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跟踪的影响

2021-11-22 01:14徐志辉
北方经贸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分析师预测

徐志辉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南京211815)

一、引言

在资本市场上,分析师作为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的桥梁,对两者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师利用企业信息做出分析和预测,给投资者传递信号,反映企业真实价值;而投资者通过自我判断决定是否依赖分析师得出的结果进行决策,合理配置资源。总之,在日趋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分析师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分析师研判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公开信息,而会计信息作为最主要的公开信息,国内外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跟踪的影响如何还未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就一个企业受多少分析师关注是否会依赖于该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是否产生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分析师跟踪等内容进行讨论。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指企业的股东委托管理者经营公司,即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Berle 和Means,1932),管理者受雇于公司股东,因此,管理者进行的决策或披露的信息都是受益于自己的,从而会造成管理者处于信息有利的一方,而股东处于信息不利的一方。Smith 和Warner(1979)指出,当企业面临着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时,管理者很可能会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但这个决策对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很可能会带来损失,导致产生代理成本。

在这种委托经营模式下产生了披露会计信息的行为,所有权人与管理者虽然存在委托关系,但是两者追寻的目标却有所差别,股东更注重公司的价值,注重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管理者不仅需要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还需要漂亮的业绩数据,通过追踪形式来体现过去的经营成果。

2.有效市场假说

1970 年,Fama 正式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该假说假设投资者都为理性人并且能够对市场上的信息作出合理反应。Fama 根据市场能够对何种信息做出反应将市场划分成强式、半强式和弱式有效市场。这三种市场都能够对历史信息做出反应,不同的是,半强式有效市场可以对公开信息做出及时的反馈,而强式有效市场还可以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出反馈,少数投资者就可通过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来获取超额回报。

解保华等(2001)通过研究,提出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属于弱势类型。学者张兵,李晓明(2003)等提出我国证券市场部分呈现出弱势类型的特点。从这几位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我国究竟属于何种市场还未得出一致结论,同时,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仍然有较多提升的空间,此时需要采取强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手段,切实保护大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3.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不同人群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不一致,有些人掌握着别人难以了解到的核心机密。Thorstein Bunde Veblen(1919)在《资本的性质》一书中关于“知识的增长构成财富的主要来源”的论述中提出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此后,Frank Hyneman Knight(1921)认为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商品,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进行不对称研究奠定了基础。Akerlof(1970)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选取相关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得出会计信息披露越完善,就越有利于提升公司的股价的结论。有效、全面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法,信息披露的越充分,分析师所能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对公司的分析和预测才能更加准确。

(二)文献综述

研究将从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关注度、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两个角度,分析会计信息质量与分析师跟踪的关系,因此,凭借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及文献,将二者关系概括如下。

1.分析师关注度视角下,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跟踪的影响

Bhushan(1989)研究了影响股价的因素,认为股价的变化受到分析师、信息公开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越全面、充分、及时,就可在金融证券市场上为企业积累更高的信誉,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分析师预测准确率与会计信息完善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正向关系。Lang 等(1996)采取实证的研究手段得出,公司披露信息质量越高,越多的分析师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究。Healy、Hutton 和Palepu(1999)提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认为某个行业中的某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关注该公司分析师的数量就会下降到低于行业均值,而当整个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都得到提高时,关注该企业的分析师数量又会趋于行业均值。当证券市场稳定推进时,分析师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关心。

方军雄(2007)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重要的审计和监督主体,在很多时候都受到雇佣方意志的影响,没有进行公正和独立的审计,甚至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这成为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对于这样的公司,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分析师就非常少。董小红、李哲和王放(2015)认为分析师数量与公司规模成正比。肖(2017)对分析师意见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深圳证券市场,分析师的意见与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王玉涛和王彦超(2012)认为公司规模与分析师跟踪数量成正比,公司盈余波动性、股权集中度与分析师跟踪数量成反比。

2.分析师预测准确性视角下,会计信息质量对分析师跟踪的影响

Bushman 和Smith(2004)的研究结果是:会计信息报告的质量会在多个层面对公司产生影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投资者,而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对一个企业进行投资之前,一定会对该企业的会计信息报告进行分析以便对该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有效地选择一些企业进行合理投资,提高投资效率。Parkash et al.(1995)把分歧角度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对部分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企业管理模式越落后、风险发生率越高的企业,分析师所能看到的资料就越少,准确程度就低,分歧程度增大。反之,如果企业具备完善的法人机制,分析师也愿意围绕这些公司开展研究,其与公司的分歧程度就会减小。Lang&Lundholm(1996)从美国市场出发,发现当一个公司披露的信息质量等级越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也会越高,不同分析师得到的结果差异也小。

