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谚对外传播困境及对策

2021-11-25 01:31黄弋珍魏紫勤
现代交际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谚传播者一带一路

黄弋珍 魏紫勤 王 婕

(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农业经验。在推进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潮流中,中国农耕文化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

农谚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部分,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涉及养殖、种植、园艺、气象等各个方面,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农耕文化传播必然涉及中国农业的对外传播。然而,学术界对中国农谚传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谚特点及其对农业指导作用的分析和农业文化产物(如织耕图、二十四节气等)的文化价值的探讨上。[1-5]而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谚语特点的分析及其社会价值的探讨。[6-7]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者虽然对农谚本身有所认识,并能意识到其巨大价值,但几乎没有关注到其在文化传播上的效用,更缺乏具体的传播实践。

一、中国农谚非洲传播研究

非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非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和自然延伸,是重要参与方。非洲拥有广袤而未开发的土地,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实用农业技术,这样农业资源互补的背景促成了中非农业长期深入的合作。其中,中国对非洲农业技术的传递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传播要融入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与地方性情境中复杂的文化结构相融合,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研究如何更好地传播农业文化,就是在为传递农业技术而服务。

(一)研究问题

为了了解中国农谚在非洲传播的平台、传播者及其相关翻译研究情况,研究问题如下:

第一,微信公众平台是否能作为农谚对外传播的平台。

第二,农谚传播者素养是否足以承担农谚对外传播职责。

第三,中国农谚的相关英译研究如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为非洲留学生、中国本科生和中国农谚英译本《农谚精选——汉英对照》(A Selected Collec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verbs)。

非洲留学生方面,为了便于面对面沟通,并保证其满足项目的时间跨度需求,研究筛选了1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本科生方面,为了更能反映潜在传播者的素养水平,研究选择了笔者所在学校的50名学生,其中大多数是相关知识储备较多的农业类专业学生和更可能扮演文化传播者角色的外国语专业学生。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1.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与非洲留学生调查与结果

项目前期,课题组搭建了名为“Agricultural Proverbs”的微信公众平台,两周一次推送农谚相关知识。与此同时,课题组通过平台对15位非洲留学生进行具体传播实践,并通过问卷调查传播效果。2019年7月,第一次发放问卷,为调查对象的初步情况了解,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如姓名、已在中国停留的时间等、中国农谚基础知识测验、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情况及态度调查。第二次调查问卷同年9月发放,用以检测学习情况和收集反馈意见,内容包括两个月内推送过的农谚知识测验和调查对象对平台推送频率、信息量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建议的调查。第一次调查回收到15份有效问卷,初步了解到非洲留学生的农谚掌握程度和不常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但愿意借此媒介学习中国农谚的情况。第二次调查回收到4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显示,只有1人在农谚知识掌握程度上有所提高。针对传播效果不佳、研究对象大量流失的情况,课题组暂停微信推送,进行问题反思。

2.中国本科生作为传播者的调查与结果

项目后期,课题组扩大研究范围,展开了传播者方向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非洲农业和中国农谚的知识储备测试以及传播中国农业文化的意愿和态度调查。最后收集了共50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在传播中国农谚文化上有积极态度,但对非洲农业情况所知甚少,对中国农谚也只有基本认识,并不了解其内涵。

3.平台运营与农谚英译本学习中关注到的翻译问题和教材缺乏问题

微信平台推送内容以《农谚精选——汉英对照》(A Selected Collec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verbs)为主要参考资料。学习过程中,课题组注意到书本上对中国农业谚语中的修辞格、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上都采取了一定的策略,但不乏部分谚语翻译还有待提高。在寻找更佳的翻译过程中发现,国内缺乏可参照的平行文本以及农谚翻译策略指导。

二、中国农谚对外传播困境

根据调查与研究的结果可见,中国农谚对外传播面临重重困境。首先,微信公众平台无法起到良好传播效果,适宜对外传播的媒介平台还有待探究;其次,大多数文化传播者素养不高,不足以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任;最后,现有的农谚英译本十分稀少,目前的农业翻译研究程度也远远不够。

(一)传播媒介

媒介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文化作为历史沉淀的精神纽带,是给予时代信念与力量的重要源泉。媒介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助推力,借助传媒思维的整合,推动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寻求文化最理想的存在样式。以受众为核心,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技术的传感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媒体时代的重要标志。”[8]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广受欢迎,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重要的运营平台。本课题小组在此次向15位非洲留学生传播农谚的实践中,使用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媒介,运营一段时间后总结分析出其在具体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优势:第一,公众平台提供了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及纷繁的呈现效果,使得传播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第二,作为线上传播媒介,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内容易于保存和检索;第三,公众平台设置的互动和留言板便于交流探讨。但其弊端也在运营中不断显现:第一,推送大部分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体现,受众接触到的只是二维文化知识,没办法通过切身实践体验到农谚背后的实践意义,印象不深刻;第二,微信公众平台并不是外国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课题组调查的15名非洲留学生中,有10人表示他们并没有阅读微信公众号的习惯,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次推文的阅读量也是寥寥无几。对于非洲留学生来说,微信更多是被当作与中国群众交流的便捷工具,而不像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

