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2021-11-22 04:19赵爱玲
当代旅游 2021年21期
关键词:瑶族民俗文化资源

赵爱玲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0

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前往其它地区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类别。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文化发展沉淀后的结晶,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发展的根本,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核心所在[1]。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可以切身感受旅游目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旅游的目的。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一座以“瑶文化”著称的城市,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这样民俗文化独特丰富的地区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仅可以宣传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文化资源,还可以对该地瑶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 金秀瑶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金秀民俗文化资源的地位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有“世界瑶都”之称,是中国目前瑶族支系存在最完好、族群最集中的地区。金秀县瑶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是瑶族文化研究的珍宝,对此,学术界达成了共识: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广西,广西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2]。由此可见,在该县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具有鲜明的优势。

(二)金秀民俗文化资源的类型

1 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1)歌舞文化。在歌曲方面,瑶族有盘瑶—《还盘王愿》、坳瑶—《浪坪节》、茶山瑶—《功德节》、花篮瑶—《游神节》、山子瑶—《度戒节》等歌曲。在舞蹈方面,有盘瑶—出兵舞、坳瑶—黄泥鼓舞、茶山瑶—三元舞、花篮瑶—甘王舞、山子瑶—双刀舞等民族风情的舞蹈。

(2)信仰文化。石牌条规是石牌组织内的法律,也叫“律规”,是经民主协商后,将其刻在石板上或写在纸上和木板上并公布,令公众一起遵循的制度。

(3)宗教文化。洪门祭典,又叫“做洪门”,旨在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仪式十分隆重,一般要三天三夜。祭祀由师公主持并要跳以下舞蹈:女游舞(象征龙王女儿游上岸来参加祭典),六郎舞(表演六郎砍山伐木,烧山开地,唱山歌),恋船舞(象征青年男女纯真的自由恋爱),鸡公舞(体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催财马舞(象征喜气盈门,财源广进),吊猪舞(杀吊猪,即杀掉损害农作物的野猪)。

2 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2)饮食文化。主食以旱谷、玉米、红薯、木薯、山芋、粟等为主,肉类以猪、牛、羊、鸡、鸭、鹅、兔、鱼等为主。另外,金秀瑶族还有其特色食品—酢。即将肉切成条块状,鱼剖腹洗净,拌上炒熟米粉和炒干食盐,放人瓮中密封好,半年左右即可。食用时略加煎炒,酸鲜可口。金秀瑶族民间素有“瑶不离酢”之说。

(3)田鱼文化。瑶族有饲养田鱼的习俗,主要为鲤鱼。在捕捉、杀死鲤鱼时,要先祈祷,默念咒语,以求得神灵的宽恕谅解。同时,砌屋下基脚、立门框、上梁架,婚嫁迎娶,逢年过节、祭祀祖先时,都必须用鲤鱼。

3 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节庆文化,盘王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活动内容有祭盘王开坛、还盘王愿、黄泥鼓舞、蝴蝶舞、上刀山、下火海、光脚踩火烧红犁头等,以祈求天平地安、年年有余、儿孙满堂。

4 其他民俗旅游资源

医药文化,其特点为医药结合,学医者必懂药,懂药者必通医。在诊断方法上,有望、闻、问、切,掌、舌、甲、耳、面诊等。瑶族依发病原因和病症特点,提出风、锁、豆、痧等病症和病名。在治疗方法上,有内服、外洗、外敷、熏、熨、佩带草药,放血,点刺灯划,艾、骨、席、药物、药棍灸,拔罐,针挑、拍击、搔抓、滚蛋、推拿,指、骨弓、碗、匙、青蒜、秆草、萱麻刮等[3]。

二 金秀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金秀瑶族自治县近几年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与其它地区的民俗旅游业相比,该县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亟待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资源普查不彻底

一个地区要想充分利用该地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对该地旅游资源的数量、种类、开发价值、开发的可行性和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普查和评价。金秀瑶族自治县相关负责部门目前也对该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但是缺少科学系统的分析调查,对该县目前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数量、种类、开发的可行性和价值等方面未能进行系统彻底的分析调查。

如阴去声字“外”的唱调(《红梨记·亭会》【桂枝香】“我忽听得窗外喁喁”,720)。由于去声字腔的基本音势是低—高—低,其中,符合这个音势的音调是六音,因此,这个音调即运用依字行腔法依据字声创作而来的“外”的字腔。此后的两个乐音的来源,不是来自于字声,而源自于本唱调音阶的级音,故应属过腔。其是以级音为音乐材料,运用过腔法创作而来。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金秀县现虽已脱贫,但该县经济发展还是较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单一,通信、交通和基础生活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交通条件,该县连通境外的公路仅为323和307国道,其他公路均较低级。铁路方面,从梧州到柳州高速、金秀六巷互通工程于2019年10月左右才通车,高速公路更是屈指可数,而水运、航空等交通设施还是处于“无”的状态。虽然该县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且富有特色,但由于交通闭塞,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走”不出大山,游客更是进不来大山,严重制约着该地瑶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广和发展。

