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

2021-11-16 02:28马秀红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高中生创新能力意识

马秀红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二中学 福建 浦城 353400)

引言

新课标指出“应当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让他们形成核心素养[1]”。体现高中数学育人优势,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他们学会学习,有助于构建生态课堂,让学生兼具创新意识与显性学力,使其充分感受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基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层次化教学引导,让学生认识学科本质,展开进阶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方式,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1.浅议创新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积极响应新课标号召,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生成,应使其具有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与数据分析能力[2]。让高中生具有创新能力,助力他们高阶思维发展,应帮助他们夯实数学学习基础,彰显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可见,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其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既是相互独立的,两者又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关注教学渗透问题,使数学授课能够面向班级所有学生,突显他们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与数学审美能力,让他们在观察、学习、概括与总结中,深入认识数学的概念性知识,获取有效学习方法,逐渐完善自身的学科认识与知识体系,让他们更好地把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及其本质,能够使用所学知识,在创新思考中解决问题。

进而,使复杂的事物得以简化,让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能够具有数学表达能力,有理有据、富有逻辑、条理清晰的阐述自身的思路,形成理性精神,主动与老师、同伴分享自身新思路与想法。从而,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视域下,教师应当以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方式,循序渐进的施教,进行问题布设、促进激趣导学。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自主分析;使其具有质疑能力、提出问题;让他们对比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检验计算结果、形成改进意识。在增强学生知识学习获得感中,使其认识数学特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2.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意义

2.1 有立于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有助于使教学工作回归本位。一些教师受“唯分数论”影响,更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习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忽视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便会造成班级两极分化问题愈发严重,致使学生的“高分低能”,他们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习惯按照教师教授的方式去解题,无法提出新的见解与自我想法。基于高中数学课程特点,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中,产生新发现、发表独特见解,让其形成新问题,继而鼓励他们合作学习去解决问题,将使其在知识积累与提高认识中形成创造力。

2.2 有助于密切师生之间关系。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还将密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摒弃传统对学生的单一性评价方式,更不应只注重与所谓“学优生”的对话。只有让教学引导具有适宜性、有效性与层次性,进入学生群体之中、了解其所思所想,将新鲜事物、生活问题化为宝贵的教学素材,才能使其端正数学学习态度,升级自我认知水平。在教学相长中,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用创新模式授课助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3 有助于实现分层教学引导。高中生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知识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对他们实施鼓励教育,关注教学整合问题,在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中,使其接受新知,认识新生事物,树立新的观念,产生创新想法。这便有助于推进分层教学,教师需结合高中数学教材编制与知识板块分布特点,帮不同层次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迈向“自身最近发展区”[3]。从而,使其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个性发展,具有创新思维。

2.4 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用好现行教材,积极打破教学局限性,使高中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还将使其形成数学理解能力,走进数学发展史,具有跨学科学习意识。要知道,数学既是自然科学与科学研究的基石[4],也事关高中生未来专业选择与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进行灵活施教、展开多元评价,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具有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们在应用、探思、合作中形成数学思维。进而,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使他们快乐探索,进行有效学习。

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策略

3.1 创设趣味课堂,调动学习热情。为了让高中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好感,使其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让他们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应为其创设妙趣横生的课堂,使整体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在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中,教学氛围压抑、紧张,部分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对自己感到失望,逐渐丧失学习动力。这不仅无法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还会滋生无效教学问题。只有使其产生内驱力,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他们才能由好奇产生探究欲,使其走进数学、自主获取知识。进而,学生在课堂中也会变得聚精会神、更为投入。

例如:在《指数函数》教学中,可以密切其与函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理解概念性知识。可以通过画图法,实现温故知新,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指数函数图像与其性质,能展开创新思考,运用指数函数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出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考量,进行隐蔽分层,列举生活例子,分析电脑病毒传播中的函数知识,进行承上启下教学。接着,可设置难度指数不一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驱动下,使学生认识数学规律与不同学习方法,让他们形成创新学习意识,使其思维变得更敏捷,具有探究意识。

3.2 展开创新教学,增强自学意识。使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让他们具有建模意识与抽象思维,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注重对创新授课方法的合理应用。比如:可通过混合施教、在线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搭建智能教学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具有充实的课余生活。并且,在助力学生展开创新思考中,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习的数学预复习需求。教师可将课件传送到班级群或智能云平台的指定位置,使学生进行自主下载、观看,他们可以在线互动的方式,汇总学习问题,展开探讨。

例如:在《等比数列》教学中,可引出《庄子·杂篇·天下》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5]”论述,促进多学科融合。使其在自主预习中,通过无穷等比数列:1,1/2,1/4,1/8,1/16……进行创新思考,发现等比关系。并可创新作业方式,使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列模型。在对智能教学软件的应用中,其既有助于记录学生的动态化预习学习情况,又将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问题。依据实际预习进度,教师可着眼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背景下,引导他们进行公式推导,以创新其学习感受。

3.3 关注多边互动,培养创新意识。使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高认识,让他们形成创新能力,不仅应关注师生交流与人机互动,还应促进同伴互助。相较于课堂问答、自主探思,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助于学生交换自身的创新想法,让他们在互助中产生新的认识,以便其取长补短。

比如:在《圆的方程》教学中,可秉持“先学后教、重点突破”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合理分组,密切代数与几何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会用解析法去解决各种几何问题,让他们在创新学习中具有数形结合思想。在增强高中生的合作意识中,使其产生新的疑问,注重培养其探究意识与提问能力。

3.4 关注思维发展,展开一题多解。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之美,体会学科魅力,助力他们创新能力发展,还需关注一题多解问题。教师应避免单一评判答案的对错,而是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让他们具有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中数学生态课堂,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需要教师树立生本意识,具有施教艺术,并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有摒弃单向知识灌输,促进师生、人机、同伴等之间展开多向交流,建立多维目标,促进对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展开过程性教学评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数学探究热情,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深入学科之中。从而,助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使灵活教学与创新学习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形成学科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高中生创新能力意识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