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融入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

2021-09-10 07:22刘丹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阅读活动作用实践

刘丹

【摘要】阅读是知识获得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阅读互动并不是语文、英语学科的专属,也应当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体验乐趣、深化理解。对此,本文通过文献法方式,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经历,论述了阅读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总结了几点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阅读活动 作用 实践

21世纪小学生核心素养理念倡导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实现自主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开展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并且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也多是通过机械训练以应用数学原理、数学规律,但却缺乏对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展课内外阅读资源,引导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能让学生在认识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数学知识的建立和发展,从而了解数学史,培养严谨科学的数学精神。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能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还能有效把握数学定义、数学原理和数学规律的外延,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所以,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获得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的同步增长。同时,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能辅助学生提升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目前,小学数学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查变得更具系统性和灵活性,更多情境性问题、故事性问题走进学生的视野,问题的题干偏长,这也体现了数学测试开始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而不少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甚至无法读懂题目的含义,也无法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因而感到一筹莫展。通过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升,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得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也将随之有效提升。此外,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活动,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让感性阅读资源辅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二、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基于如上分析,数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发展有十分重要且积极的意义。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落实阅读活动。

(一)阅读数学童话,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贸然接受系统的数学教育,往往让学生很难适应。所以,为了调节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数学学习,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童话阅读的形式展开,让趣味性较强的数学童话故事走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给学生一定的调剂,从中辅助学生感知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数》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给学生提供推荐书目或呈现数学阅读资源《马小跳玩数学》中的一篇文章——《找搭档》。在本篇阅读资源中,以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运动会为问题情境,以“两人三足”游戏运动会形式寻找搭档。整篇文章中充满了童话的趣味性,其中也融入了游戏规则、数学问题,这种趣味性的阅读资源让学生主动从阅读活动中开展数学运算,从而给小动物们寻找各自的搭档。虽是开展了一定的数学计算活动,但是这种无意识的计算过程并不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反而童话故事中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此数学童话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和计算能力随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得以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得以初步建构。

(二)阅读数学史话,领略数学历史风采

数学定义、数学规律的获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今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是建立在数学历史发展中数学家們的辛勤付出和积极探索之上的。所以,教师在辅助学生认识数学规律、理解数学定义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数学历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阅读资源,以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领略数学历史的风采,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科学严谨的数学精神。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数的四则运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呈现这一例题:1+2+3+4+5+…+100= 。在问题呈现之后,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烦琐的计算过程让不少学生毫无头绪。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历史重现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高斯在对这一问题的求解中展现的天赋异禀,也帮助学生了解高斯在对这一问题求解中所应用的方法。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阅读资源,辅助学生认识高斯在数学历史中的伟大成就,包括高斯打破了几何和代数之间的鸿沟,高斯应用数学规律概括了天体运动的轨迹,等等,也因众多伟大成就,高斯被称为“数学王子”。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数学发展历史进行阅读。例如,在《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了解祖冲之通过割圆术的方式初步探索了圆周率,并将之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在这之后一千年,欧洲才有与之比肩的结论。在《方程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白话版的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故事,让学生体验中国数学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数学家有关的励志故事,让学生意识到目前所有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的获得,在人们的探索之初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都离不开数学家们的艰辛付出。通过对中外数学历史资源的阅读,学生的数学精神和数学历史情感得以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养也在阅读活动中得以有效建构。

(三)阅读数学绘本,培养学生灵活思维

绘本是小学阅读活动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在开展数学绘本资源阅读时,学生能通过文字加图片的形式展开阅读活动,抽象的文字在直观的图像辅助之下也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这也恰好满足了高年级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需求,让图文并茂的资源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通过阅读绘本故事,能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品质,让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强、思维水平更高。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给学生呈现高年级数学绘本,把不同故事情境中附有的多边形图案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应用故事情境中不同人物的语言理解不同多边形面积的求解方法,探索同一图形面积的不同求解方法,从不同的绘本人物中感知数学问题求解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此方式应用中,学生开始意识到,对于同一个问题,解决的思路可能也有诸多不同,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对此差异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也就逐步培养其对用多种方法求解问题的习惯。

三、结语

数学教学与阅读活动密不可分,阅读活动和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尤其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阅读活动的开展,让丰富的数学阅读资源走进学生的视野,只有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更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形成。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数学童话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阅读数学史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阅读数学绘本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活动作用实践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倡导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城市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