(三)旅游产品优势不突出

近年来,金秀县着重将规划、开发、包装和推广活动集中在瑶族节庆文化方面,并开发了“世界瑶都”“盘王谷”“圣堂湖”“盘瑶风情园”等旅游风景区[4]。不难看出,该县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民族风情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两方面,其开发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开发程度较低,已开发旅游产品和项目也过于单一,在瑶族艺术、风俗、宗教等民俗文化方面开发工作不足,许多文化产业开发也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未打造成品牌。此外,该县的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由于追求经济利益,缺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经验,该县的核心旅游产品缺乏个性化、创造性,例如:民俗村的开发存在复制模仿痕迹较为严重、粗制滥造等问题,既浪费了资金和资源,又没有突出该县瑶族民俗村的独特性,这样严重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经营投资风险,也造成了旅游资源的浪费。

(四)本土文化保护不充分

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基础。但由于重开发、轻保护,该县民俗文化面临两方面的威胁:第一,异地文化旅游对金秀瑶族民俗文化的冲击。由于柳州市和桂林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时间远早于金秀县,开发体系较为成熟、知名度高、交通更加便利。同时,广西有较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金秀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竞争关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金秀瑶族民俗文化的吸引力、知名度和传统价值观的丢失。第二,近年来,该县的人文生态环境呈现日益恶化并衰变的趋势,导致金秀县的民俗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五)居民利益协调不到位

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需要依托社区和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会让居民对本地资源的利用价值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该县从扶贫旅游的模式出发,他们迫切希望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摆脱现状、获得经济利益。但目前由于我国在旅游开发方面并未形成完善的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该县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当地居民易与投资方、开发商产生利益冲突,使得该县的形象受损、旅游经济利益受损。

三 金秀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

(一)全面进行文化资源普查

金秀县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树立“集中建设文化大县,大力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建立特色文化品牌”的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鼓励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文化资源概况进行一次大普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和系统掌握该县文化资源的历史概况和发展现状、传承情况、演变情况,明确全县文化资源的类型、形态、总量、储藏情况,明确需要重点保护项目和当地的独特资源并进行整理,为深度开发和保护利用提供科学的证明,为发展和壮大金秀瑶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是制约金秀瑶族自治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将金秀县作为圆点,将国省道建设作为主干线,将县乡道公路建设作为脉络,把高速公路建设当作重点工程,修建桐木到蒙山的东西通道、罗香到修仁的南北通道交通格局,这“一横一纵”“纵横交错”的交通干线利于金秀县内各地的交流,该县形成“外联内接”的公路交通网络[5]。确定柳州到贺州的铁路路线经过该县并设置金秀车站,建设桐木到导江等二级公路,建设长垌坳到长垌等三、四级公路建设,六巷青山到大岭等乡村道路建设,还要加强实施村屯道路建设,提高屯间的交通便利程度,为金秀民俗文化“走”出大山打造便利的条件。

(三)重点培养旅游优势产品

1 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与特色

资源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来源于其不可移动性,即:民俗文化资源只能留在当地,离开了特定的民族地区就失去了原有价值,并非原来的民族文化的面貌。所以,金秀瑶族自治县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时要注重保持本土特色,不可为了短期利益和提高竞争优势,效仿或大力改造本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开发和发展不可移动、富有地区异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竞争力。

2 提升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感

民俗文化旅游在一定意义上被看作是一种高端的旅游类型。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展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并体验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一定意义上完善了自我,从而拥有良好的旅游体验。体验经济是将生活和情境作为着重点,打造感官体验、思维认可度方面的优势,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服务作为舞台,将商品作为道具,促使顾客能亲身参与并融入其中的经济理论[6]。金秀县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可以从瑶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情景为着重点,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给予游客良好的感官体验、提高游客对瑶族文化的认同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例如:在将瑶族的重大节日或者婚俗文化作为文化旅游产品时可以设定让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3 大力规划与整合旅游线路

充分利用金秀县瑶族文化旅游线路中的各种文物古迹,规划和建设沿线的民俗文化旅游基地和村落。利用金秀县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形成一条以观光和休闲为主的观光带,为游客提供康养修心、主题游乐、休闲娱乐、村寨度假、文化体验的综合旅游路线。

(四)充分保护本土文化资源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民俗文化资源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及时不到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该县要树立保护性开发意识,始终秉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放在首位,计划和制定全面的民俗文化保护策略和开发方案。在开发之前,必须分析项目的可实施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严格履行计划规划方案策略,防止破坏性建设。在开发工作完成后,要建立科学严密的监控和评价体系,定期检查和评价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正面利益影响及其负面影响,并及时总结,对负面影响要积极找出解决方案。

(五)全面有效协调居民利益

该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过度关注投资方和开发商的利益,而忽视和损害了社区居民的利益,从而引发投资方、开发商、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纠纷。因此,需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机制来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实现利益均衡化。第一,要尊重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提出关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意见和看法,提出自己的要求;第二,要特别关注当地居民的各项利益,支持并维护其合法权益,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相关的就业机会;第三,要为金秀县居民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丰富当地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民俗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内容上应该是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可展示性要强,并且为广大旅游消费者所能接受。

四 结语

金秀瑶族自治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在充分利用其丰富独特的瑶族文化旅游资源时,要始终秉持保护性开发原则,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予有效建议,期望为金秀瑶族探索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道路铺垫基础。

猜你喜欢
瑶族民俗文化资源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