总的来说,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的应用更为普遍,不适用于对外传播,需要选择更加适合的媒介。

(二)传播者素养

中国青年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传播者,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其不可或缺的条件。另外,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挖掘其现代价值以及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三个方面;媒介素养则是指对信息具有判断与把关能力,同时能够掌握媒体运行机制,引导受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此次实践中,课题组调查了南京农业大学[9]50名中国学生,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只对耳熟能详的中国农谚有所认识,并且对部分农谚在内涵的了解上还存在一定误区。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农业类院校,学生在农业方面的学习研究应该是比非农业学校的学生要多的,但对农谚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这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现阶段中国大学生对于农谚的知识储备是比较少的。另外,从与部分非洲留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对农谚知识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语言障碍,缺乏合适的学习材料,他们对汉语农谚的了解也非常有限。这使得农谚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极大的阻碍。

(三)翻译研究(中英翻译)

我国目前可用于传播中国农谚的教材十分稀缺,比较流行的有两本:一本为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谚800句》(2014年10月)的英译本。另一本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谚精选——汉英对照》(A Selected Collec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verbs)(2017年12月)。对外传播材料的提供主要依赖于我国的翻译人才。“中国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呼唤翻译事业的勃兴,特别是要加强中译外工作,提高中译外翻译质量,让世界共享中华文明成果。”[10]

中国农谚翻译的相关研究集中在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及本科生以《农谚800句》的英译本为考察对象做出的翻译研究。卞琦峰提出了农谚中隐喻翻译的两条原则:译文在语言结构方面使用英语谚语常用句型;译文在文化内涵方面要保持喻体特征及其文化内涵。[11]张黎指出,中国农谚中大量使用修辞格,并将其分为相对可译修辞格和相对不可译修辞格,在此基础上对《农谚800句》中的修辞格英译实践做了总结反思,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12]汪梦元所在的创新项目团队将农谚中的数词分为确指数词、虚指数词和时节类数词,提出确指数词普遍以直译为翻译策略从而达到良好的翻译效果;虚指数词若有加深程度之效,则尽可能保留修辞效果,若为文化负载词,则选择直译或文化转译;时节类数词若指阴历月份,则可用季节名词进行替换,若有特殊含义,则应尽力保留文化内涵。[13]刘恒霞利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总结出农谚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六种方法,其中包括意译法、替换法、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音译加注法等。[14]可以看出,现有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翻译实例的总结性描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研究视野的拓宽;另外,研究文本多集中在对《农谚800句》英译本的讨论研究,不免出现重复性阐述。总之,现有研究源文本选择过于局限,不能满足浩大源语库的翻译需求,也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目前国已有的农谚英译本是非常稀少的,且对农谚英译的研究也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撑中国农谚走向国际社会,这使得农谚文化的对外传播非常困难。

三、中国农谚对外传播对策

针对以上中国农谚在对外传播所遭遇的困境,以下建议供中国农谚文化对外传播的相关研究人员和部门参考。

在传播媒介方面,需要选用不受网络限制的纸质媒介或国际普遍使用的网络平台作为对外传播媒介。纸质书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不受网络等外部因素限制,不失为对外文化传播的媒介选择。2017年,肖明慧所在的南京农业大学团队就将二十四节气出版双语课本投入到肯尼亚艾格顿大学孔子学院试用。此外,可以利用国际较为普及网络平台,如Youtube视频,利用多元而生动的案例,增加文本的亲近性和对话性,在传递信息、知识的同时,利用超越文化圈层的情感性力量获得他国受众的共鸣。李子柒的视频在海外的成功可以作为重要参考。[15]

在传播者素养方面,要提高中国学生和在华留学生两方的文化传播素养。一方面,要培养中国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各高校尤其是农业类院校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学生对农谚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谚作为农耕文化瑰宝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积累农谚文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不断探索其现代价值。另外,在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要学会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平台传播农谚文化。另一方面,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要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学习材料、举办有趣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将中国农谚文化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除语言障碍带来的不便,更好地将中国文化“带出去”。

在翻译研究方面,加大系统性研究并扩展研究范围。首先在理论指导方面,可以更多地借鉴中西方已有的翻译理论成果,从而实现农谚翻译研究的系统性突破。其次,要拓宽研究视野,选择更为丰富的源文本。同时,在翻译时要结合时代特点,舍去对已经失去指导意义或被证实存在不准确性的农谚,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谚语及时补充翻译。译员作为实现多元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农谚传播材料稀缺和其英译研究的较大缺口,需要更多的翻译人才着手于对农谚外译的研究,农业院校的外国语专业学生尤其需要依靠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加大对此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农谚传播者一带一路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农谚专名英译的涵义与指称研究
新闻传播渠道中传播者权力问题的分析
从德语的星期农谚看德国文化
我给“农谚”挑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