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肾涤肠方保留灌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40例

2021-09-27 02:36徐艳文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味苦灌肠尿蛋白

徐艳文 张 莉 李 敏

湖州市中医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笔者对40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采用糖肾涤肠方联合缬沙坦治疗,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DN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23±5.38岁;平均病程4.34±2.36年。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86±5.19岁;平均病程4.18±2.20年。两组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饮食指导和综合营养干预,限制蛋白摄入比例,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口服缬沙坦胶囊(80mg/粒,国药准字H20040217),每日1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肾涤肠方(生大黄、煅牡蛎、黄芩、泽泻、蒲公英各30g,丹参20g)保留灌肠,上方水煎至200ml,温度保持在约38℃,灌肠后保留半小时,每3天灌肠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尿白蛋白排泄率恢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1/2,24h尿蛋白定量下降≥1/2;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但<1/2,24h尿蛋白定量下降但<1/2;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下降甚至升高。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SCR(μmol/L)94.25±8.13 82.31±6.89*96.31±8.29 63.19±5.45*#BUN(mmol/L)5.19±1.32 4.37±0.94*5.32±1.51 3.41±0.72*#尿mALB(mg/L)139.54±30.22 112.68±26.93*140.32±31.03 90.68±17.76*#

3.4 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FPG(mmol/L)2h-FPG(mmol/L)HbA1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9.27±2.13 8.21±2.02*9.38±2.19 7.35±1.87*#11.15±2.42 9.54±1.97*11.31±2.59 8.63±1.73*#8.54±1.25 7.62±1.03*8.37±1.19 6.59±0.95*#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DN患者脾气亏虚,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致使清浊不分;气不化津,则不足滋养先天,肾气亏虚,燥热内盛,津停血阻,水谷精微下流膀胱,滞留肾脉形成肾消;脾虚及肾,机体气化不利,代谢异常,痰浊湿毒之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患者表现消瘦善饥、四肢倦怠、口渴多饮、尿多而甘等症状,可见DN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笔者认为在治疗阴虚时更应着眼于邪实,血瘀、痰毒等实邪是DN的发病关键,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因此本病以调理气血阴阳、泄浊解毒导滞为主要治法。

糖肾涤肠方中大黄性寒,味苦,功长通腑解毒、活血祛瘀;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功长利尿通淋、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功长敛阴潜阳、涩精、软坚散结;丹参性微寒,味苦,功长凉血活血;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黄芩性清肃以除邪,味苦以燥湿,故能清热泻火解毒。诸药共奏化浊解毒、散结消癥、补虚扶正之效。

通过本研究证实,糖肾涤肠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味苦灌肠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雪莲花
大剂苦参治不寐
矫味剂在掩盖中药苦味中的应用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