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应用探究

2021-09-01 04:19易美芝段晓梅褚芬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规培医学影像导图

易美芝,胡 蓉,赵 磊,刘 慧,段晓梅,褚芬芬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培养合格医生的关键手段和必经之路[1]。不同专业规培医生按规定需要轮转影像科的时间差异较大,其中最短的轮转时间只有几周,因此如何在短期内让规培生高效地掌握医学影像学基本知识及应用技能,是影像科规培教学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满堂灌”传统式教学已不能跟上当今医学教学的步伐,新时代教学模式强调临床思维、实际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2]不仅能促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还能帮助教师更清晰地梳理教学内容、传递教学知识和提炼教学重点。目前,国内外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医学影像规培教学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思维导图应用于肺结节CT教学为例,探索其应用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思维导图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召集在2019年7月份新入本院放射科进行规培的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共计20人,按照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计10人,经过统计,两组医师在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基本保持匹配。研究开始前对这两组医师进行肺结节基础知识水平小测试,经统计分析两组平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本研究为同期对照研究,两组医师均是以“肺结节CT影像”为学习内容,实验组使用思维导图结合传统教学法授课,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由同一名带教教师授课,授课时间约1周,该带教教师已经进行过思维导图培训,并能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核心理论及操作技巧。(2)实验组课前准备:提前对实验组医师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培训,让他们基本掌握思维导图绘制技巧,并鼓励他们绘制课前预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现在流行两种画法,一种是手工绘图,一种是电脑软件绘图,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绘图方式。绘图者需要把核心主题词放置在最中间,然后将各级关键词以放射状、分散结构的方式向四周排列,每条分支内容在表达时尽量做到精准简练。可以利用不同图标、颜色绘制想表达的内容,必须确保所描述内容的清晰,从而有助于学习者快速理解和提取知识点。带教教师要改变传统直线性的文字教案,课前需要按思维导图方式设计教案图,制作并打印好学生用的思维导图框架图。(3)实验组课堂教学:先检查实验组医师绘制的课前预习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讲课内容会更加有侧重点。再把思维导图框架图分发给每位学生,带教教师按照思维导图教案图各级框架分支展开肺结节CT影像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在所分发的思维导图框架图上记笔记。带教教师授课结束后,每3~4个学生建立一个小组,组内成员交流协作,共同完成一份完整的小组思维导图,再由带教教师展示每份小组思维导图,并点评作品的优缺点,最后经全体交流探讨达成一致意见后,选一位学生作为代表汇总集体思维绘制一张集体思维导图(见图1)。(4)实验组课后巩固:课后规培医师再次根据集体思维导图巩固总结知识点,逐一梳理知识重点和难点,查漏补缺。(5)对照组教学过程:在对照组中,规培医师同样需要进行课前预习,带教教师只是依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与实验组一样,并要求学生记录课堂笔记及进行课后复习。

图1 实验组学生共同绘制的集体思维导图

1.3 教学效果观察

分别让实验组规培生和对照组规培生判读120例有肺结节病史患者的胸部CT片,这120例患者CT资料将被电脑随机派发给两组规培生,规培生需完成所派任务中患者的胸部CT读片工作和诊断报告书写工作。肺结节总数“金标准”的确定:先由2位具有10年“肺结节CT筛查”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放射科医师细致阅片,反复检测并标注所发现的肺结节,以两人的一致性意见为准,当两者意见不同时,则由第3位具有15年以上“肺结节CT筛查”经验的主任医师进行会诊,做出最终判断。(1)肺结节检测效能的评估:汇总每组规培医师CT读片中肺结节检出数目、漏诊数目和误诊数目,统计其肺结节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检出率=(检出数目-误诊数目)/肺结节总数,漏诊率=漏诊数目/(漏诊数目+检出数目),误诊率=误诊数/检出数。(2)CT诊断报告书写的评估:由当日签发报告的上级医生复核患者CT图像后,对两组规培医师每份CT诊断报告书写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记录两组规培医师书写每份诊断报告的时间,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8统计分析软件系统处理,计量数据统计描述符合正态分布时用(±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用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样本率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SPSS的统计结果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软件来制作汇总性图表。

2 结果

2.1 肺结节检测效能比较

经高年资医师确认肺结节总数“金标准”共计有276个肺结节。实验组肺结节检出数目为224个,漏诊数目为75个,误诊数目为23个;对照组肺结节检出数目为180个,漏诊数目为132个,误诊数目为36个。实验组医师对肺结节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肺结节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图2。

图2 肺结节检测效能在两组间的差异

2.2 CT诊断报告评估

实验组医师的120份肺结节CT诊断报告书写质量评分均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医师每份报告书写时间均数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医师的CT诊断报告书写质量评分和报告书写时间汇总(±s)

表1 两组医师的CT诊断报告书写质量评分和报告书写时间汇总(±s)

项目对照组实验组t P报告份数(份)报告评分(分)报告时间(分钟)1 2 0 6.5 3±1.5 3 1 4.7 9±6.9 2 1 2 0 8.2 6±1.2 7 1 2.4 6±4.7 6 2.1 3 6 1 5.1 8 6 0.0 2 5 0.0 0 1

3 讨论

3.1 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面临的问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在完成院校医学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对于整个医学教育而言,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对象是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相同的培训内容中,学生在领悟能力、实践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非医学影像专业的学员在医学影像科的轮转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一些非影像专业规培学员在放射科的学习只能说是“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再加上一部分带教教师缺乏带教经验,授课思路不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及难、循序渐进进行,整个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知识理解与掌握得不够全面[3]。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全面地掌握影像学理论知识和诊断技能,是医学影像科规范化培训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兴起为医学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3.2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医学影像教学

英国著名智力开发专家托尼·巴赞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思维导图概念,它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新型笔记方法,通过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形成发散式和节点式的结构形式,把烦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这些图能够充分激发人的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全面调动左右脑的潜能,从而达到知识传播和思维创新的目的。人类生理现象的维持、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极度复杂,医学课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名词术语和逻辑性思维,这就要求医学生具有较好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获取医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而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正好有快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医学影像学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课程中每一个疾病可被比喻成一棵大树,不同的知识点就像树根、树干、树枝,不同树枝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重叠关系,这种形式非常符合思维导图的基本表达形式。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增加资料在大脑的累积量,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更具条理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大脑运作的效率。目前,思维导图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医学影像教学改革文献显示[4-6],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

3.3 思维导图在肺结节CT教学的应用效果

在中国,肺癌病死率占据恶性肿瘤之榜首[7],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很多早期肺癌的影像学表现就是肺结节。肺结节课程里包含的知识点繁多,本文研究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非影像专业规培学员对肺结节诊断漏诊率和误诊率比较高,所以本文研究者选择“肺结节CT影像”作为教学举例,希望通过利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提高规培学员对肺结节诊断的检测效能、提升规培学员对肺结节CT诊断报告的书写质量和效率。课后,大部分实验组学生表示在使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过程中最深的感触是:当把思维导图作为工具来记笔记后,能将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且将这些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用线条连接起来,使思维重点、思维过程以及不同思路之间的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图中,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也被形象地记录在图中。这样的课堂笔记不仅能够迅速帮助他们进行归纳总结、课后复习,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带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发现:在实验组课堂中集体交流思维导图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互动,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在使用个人爱好的图片和颜色绘制思维导图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听教师的讲解,还要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探索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很大程度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带教教师还表示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通过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图形记忆,以提高备课效率,并能让讲课过程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与简单化,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规培医学影像导图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第6章 一次函数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