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STEMI合并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调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1-09-22 02:46胡贤康甘宏薄向珍贤竺源松罗素新
重庆医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汀类麦布调脂

黄 毕,胡贤康,甘宏薄,向珍贤,竺源松,罗素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400016)

随着人口老龄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CAD)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均增加,CKD患者不仅易并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1],而且CKD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2]。调脂治疗是ACS的重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KD患者很少被纳入ACS的随机对照研究,其调脂策略目前尚无一致意见,调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尚未完全确定[3]。由于血脂达标是改善ACS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且CKD患者具有特殊的药物代谢特征,明确ACS合并CKD患者的调脂治疗策略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汀类调脂药是目前指南推荐用于ACS患者控制血脂,促进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达标的首选药物,但临床常用的中度强度他汀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降幅仅25%~50%,剂量翻倍对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为6%左右[4],且剂量增加后肌痛、肌炎、肝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尤其是CKD患者,这些不良反应更加明显[3]。由于CKD患者多合并显著的血脂异常[5],主要表现为血清三酰甘油、LDL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研究显示,CKD患者降脂药物的使用率较低,血脂的达标率仅10%左右[6],血脂控制不佳不仅促进CKD患者发生ACS,而且影响ACS患者的预后。因此,探索合理的调脂策略对于改善ACS合并CKD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依折麦布是一种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7]。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减少ACS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且安全性良好[8],但对CKD患者临床证据有限,尚未见国人中有关CKD合并ACS患者使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报道。本研究拟评估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调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ACS合并CKD患者制订合理的调脂策略提供临床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29例STEMI合并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性别、年龄和临床资料匹配的38例单用阿托伐他汀调脂的STEMI合并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STEMI定义为具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并有动态演变。CKD定义为既往有明确肌酐升高,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阿托伐他汀剂量均为20 mg,每晚1次,观察组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10 mg,每天1次。STEMI患者入院时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或发病时间超过12 h,但仍有缺血性症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致命性心律失常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超过24~48 h的患者择期行PCI治疗。住院期间其他治疗包括CAD二级预防、合并症的治疗,并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患者加用相关药物治疗。

1.2.2资料收集

收集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部位、心脏彩超结果,以及肌钙蛋白、B型脑钠肽、肌酐、血脂等相关检测结果。记录入院后他汀类调脂药物使用情况,出院3~6个月后随访血脂变化及达标率(达标:LDL<1.8 mmol/L)、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肾功能改变。随访6个月期间发生的MACE,包括非致命性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UA)入院、卒中、心血管死亡及肾功能不全恶化至需透析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男性患者百分比和体重指数、既往史、入院时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合并症均较多,常见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和房颤,超过一半的患者有吸烟史。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相关辅助检查比较

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观察组、对照组的罪犯血管主要为前降支(分别占44.8%和50.0%),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分别占27.6%和28.9%),两组各有3例患者为左主干病变;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伴钙化的患者分别占44.8%和36.8%。心脏彩超提示:观察组、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8.9±7.0)%和(49.6±9.3)%,分别有51.7%和42.1%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室壁瘤也较常见,两组分别有34.5%和26.3%的患者并发室壁瘤形成。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0.7%和15.8%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罪犯血管构成、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伴钙化比例、心脏超声指标、实验室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相关辅助检查比较

2.3 两组主要治疗策略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中分别有82.8%和78.9%的患者接受了支架植入,分别有10.3%和13.2%的患者仅采用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使用率分别为20.7%和26.3%。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抗血小板治疗最常用的为阿司匹林(分别有86.2%和89.5%)和氯吡格雷(分别有65.5%和50.0%),分别有65.5%和78.9%的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别有31.0%和31.6%的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的使用率分别为24.1%和18.4%。两组各种治疗项目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治疗策略比较[ n(%)]

2.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和血脂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LDL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LDL水平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但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的LDL水平[(2.3±0.4)mmol/Lvs.(2.0±0.6)mmol/L,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脂蛋白a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酸、总胆固醇和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2.5 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MACE发生率比较

调脂治疗3~6个月(中位数4.8个月)后,观察组LDL达标率(LDL<1.8 mmol/L)为58.6%,对照组为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转氨酶升高(>3倍正常值),后随访降至正常。两组患者无肌痛及新发糖尿病。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3.4%)和5例(13.2%)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P=0.224);分别有4例(13.8%)和6例(15.8%)因UA入院(P=1.000);对照组有1例发生卒中;总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17.2%和31.6%(P=0.259),见表5。两组患者无心血管死亡发生,无患者进展至需透析治疗。

