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联合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09-27 02:36周建平顾颖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雷火散寒小青龙汤

陈 旦 周建平 顾颖杰

宁波市中医院 浙江 宁波 315010

变应性鼻炎(AR)是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1],属中医学“鼻鼽”范畴,《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由于儿童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极易受到各种致敏原影响而导致变应性鼻炎,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寒里饮证,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雷火灸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起到温通气血、祛风散寒、散瘀消肿、宣肺开窍、“引气归元”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雷火灸联合小青龙汤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治疗AR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AR患儿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6例。对照组男40例,女36例;平均年龄7.13±4.27岁;平均病程3.85±1.37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2.63±3.34kg/m2。联合组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龄9.47±3.83岁;平均病程3.38±0.45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0.93±3.6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2015年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的诊断标准;近1年内没有接受其他治疗;存在特定过敏原或敏感吸入物;患儿年龄在3~14岁之间;患儿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青龙汤治疗。处方:麻黄、半夏各9g,细辛3g,桂枝、白芍、五味子、干姜、甘草各6g。鼻塞重者加苍耳子10g;喷嚏多者加蝉衣9g;流涕多者加乌梅6g;头痛头昏者酌情加川芎、白芷。1剂/d,水煎300ml,早晚分2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用药期间嘱咐病人不要与过敏原接触,在服用期间停用任何抗过敏药物。

1.2.2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雷火灸药条组成为防风、苦蒿、苍耳子、田七等。取穴:迎香、百合、印堂、上星、列缺。操作方法:取雷火灸条,将顶端点燃,对准应灸穴位,离开皮肤2~3cm,施以回旋灸法,灸至局部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止,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状态,每穴灸15min,颈部灸3min,每日2次,每次半支雷火灸条。“引气归元”法治疗取中脘、气海、关元穴。患儿取仰卧位,采用悬起雀啄灸法,每穴灸20次,或在腹白线上中脘穴与关元穴之间行悬起往返灸20~35次,至灸疗部位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止,7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水平。②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流鼻涕:每日擤鼻次数≥10次(3分),5~9次(2分),≤4次(1分);鼻塞:几乎全天用口呼吸(3分),偶尔用口呼吸(1分),介于两者之间(2分),每项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计0~3分,总分为6分,分数越高,说明病情越严重。③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生活量表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角度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每个方面具有4个问题条目,量表信度0.4169,内容效度>0.8,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④总有效率:治疗后鼻涕、鼻塞等症状消失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为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没有改善,或较治疗前更严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L-4、IL-12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L-4、IL-12水平比较(±s,n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IL-4、IL-12水平比较(±s,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联合组例数76 7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L-4 73.88±11.93 53.01±10.69*76.38±10.51 36.52±8.93*#IL-12 25.47±6.33 49.25±7.58*26.12±5.32 58.76±8.85*#

2.2 两组治疗前后IgE、IFN-γ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gE、IFN-γ水平比较(±s,n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IgE、IFN-γ水平比较(±s,ng/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联合组例数76 7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IgE 19.17±2.36 14.37±2.18*18.59±2.64 10.53±1.66*#IFN-γ 21.31±3.18 25.65±3.92*20.45±3.22 32.53±2.69*#

2.3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分)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联合组例数76 76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流鼻涕2.21±0.68 1.78±0.56*2.29±0.85 1.23±0.41*#鼻塞1.68±0.47 1.35±0.56*1.69±0.41 1.02±0.18*#

2.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针灸在治疗AR患儿中普遍应用,且效果理想。针灸治疗AR疗效确切,利于患儿恢复。中医学认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小青龙汤有外散风寒、内蠲水饮之功用,临床上发现它对AR的疗效确切。本方中麻黄、桂枝解表散寒;白芍、桂枝调和营卫;干姜健脾温肺;细辛散风寒;半夏健脾祛湿;五味子收敛肺气;甘草调和。诸药相伍,温肺健脾,调和营卫,散寒祛邪。雷火灸能够温通气血,祛风散寒,宣肺开窍。两者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标本兼治,作用持久,疗效确切。

本研究显示,雷火灸联合小青龙汤提高了AR患儿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改善AR患儿的IL-4、IL-12、IgE、IFN-γ水平,且联合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过敏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自身免疫力,达到固本培基的功效。此外,雷火灸联合小青龙汤还能够提高AR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改善AR患儿生理健康、心理状态评分,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猜你喜欢
雷火散寒小青龙汤
秋日调养 用桂花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