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针刀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2021-09-27 02:36叶雨文罗华送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正骨针刀骨盆

蔡 阁 叶雨文 罗华送

1 杭州市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2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22

笔者采用超微针刀结合正骨手法治疗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收治的72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14±6.04岁;病程10.11±2.56月。治疗组男15例,女21例;平均年龄36.61±6.19;病程10.72±3.71月。两组一般资料均衡(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结合正骨手法治疗。主要以揉、按、㨰法等手法沿膀胱经走行从上到下放松腰部肌肉;双手拇指叠指或以肘尖点压患者肾俞、委中、环跳、承山、阿是穴;患者侧卧位,使用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复位后,虚掌轻拍腰部放松收功。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超微针刀治疗。超微针刀操作:患者俯卧位,医者以拇指滑动触诊患者足太阳、少阳、阳明等经脉寻找浅、中、深层异常的“经痹点”,予以标记消毒,左手按压“经痹点”,右手持超微针刀垂直反复提插切割,直至左手感指下“经痹点”消失。骨盆整复操作:以向右侧旋转为例,患者跨坐于正骨凳上,嘱患者前倾过程中背-腰-盆尽量成一直线,前倾角度以骶髂关节微微松动为宜,在医者带旋手引导下向右旋转,左手掌跟发力将患侧髂骨向左侧顶推,手下可有关节归位感。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嘱患者缓慢小角度弯腰,弯腰幅度以指下感腰椎小关节微微活动为宜,随后医者带旋手引导其向右旋转,保持患者旋转过程中弯腰角度不变,当旋转至有阻力感时,左手拇指顺势将偏移棘突向左侧顶推,此时指下可有关节弹性回位感,术后作简单的捋顺手法收功。

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1周为1个疗程,疗程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②测量比较腰椎前凸角度(LL)、骨盆歪斜角(SS)。③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能恢复原工作;显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查体直腿抬高试验超过60度,基本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有效: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LL及SS比较(±s)

表1 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LL及SS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6 36 JOA评分(分)治疗前10.75±2.02 11.08±1.89治疗后18.19±2.03△20.61±2.53△*LL(度)治疗前38.27±6.13 39.45±6.64治疗后41.50±5.36△44.05±4.96△*SS(度)治疗前2.74±1.04 2.64±1.20治疗后2.18±0.75△1.74±1.04△*

4 体会

超微针刀结合正骨手法主要由“松肌、舒筋、正骨”三部分组成,第一步,运用推拿手法可以松解肌肉痉挛,疏通局部气血经络,缓解疼痛;第二步,沿着经络循行路线用指腹上下推寻,当指下有凸起、结节、条索等异样感,且患者有异常痛苦感,此为“经痹点”。通过超微针刀切割“经痹点”打破原来的筋膜高张力的病态平衡,降低挛缩组织的应力,使被包裹的炎性物质消散,这种小的创伤还可以触发机体的修复功能,使病变组织在机体的重新修复过程中恢复正常;第三步,通过精确触诊后施以正骨手法不仅能纠正骨盆微动关节的错缝,减少骨盆倾斜角度,而且通过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纠正腰椎椎体位移后,可以改善腰椎椎管的内容积,增加腰椎前凸角。诸法合用,共奏“肌顺、筋柔、骨正”之效。

猜你喜欢
正骨针刀骨盆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针刀针刺治疗中并发急性咽部出血死亡1例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