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策略

2021-11-22 10:30侯永昭
读与写 2021年36期
关键词:障碍校本习作

侯永昭

(河北省石家庄市育新实验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写作的要求是学生能够做到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要求中年级学生能够随时观察周围的世界,能够不拘形式地将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在习作教学中,即时作文作为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要求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让学生做后即写、看后即写、说后即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语文即时写作的教学价值

中年级习作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时写话”作为一种即时性的写作方式,通常是突如其来的。鉴于即时写话的即刻性,要求小学生在看到、想到某件事情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后续采用写话的方式将所看、所思、所想用精简的文字阐述清楚。因此,即时写话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流利性,包括观察的认真性、思考的敏捷性、书写的准确性与清晰性以及逻辑的顺畅性等。

2.中年级小学生写话障碍

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发现,中年级小学生在即时写作中存在不少障碍,严重阻碍了即时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一,中年级小学生的写作,尤其是三年级学生在写作中面临从句到段,从段到篇的过渡,如何进行承接,是一项难以突破的障碍;第二,经过低年级阶段的训练,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记录生活、活动的经验和能力,能够搜集一定的写作素材,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观察不到位、思考不全面问题依然存在;第三,经过低段的学习,中年级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表现在习作中,还是存在语言混乱、思维不清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年级学生写作的最大障碍,在教学中,教师如何为学生提供帮助,以淡化这些障碍,是一线工作人员必须要思考并实践的重点。

3.中年级即时作文障碍淡化策略

3.1 先说后写,循序渐进

3.1.1 听说奠定基础。习作教学由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部分组成,且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此,在突破学生即时作文写作障碍时,要将大量的口语交际中蕴含的丰富写作话题落实到学生的习作当中,以听说奠定基础,用听说积累话题。

一次正式上课之前,我发现一名经常迟到的学生又迟到了。我灵机一动,从手机上搜了一个贫困山区孩子为了上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步行6公里上学的采访视频。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视频里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并让学生闭眼进行想象。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探讨,并将自己觉得所思所想说出来。学生观看视频后都认为自己太幸福了,每天早上起床还要爸爸妈妈喊,上下学都要父母接送,经常迟到,不守时等等,学生说了很多,也有了深刻的主观感受。接下来的即时作文顺利完成,同时,还教育孩子们养成珍惜幸福生活的意识和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1.2 说写展现文章。说与写都是在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说是写的基础,写则是在说的前提中进行的提升,说为作为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准备,甚至对写有着极大影响。学生通过说能够基本明确写的内容和思路,在写的过程中对说进行完善和整理即可。例如在一次以“运动会”为主题的即时作文写作中,先让学生说一说运动会都有哪些项目(长跑比赛、接力赛、拔河……);又让学生说了自己是否参加了本次运动会,在比赛开始前、比赛中、比赛后的心情如何?依据一定的思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参与过程和心情,让学生感受到运动会可写的内容与情感较多,使其有话要说,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条理清晰。

3.2 分解写作次序,丰富写作内容

3.2.1 挖掘生活要素。生活素材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密切接触到的相关科学知识,不仅包含日常琐事内容,更包含着衣食住行、人际关系以及自然、科学现象,在生活中这一系列的内容都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最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滔滔不绝地将其表达出来。因此,突破即时作文素材缺乏障碍,应从学生的生活日常入手,充分挖掘生活要素,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形成经验,进而将其完整地表述出来。

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件真实的案例:冬日的早晨起床,发现空中下起了蒙蒙雪花。这场雪对于学生而言,是稍纵即逝的写作素材。来到学校后,教师可以分四个步骤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起床看到雪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第二,这场雪中,你都看到了哪些现象?第三,集体体验,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观察雪花纷纷扬扬飘落而下的情景。第四,指导写作。确定写作的大致框架:早起初见落雪——雪中看到的情景如何——表达对雪的感受三大模块,之后,学生的即时作文,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清晰的思路,本次即时作文顺势而为。

3.2.2 融入校本活动。近年来,随着地方课程开发与应用的需要,校本课程逐渐成为一个火爆而普遍的名词,几乎每个学校都开发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囊括了德育、品德、阅读、传统文化、思维训练、非遗特色等丰富多彩的内容。笔者认为,这其中任何一种特色课程活动都能够与写作教学资源相挂钩。从生活即教育理论来看,即时作文的写作就是要及时记录学生的真实生活和感受,只有从真情实感中提炼出来的写作素材,才更能帮助学生突破无从下笔的窘境。同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校园生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完成课程表规定的常规性课程后,这种具有特色的校本活动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喜爱之情,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猜你喜欢
障碍校本习作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