董锋和韩立岩(2006)通过对A 股股票市场上的企业进行分析得出,如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那么该企业的投资者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能够得到的信息也会更多,这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投资者、分析师带来的差错。虽然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不会对企业经营成果、其他利益指标具有明显地改善和提高,但是,这对于企业来说具有潜在价值,能够很好地驱动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不可避免的。李丹蒙(2007)采用深交所披露的公司信用等级来代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得出了其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联系。李悦等(2011)从分析师从业时间、预测次数等因素出发发现:分析师从业时间越长,其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对于同一家公司跟进的时间越久,其预测的准确性也会越高,跟进的公司数量越多,会导致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下降。此外,分析师的工作环境对其预测准确度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国内关于分析师跟踪的研究成果不多,仅有的研究文献也集中在如何提高分析师的分析准确性上。通过近几年的文献发现,一是把分析师跟踪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比较少见。二是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是从盈余质量的角度出发,剖析分析师跟踪的影响力及其对企业日后发展的作用,从会计信息质量角度研究的文献较少。

国内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不同角度的研究有很多,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多样的,但是,国内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缺少定量的分析研究或者过分依赖于国外已有的成果,因此,与国外现有成果相比,国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三、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分析师跟踪的机理

(一)相关概念

会计信息质量是对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所做的要求,一般主要从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及时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角度去衡量。会计信息质量难以直接评价,但是可以通过替代变量来衡量。如我国的宋洪琦(2011)依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来研究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陈君兰、谢赤(2013)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方法是通过熵权系数法在五个不同的方面构建13 个不同的指标。

分析师是投资市场的参与主体,其预测结果能够对分析结果使用者产生不同的作用。证券分析师通过收集其所研究企业的公开和私下收集的个人信息,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职业经验对研究企业的管理经营业绩进行评估,并对该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合理的分析,他们对于研究企业的预测是股票市场买卖双方做出交易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机理分析

信息披露质量不高的公司,分析师往往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从而导致跟踪该公司的分析师数量较低。Schipper(1991)表明公开的信息是分析师进行分析和预测的主要来源,此外,Byard 和Shaw(2003)认为还包括分析师的私有信息。分析师的私有信息是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与企业高管层交流等方式获取,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当企业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分析师需要实地调研所花的时间精力就越少,因此,分析师往往更愿意关注会计信息质量高的企业。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分析师根据公开信息得出的预测结果更加可靠,提高了分析师的预测准确度,从而可以提升投资者对分析师的信赖程度,所以,从个人声誉角度出发,分析师会更加关注会计信息质量高的企业来提高自己的可信赖度和个人价值。

当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时,分析师利用的信息对分析师的影响就越小,分析师预测的准确度也会提高。私有信息的获得取决于分析师个人的工作环境和能力,但是当分析师获得的私有信息一定时,分析师预测准确程度受到公开信息的很大影响,如果企业披露的公开信息足够全面,足够准确和及时,那么分析师预测的就会更加准确,而且因为大多数分析师都是利用相同的信息,所以分析师之间的差异也会变得很小。此外,如果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较低,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获得其他投资者不能获得的信息,就会使市场趋于弱式有效市场,也会使分析师的预测出现失误;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获得的信息越对称,市场就会越有效,当证券市场稳定推进,分析师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予以关心,提高了预测准确度。

四、提升分析师跟踪质量角度的对策

分析师跟踪质量受分析师自身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要想提升分析师跟踪质量,不仅要强化分析师分析能力,而且还要提高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因此,研究主要从法律法规、企业监管层、分析师自身和券商的角度来提出提升分析师跟踪质量的对策。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因此,要先从我国的规章制度入手。为何有些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或者会计信息不真实,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钻了法律的漏洞,所以要完善会计方面的规章制度,将一些企业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补充到法律文件中,但同时又要确保法律的可行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披露的信息质量。同时,尽量避免企业随意进行信息披露,对那些规模不大、会计信息质量等级不高的企业要加大监管力度。

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信息披露规则。监管层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监督企业信息披露有关事项,保证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积极配合信息披露工作,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及时披露信息报告。当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也随之提高。

再次,就分析师而言,独立分析是分析师的职业素养要求。如果分析师的分析和预测缺少独立性,就很难给出正确的预测结果,从而误导报告使用者。分析师是否独立受到分析师所在证券公司与被分析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分析师自身利益的影响,因此,要尽量避免分析师所在证券公司与被分析企业之间有利益往来,培养分析师的风险意识,让其充分意识到自己身负的重大责任;分析师协会也应当提高分析师在大众心理的地位,保证分析师的独立性,提高大众对其的信任程度。另外,分析师也要不断加强对专业领域的学习,对市场和国情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一个专业的分析师,在对某个企业进行分析和预测前要进行合理的筛选,在分析和预测时要尽量收集较为全面、相关的信息,依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相对可靠的结果。

最后,从券商的角度来说,第一,要提供丰厚的薪酬,吸引分析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关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为实施证券分析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另外,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企业还应当综合运用信任激励、职位晋升、职业发展规划、授权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第二,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上培训班、参加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讨等,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咨询公司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等课程,进一步提高其证券分析师的意识和能力。第三,在实战中练兵,建立容错机制,消除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只有经过市场的考验,才能真正培育出一支成熟理性的分析师队伍。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分析师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福彩3D中奖公式》:提前一月预测号码的惊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