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制约条件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1-11-22 04:19
当代旅游 2021年21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文旅

范 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健康与旅游学院,广西南宁 530008

引言

2019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提高南宁首位度,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1]。得益于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但在“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甲桂林”的壮族之乡,南宁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引领作用还不够突显,产业质效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首府相匹配的文化旅游产业龙头态势并未最终形成。通过知网搜索,在数十篇关于南宁旅游或南宁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涉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疫情背景下旅游业应对、乡村创意旅游开发、文化旅游商品挖掘等方面,而关于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随着“强首府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 文化旅游产业概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文人墨客热衷于将名山大川游览与文学创作融为一体。“文化旅游”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始于2009年国家层面出台《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加速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全国各地掀起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但目前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学界和行业还未形成定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也没有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分类。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依托开发的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加总。但从产业属性看,文化业有经济属性的一面,也有公益属性、社会属性[3]。

二 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标准

通过知网搜索,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中,有的学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视角进行研究,也有学者从创新、政治制度、投入产出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孙久文教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具体东部沿海地区实际,从经济增长、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绿色发展视角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学界所推崇[4]。在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主要负责人提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希望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引领全国文化旅游产业的高品质发展,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内的国内多个省市提出了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出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办法。而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高”体现在哪里,怎样发展才算是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用哪些指标来衡量和评价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各省市出台的办法和实施意见中没有进行明确,衡量指标也各不相同,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全要素生产理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增长的标准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即在既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增量价值。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属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范畴,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可以从经济增长、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绿色环保等视角出发,但文化旅游产业又有其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品牌知名度、国际开放合作、服务质量满意度等也是行业常用来衡量产业优不优、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同时,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在解读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上,重点从创新、产业协调、文旅融合、开放合作四个方面阐明了规划特色和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可以为本文研究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因此,本文认为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遵循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应结合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特点,具体来讲其高质量发展表现为:一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长;二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包括科技创新能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文旅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增长、高素质文旅人才增长等方面;三是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形象和服务质量的感知提升。包括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服务质量满意度、开放和国际交流水平。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归纳为八个衡量指标:即科技创新度、品牌知名度、产业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服务质量满意度、人才智力支持度、有效政策供给水平等。

三 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3月,南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挂牌成立[5],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步伐加快。根据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南宁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527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1%;旅游总消费1724.64亿元,同比增长24.29%。南宁市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影放映单位、文化场馆、节庆活动发展全体向好,全市3A级以上景区72家,星级以上饭店50家,国内旅行社104家,出境旅行社38家,旅行社服务网点344个,旅行社分社54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66家、广西星级农家乐122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9家[6]。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579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57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09家,印刷企业424家。2019年全年新签约17个文旅项目,总投资共280亿元。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文化旅游其他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48家,营业收入30亿元。宾阳炮龙节、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中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中国(横县)茉莉花大会等节庆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助推文旅融合发展[7]。

(二)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标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度、品牌知名度、产业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服务质量满意度、人才智力支持度、有效政策供给水平等评价指标,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 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南宁市文旅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不足,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科技投入比例偏低,智慧旅游,特别是有影响力大数据平台建设不足,仅南宁方特等少数产品科技创新度较好,大部分市场主体、产品没能利用科技创新提升自我发展和产品内涵。

2 品牌知名度不高

一是总体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凝聚。“中国绿城,壮美南宁”品牌、“老友南宁”品牌不够深入人心,品牌影响力有限,二是南宁市高品质高质量文旅产品不多,3A以上景区虽有72家,但5A级景区仅青秀山风1家。“壮族三月三”和东盟博览会等会展节庆文旅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但内涵建设不够、客源市场单一,与上海进博会、广州广交会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

3 风险抵御能力差

南宁市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文化旅游其他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企业48家,营业收入仅30多亿,旅游类市场主体更多,将近1万家,但还未有1家上市公司,文化旅游企业规模整体偏小,实力偏弱。与国内知名旅游城市比,文旅企业竞争力不足、风险抵御能力差。

4 国际交流不深

南宁与东盟国家间的文旅交流以短期旅游推介和文化活动为主,参与性、体验性、吸引性有限,且频次、深度、形式、精准度有待深化。在跨境游手续办理、加快跨境自驾游产品供给、开展与跨境国家友好城市间文化旅游交流年活动承办方面,有待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品牌产品优势。

5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产值总量、市场主体数量以及收入统计方面在全区占据优势,且全市文化旅游产品门类也较为齐全,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深入,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突显,不像北海的滨海文化旅游、桂林山水文化旅游、百色红色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优势明显,南宁文化旅游产业还需加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6 产业高端人才匮乏

随着恒大文化旅游城、万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百亿项目的落地,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大,旅游策划、资本运作、文化创意人才缺乏,文旅高层次运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同时文化旅游大环境以及行业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 强首府背景下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体制机制,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高标准编制南宁市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文旅产业比较优势,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以竞争性演说确定南宁市文旅大会承办权,整合文化旅游专项资金以及政府口其他部门的专项发展资金重点倾斜承办县(市、区)。完善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及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成立南宁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培育文旅龙头企业,加快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二)依托优势培育精品项目,提升品牌影响力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带动,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建设,以南宁青秀山、大明山、方特东盟神话、美丽南方等为依托,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和文旅产品,推动银企合作,提高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提升文旅企业竞争力[8],推动优质产品开发,提高南宁市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品牌效益。凝练培好“中国绿城,壮美南宁”品牌、“老友南宁”品牌,开展多渠道宣传报道,提升南宁品牌影响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东盟国际合作

坚持科技创新,加大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科研投入支出,推动南宁市文旅产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结合南宁比较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平台,有针对性开展文旅促销、产品开发、项目招商、文旅推介,加快数字文旅、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借助数据分析强化薄弱端管理,提升南宁市数字文旅发展。以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旅游交流为核心,密切对外交流,强化南宁面向东盟国际旅游集散地建设。

(四)狠抓服务质量提升,打造发展环境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借助数字文旅平台,及时处理旅游投诉,推动建立文旅市场全域监管机制。以行业技能需要为依据,举办南宁市文化旅游兴业服务技能大赛,引导从业人员技能提升,集聚行业发展所需技能人才。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管理,集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排查整治工作,落实文旅行业消防工作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全面提升南宁市文化旅游发展大环境,打造“老友南宁”“好客壮乡”的良好形象。

五 结语

本文从五大发展理念入手,结合文化旅游行业的现状和特点,重点从科技创新度、品牌知名度、产业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服务质量满意度、人才智力支持度、有效政策供给水平等指标体系对南宁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比对分析,但没能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量化分析,下一步研究中,将围绕这些方面,收集数据、构建模型,开展更针对性、更具体的定量研究。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文旅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眷恋南宁
秋姑娘来了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
南宁市建设现代宜居宜商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