表5 两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和MACE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常见合并症,一项对112万人的研究发现,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Ccr<60 mL/min)患者中,14.9%合并CAD[9]。同时,CKD患者易并发ACS,据美国国家心血管资料注册系统数据显示,30.5%的STEMI患者合并CKD,42.9%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NSTEMI)合并CKD[10]。CKD也是影响C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KD显著增加ACS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0]。调脂治疗是CAD患者治疗的基石,同时,CKD患者常合并明显血脂代谢紊乱。因此,探索ACS合并CKD患者安全有效的调脂策略对改善ACS合并CKD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调查结果显示,极高危患者LDL达标率仅22%[11],且ACS合并CKD患者血脂达标率更低。由于CKD患者多年龄大,合并症多,调脂药物的选择临床多有顾虑。多个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他汀类降脂药对于CKD患者相对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12-14]。此外,他汀类降脂药还具有改善动脉僵硬度,减少造影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延缓肾功能恶化,降低尿蛋白排泄率等作用[15-16]。但研究显示,ACS患者单用他汀类降脂药其LDL达标情况不满意,且部分患者存在他汀类不耐受情况。DYSIS(The Dyslipidemia International Study)Ⅱ ACS研究显示,ACS患者入院时LDL达标率为19.0%,随访4个月时LDL达标率仅37.0%[17]。我国ACS患者使用他汀类单药治疗后LDL达标率仅29.6%[18],因此,对于ACS合并CKD的极高危患者,单用他汀类调脂药效果有限,目前的指南对于他汀类不耐受或单用他汀类LDL不能达标的患者,推荐使用他汀类联合依折麦布提高患者血脂达标率[19]。

依折麦布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降低LDL、三酰甘油和小而密LDL(sdLDL)[20]。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ACS患者MACE的发生风险。IMPROVE-IT(IMProved Reduction of Outcomes:Vytorin Efficacy International Trial)研究显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降低ACS患者心血管死亡、冠状动脉事件和非致死性卒中的复合终点[8]。对IMPROVE-IT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辛伐他汀可更显著地降低CKD(eGFR 30~60 mL·min-1·1.73 m-2)患者MACE发生率[21]。中国学者研究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显著提高ACS患者PCI术后1个月LDL-C达标率、显著降低PCI术后12个月MACE的发生率[22]。而且有研究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使易损斑块趋于稳定,缩小斑块面积[23]。但对于国人ACS合并CKD的患者使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调脂治疗,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发现,STEMI合并CKD患者基础疾病多,冠状动脉病变重,多为三支血管病变伴钙化,符合CK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征[24]。本研究中患者他汀类调脂药均选择阿托伐他汀,剂量均为常规剂量20 mg,每晚1次。目前研究显示,对于eGFR>30 mL·min-1·1.73 m-2的患者,因为大部分他汀经过肝脏代谢,往往无需调整他汀的剂量,但对于eGFR<30 mL·min-1·1.73 m-2的患者,部分他汀的用量可能受到限制(如瑞舒伐他汀为5~10 mg),而阿托伐他汀无需调整剂量[25]。因此,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又需要血脂达标的患者可选择阿托伐他汀。本研究使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治疗3~6个月后,58.6%的患者血脂达标,和袁秀等[22]报道结果一致,而对照组LDL达标率仅18.4%,观察组LDL水平也较对照组低,提示和非CKD患者类似,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单用他汀可显著降低ACS合并CKD患者的血脂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以LDL<1.8 mmol/L作为血脂达标值,但根据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发布的新版血脂异常管理指南建议,对于高危ACS患者LDL的调脂治疗目标已从1.8 mmol/L降至1.4 mmol/L[26],如参照此血脂目标,本研究仅2例患者达标,提示对于ACS合并CKD患者,血脂达标仍然是较棘手的问题,尚需更多的研究评估提高这类特殊患者血脂达标的策略。安全性方面,不管是SHARP研究(Study of Heart and Renal Protection)还是IMRPOVE-IT研究均显示,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未加重肾脏损伤[8,2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不仅未加重肾损伤,而且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有研究显示,CKD患者使用依折麦布后显著降低尿清蛋白和肌酐比值,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可减少尿清蛋白的排泄,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28],结合已知的他汀的肾脏保护作用[16],提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能具有肾脏保护的协同作用,但需更多的研究证实。本研究还显示,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和相关研究报道相似[8,22],提示对于ACS合并CKD患者,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调脂策略安全有效。此外,本研究显示,虽然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由于血脂达标率高,长期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可能较单用他汀治疗患者低。

综上所述,ACS合并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使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可显著提高血脂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仅未使肾功能恶化,而且有改善肾功能的趋势。但本研究尚存在以下局限性:(1)观察性研究,虽选取单用他汀患者作为对照,但非随机对照研究,因此,需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的结论;(2)单中心研究,样本量小;(3)只选择了单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作为对照,不除外选择偏倚;(4)随访时间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受影响。因此,尚需多中心、大样本及长期的随访研究明确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ACS合并CKD患者调脂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MACE的影响。

猜你喜欢
汀类麦布调脂
对付心血管病要用好他汀类药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探讨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7例临床研究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