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悲喜 觅支架 巧“炼”字
——文言文《项脊轩志》微写作链的设计及反思

2021-11-16 02:28蒋莉娜
读与写 2021年28期
关键词:项脊轩志项脊轩景观设计

蒋莉娜

(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 浙江杭州 310000)

1.教学设想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作品。该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作者善于拮取回忆中的场景和细节来表现人物,借“百年老屋”的兴废变迁,抒发了作者对物存人去、世事无常的感慨。

经典文言文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有兴趣?笔者认为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理解能力和接受方式。设计学习任务时将教学目标指向语言的功能性,通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层层递进的子任务,引导学生在通读文章的同时,动脑、动手、动口,在活动中呈现思考,在同伴互启中加深理解。学习任务群每个子任务环节的设计中,加入一个个微写作训练,以同一主题的“链”的形式勾连起来。每个微习作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有内在的联系性,并且对学生解读主题起到增加深度,开拓广度的效果。这就是本文所谓的“微习作链”。

笔者的教学设计秉承王荣生教授“放过、突出、深入、分离”的文言文字词句的处理原则,用对联“炼”字,其余大部分词句都“放过”,关键问题用任务群层层铺开,学生在具体任务情境中感受、体会,从言语作品中理解和归纳词义,在与同伴的交流、碰撞中提升自己语言的运用的经验,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辨品质。

2.目标设置

█知识与技能:

(1)情:领悟作者的“悲喜”之情,体会作者蕴含在文字间的感情发展变化。

(2)文: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言:体会文言文凝练典雅的语言和“细节传情”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以“修改设计图”的子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图文对照,细品文字,了解项脊轩的景物特点,进而体会文章“贵在鲜活”的特点。

(2)以“重塑人物群像”的子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的方法,以人物塑像细节动作的设计来解读作者的“悲喜”之情。

(3)以“对联”拟写的子任务驱动学生通过“炼字炼句”来表达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细节,感同身受作者的“悲喜”,懂得爱,学会表达。

(2)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节传情”的手法。

3.教学设计

笔者试图在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寻找一系列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对文本的认知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以“重建项脊轩”为主任务,以“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和“项脊轩室内人物雕塑群设计”两个子任务群为重点,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任务情境中积累词汇、建构语言、学习表达、提升思维,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本设计最大的亮点是学习任务群的整合及设计,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营造情境,通过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品鉴全文。

3.1 设置任务情境。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准备重建归有光故居,现在请你参与这个归有光故居重建计划,完成相应读写任务。

3.2 布置课前作业。

(1)知人论世:了解归有光其人及其经历,通过网络或向专业人士请教,学习明代江南地区房屋建造特点、设计方案写作等知识。

(2)疏通文字: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掌握重要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3)描摹建模:从文字的细节处构想“项脊轩”的院落景观,从原文中摘录项脊轩整体风格、建筑规格、书斋布置和四周庭院的特征,小组合作共同设计一张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图并对建筑格局进行说明。

(4)咬文嚼字:根据你的理解,为项脊轩庭院大门拟写对联。

3.3 课堂教学。关于项脊轩整体的设计,教学中注意以下要素的实现和学习。

(1)导入环节:课前作业的交流反馈。

小组代表发言,用“图画+解说”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其他学习小组同学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介绍设计图。

【设计意图】学习任务群设计时,笔者通过创设虚拟任务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网络搜索、向专业人士请教、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选取“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七嘴八舌议设计”和“项脊轩庭院大门拟写对联”三个环节,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细品文字、讨论筛选景物、设计建筑格局、图文比对修改等环节,使学生了解项脊轩的景物特点和建筑格局,体会到本文“炼字炼句”的特点。

(2)情境创建:重建“项脊轩”。

环节一:院落景观设计

步骤内容设计目的/要求院落景观设计(1)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展示学生绘制的项脊轩志的设计图,提修改建议(2)提炼:拟定对联上联:桂影斑驳 风影动 下联:回忆(1)小组合作,立足文本,仔细阅读第一段文字作者对项脊轩的描写,研读作者笔下的景物及其特点;(2)通过图文对比找到与文字不符合的地方,从文字的细节处构想“项脊轩”的景物,体会作者笔下景物寄托的情感;(3)特定细节的解读,体会作者对书斋的怜爱之情,把握作者的“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第一自然段的文字魅力。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观察点看“图-文”之间的差异,通过图文对比找到与课文不符合的地方,让阅读更有指向性。其他组的同学对设计图提出疑义,给出修改建议。“对联”环节的提炼,引导学生抓住特定细节的解读,在“炼字”中品味情感。

环节二:室内人文设计

步骤内容设计目的/要求室内人文设计(1)项脊轩室内人文设计:塑人物群像,讲人物故事(2)提炼:对联补缺上联:倚,看花开花谢,下联:闲坐,望月圆月缺,尘世已百年(1)通过一组人物群像的塑造再现作者文字的情景,细究人物塑像某个动作的设计来表现作者与家人的互动。学生能站在“上帝视角”讲述归有光与家人的故事。(2)人物动作的设计和分析,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其对母亲、大母、妻子的情感的细微差别,把握作者“悲喜”情。

