较。

1.2.3 评价方法(1)基本临床素质考核:根据呼吸内科常见病种,选择新入院患者,考查规培医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人文关怀等基本素质,由带教医生打分(100分制);(2)理论知识考核:由科室带教医生编写试题进行闭卷考核,由带教医生批卷(100分制);(3)实践操作能力考核:通过对模拟人进行胸腔穿刺、气管插管、吸氧等呼吸内科基本操作,由专家审评(100分制);(4)临床思维能力考核: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并结合胸片、胸部CT等辅助检查及检验结果,提出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案,考查规培医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由专家审评(100分制);(5)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师生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分为4级:非常满意为3分,满意为2分,一般为1分,不满意为0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注:t1、P1为实验组学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所得,t2、P2为对照组学习前后各项评分比较所得,t3、P3为学习后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比较所得。学习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组别 时间 基本素质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临床思维对照组实验组学习前学习后学习前学习后t1 P1 t2 P2 t3 P3 67.80±3.85 76.67±3.11 67.97±3.62 81.40±3.01 25.50<0.01 13.57<0.01 6.00<0.01 73.46±6.38 79.20±5.56 73.60±6.14 84.13±4.13 15.07<0.01 13.13<0.01 3.90<0.01 69.37±4.53 77.43±3.55 70.16±3.88 84.37±3.57 17.69<0.01 13.06<0.01 7.58<0.01 73.37±5.35 81.30±5.42 72.67±5.80 86.10±4.10 15.38<0.01 8.58<0.01 3.87<0.01

两组规培医生学习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习后相较于学习前各项评分均明显增高(P<0.01),且学习后实验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2 学习后师生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师生满意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师生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规培医生满意度 带教医生满意度对照组实验组t P 1.67±0.76 2.47±0.68 4.00<0.01 1.40±0.77 2.53±0.57 5.61<0.01

学习后实验组规培医生满意度和带教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本次研究发现,规培医生普遍认为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使自己的学习兴趣更浓、自主性更强、效率更高。另外,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方便了病例资料的收集,大大减轻了带教教师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压力。带教教师通过统筹安排,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使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3 讨论

3.1 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现状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在校医学生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日常诊疗活动,理论联系临床,对不同疾病形成综合理性认识并加以理解、记忆和运用。在临床教学中,目前国内外流行着多种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2-4],各有其优缺点[5-9]。传统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模式基本上全程采取“填鸭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较少顾及规培医生的个人兴趣、能力及个性特征,缺乏针对性,并且由于科室轮转时间相对较短,导致规培医生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吸氧等常用呼吸内科操作技术不熟练,与临床要求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呼吸内科临床医疗、学术科研任务繁重,许多带教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去教授规培医生相应的专业知识,只有在查房时才能给规培医生适当讲授一些临床知识,更有甚者,有的带教医生只是将规培医生当成单纯的劳动力,导致许多规培医生在呼吸内科轮转只是走个形式。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的优势

随着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以及微信功能越来越多,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的可行性高,具有教学效率高、灵活性强、操作便捷的优势[1]。学导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10]。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微信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能使带教医生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如发送呼吸音音频,可让规培医生掌握各种呼吸音的特点;提供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原则以及研究进展;分享典型病例资料,结合课堂授课,帮助规培医生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典型体征、影像学特征、治疗原则等加深理解;对于一些复杂、易遗忘的操作,如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胸部体格检查等,可发送相关视频,并结合讲解,促进规培医生对相关内容的吸收消化。另一方面,学导式教学法能培养规培医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锻炼规培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带教教师发布课程后,引导规培医生自学。对于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可以随时在微信群中提出,师生、规培医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讨论,这有助于培养规培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加强成员间的沟通和团队协作,激发规培医生的学习积极性[11-13]。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减轻了带教医生的负担。

3.3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应用的难点

尽管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优,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方面,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对规培医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较高,许多规培医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主观能动性,不会自己发现、理解、解决问题,这影响了该方法在教学上的推广;另一方面,带教医生要及时解答规培医生遇到的问题,会占用带教医生的休息时间,增加工作量。此外,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需要制订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这给带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另外,由于网络安全问题,需要规培医生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微信平台可能会造成患者信息泄露等。

3.4 基于微信平台的学导式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展望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我科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学导式教学的经验,今后要加强各项工作:(1)建立呼吸科医学教学资料库,包括呼吸科宝典,相关视频、文字、图片等,针对不同层次的规培医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2)建立带教教师反馈机制,及时与规培医生沟通交流,让规培医生提出建议或意见,满足不同规培医生的不同需求;(3)加强创新,如引入VR技术等,使教学形式多样、丰富;(4)提高带教医生的综合水平,构建完善的学导式教学体系;(5)加强患者隐私保护,以免泄露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学导式规培内科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规培”的上海模式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