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与正义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2021-11-22 01:14甄东洋
北方经贸 2021年3期
关键词:责任企业发展

甄东洋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早已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但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其内涵如何具体界定等,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都高度重视,且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形成和积累了大量的共识。单从实践层面上看,不同企业由于其性质和业务范围的不同,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实践范围和方式。正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范围和方式在实践上的复杂性,使得目前学界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还未形成一致认可的相对统一的明确概括。要探索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就必须首先在理论上明确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有专家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从外延式和内涵式两方面来予以界定,“外延式界定是通过所指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来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式界定是通过揭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属性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也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从企业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对象范围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规定来界定。也有专家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从企业利润之外去分析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谋取利润之外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还有专家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社会对企业的伦理期待,是指企业的伦理责任。”等等。

企业社会责任可从不同视角去认识和界定。从宏观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该为社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承担的各种责任,如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培养各类技术、管理等人才,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序参与公平竞争,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一)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节约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在从事生产过程中,都要坚决杜绝任何浪费资源的行为,都应该充分做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为企业和社会生产能够充分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各种合格产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推动企业和社会实现科学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等,必须实现科学发展。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其重要任务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企业能够实现盈利,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增加税收,促进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在企业承担起这些必要的任务之后,企业还需要承担其他的社会责任,如实现科学发展,要推动企业自身的科学发展,还要推动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使发展能够充分实现人的目的和需要,为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同时需要做到企业和社会、城乡等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等统筹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真正实现发展的目的。

(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民需求的多样化和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然要大力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等生产性企业,生产性企业的扩大和发展必然会涉及环境问题,部分企业可能会严重污染环境,会带来各种各样影响环境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提供各种产品的同时,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是作为社会生产的企业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部分销售企业也可能影响环境,甚至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作为企业,无论是生产性企业还是零售企业,凡是涉及到环境问题,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污染环境的,都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都应该履行好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虽然是从事产品生产和进行产品销售等活动的,虽然与一般的个人有所区别,但企业在从事物质生产和流通等过程中,具有与一般的个人相同的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个人需要以文明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企业也需要以文明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企业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更加深广,企业的带动作用更强,因此,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一般个人的比较起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重要而紧迫。

(五)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作为企业,一方面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的责任,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企业管理培训、各种技术技能培训、精神文明建设等为社会培养各类有用人才,培养社会化的人才,培养会管理、懂技术、具有崇高道德水平能够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自觉承担起这种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更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

(六)加强制度化建设的责任

企业为了强化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抵御各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良好的内部控制,推进企业长期正常运行和发展,更好服务于社会各界,不仅要加强自身内部的制度化建设,而且要通过自身的制度化建设,来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工作,尽力协调与社会各方面制度的关系,推动社会的各方面能够与企业的制度化体系相互衔接。同时,企业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自觉遵守各种制度和规范,自觉与社会各方面共同遵守各种规则和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的制度和秩序,自觉履行加强制度化建设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制度化逐步迈上新的台阶新的水平,为社会做出企业应有的重大贡献。

(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

国家法律的遵守和执行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因为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和执行问题,如企业生产是否依照国家规定标准和规格生产产品的问题、生产的产品是否依照法定途径和渠道进行销售的问题、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的问题等。企业的各类社会活动是社会总体运行的一部分,一方面,企业需要满足自身的愿望,获取最大利益,实现自身经营活动的利益和要求,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严格约束自身的各种经营行为,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社会整体秩序的稳定,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因此,企业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承担起履行相关法律责任的时代重任,而且要将履行法律的责任贯穿企业各项活动的始终,即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等。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推动企业积极服务于社会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企业可以履行社会服务功能。企业只有在履行社会服务功能的过程中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并行不悖,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企业如果能够把服务社会作为自身的责任,积极去承担和履行,不仅仅是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的利益,那么,企业将会从社会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的企业必然能够走得更远,目标会更加远大,其未来理想也就会更高。由此可知,企业只有积极服务于社会,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二)可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积极承担并履行好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极大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元素的企业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谐社会建设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民生保障、法律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尤其是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如企业能否为社会生产出合格和质量优良的产品,企业产品能否满足广大人民的现实需要等,这些问题对于社会各方面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消费者必然不满意,社会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社会就会不和谐。

(三)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并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与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密切相关。企业如何才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非常重要的是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只有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企业才能有好的社会形象。企业要存在和发展就不能只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危害社会,而要通过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企业一方面要从事营利活动,获取一定的经营收入和利润,维持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推动企业在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上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有可能得到长期不断的存在和发展。

(四)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企业信誉等,良好的企业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企业信誉等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企业产品消费者以及利益相关者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提高公众对企业的广泛认知度,树立企业良好口碑,企业产品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形成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必然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这样,企业就必然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发展和壮大。

四、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工作

企业履行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比较好的企业如何予以鼓励和鞭策,履行社会责任不好的企业如何依法追究责任,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法制化建设工作予以明确规定,实现依法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就可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全面规范管理。如果没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工作,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没有明确的界限规定,则企业无所适从,有可能出现该履行的责任没有履行,不该履行的责任履行了,这将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由此也有可能引起各方面的不满意。太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制化建设工作,还要明确规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就是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属于达标,这个问题也必须明确,否则企业难以执行、难以顺利完成任务。

(二)需要大力提高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在有了法制化基础后,企业需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能力积极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但部分企业在初步发展和做大做强阶段,只注重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相反,却是在不断危害社会利益的基础上或前提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治愈的创伤和灾难性后果。在此情况下,必须大力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摒弃旧的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简单理解为帮助政府和社会解决困难的传统思维,而应深刻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提高其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积极服务社会,企业才能从社会得到回报,只有在很好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良性发展,才能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也才能有良好的未来。而企业要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赢得服务社会的机会,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竞争力提高了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才有机会服务社会,这样,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得到永续发展。所以,企业提高自觉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三)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能否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建立健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激励机制,如果具有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就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如果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企业就不会有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此,需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这是帮助企业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当然,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减免税收,优先给予企业供应土地、财政补贴、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也可将企业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等。

猜你喜欢
责任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