【设计意图】此学习任务的设计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从“景、物”转到“人、情”,从课文第一自然段过渡到第二、三自然段。这个环节的设计还是建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根据《项脊轩志》行文朴实但是充满零碎的生活细节的写作特点,通过几个同学设计一组人物群像,静态演示并讲述人物故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群像的动作和位置关系,抓住“以指叩”、“持象笏”、“泣”、“长号”等词语,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作者对母亲、大(祖)母、妻子情感的细微差别。“诸父异爨”、“慈母唤女”、“祖母赐笏”、“夫妻和睦”、“久念亡妻”画面的演绎,学生能直观把握作者情感,以及寥寥数语背后归有光与家人的故事。

(3)小结回顾:梳理内容及给与评价。

重建项脊轩任务支架效果检测评价方式院落景观设计根据原文提出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修改建议建议与原文相关性对联填空看理解师生共评室内人文设计项脊轩室内人物群像塑造,用人物群像讲述人物故事群塑看细节设计对联填空看理解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项脊轩志》一文中,作者笔墨清淡而缠绵动人的情感和细节描写在抒情中的作用,老老实实地回忆,平平淡淡地叙述,语言质朴,不加藻饰,其淡如水,其味弥长,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字里行间看作者的可喜、可悲之情。

(4)拓展延伸:复习巩固,加深本文深处的情感,理解作者的“志”。作业二选一,

①导游词设计:写一段文字介绍项脊轩景点,能吸引游客游览。字数200字左右。

②广告词设计:拟一句广告词推介项脊轩景点。

【设计意图】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提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所学活用,调动已有的语言运用经验,学以致用。笔者设计了一张表,让学生根据表格完成作业的自我评分,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填表自查,看选材是否有助于情感表达,看情感的表达是否精准到位;

第二步:修改,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突出重点,表达情感。

第三步:完成表格后小组交流研讨,进行头脑风暴,从读者视角的感受,给出修改建议。

第四步:学生重新选材,组材,寻找材料间的内在关联,重新撰文。

类别素材印象最深处(点)情感人事景(物)修改建议

4.教学反思

各门学科都有其特有的价值,教学应通过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价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设计《项脊轩志》这一课时,充分考虑文本学习的重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整个设计中注重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兼顾文本所蕴含的人文历史价值,形式所蕴含的表达价值和文本可提供作某种操练的材料价值。教学设计秉承王荣生教授“放过、突出、深入、分离”的文言文字词句的处理原则,用对联“炼”字,其余大部分词句都“放过”,关键问题用任务群。

整个设计以“重建项脊轩”为任务驱动,以“项脊轩院落景观设计”和“项脊轩室内人物雕塑群设计”两个子任务群为抓手,采用动态合作课堂的理念,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头脑风暴中深入文层层铺开,在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寻找一系列支架,帮助学生建构对文本的认知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归有光自15岁束发就在项脊轩读书,这里仅方丈,容一人居,除了书桌、书架,别无长物。项脊轩既是一间不折不扣的陋室,也是幽雅的书斋。第一个子任务“院落景观设计”,从文言细节着手,梳理关于项脊轩的大小、朝向、门窗、围墙、栏杆、院内树木、书架、书籍、书桌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通读课文,逐句梳理有关内容,尝试站在建筑的角度,理清文中有哪些已经明确写出,有哪些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想象和发挥。通过汇报和纠错,不断用推敲和想象填,使细节具象,留白补足,直观呈现项脊轩的面貌。

第二个子任务只有深入读懂文章,明确人物关系,揣摩角色心理,才能将本次任务中人物的动作、姿态、神情和位置摆端正,才能设计好道具、环境,让塑像更好地讲述人物故事。本次任务,学生的选择点很集中,在任务呈现中关注到文本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母亲“以指叩门扉”用的是指尖、指腹还是指关节,学生在讨论中不断碰撞。从用拳,用手掌,到用手指关节、指尖,最后确定用指腹,这细微设计背后呈现的是对人物形象和心理的深入理解,将母亲心里焦虑、行为上小心翼翼准确地表现出来。祖母赠送象笏,作者是坐着表情惊讶、不知所措,还是一脸慎重地跪下双手高举?设计背后体现的是学生对人物的不同理解。课堂上,学生的每一次模拟塑像展示,从表情到动作都会有其他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学生在争议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祖母、母亲、妻子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和细腻复杂的情感。

两个子任务都设置了“拟写对联”这一设计,独具特色的语言综合运用任务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检测。学生首先要感受情与景,凝练语言表达。在具体任务情境中感受、体会,从言语作品中理解和归纳,通过“炼字”训练中感悟表达的妙处。在与同伴的交流、碰撞中提升自己语言的运用的经验,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辨品质。

课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后,整理课堂所学所感所悟后仍能深入学习。密切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参与中拓展解决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并能让大多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猜你喜欢
项脊轩志项脊轩景观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及反思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枇杷树:一个不容忽视的意象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