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效果分析

2021-11-28 16:41赖立婷董晶晶单葵顺洪晓燕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肠腹腔镜手术

赖立婷,董晶晶,单葵顺,洪晓燕

(广东省中医院麻醉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胆道末端、慢性胰腺炎及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由于切除范围较广,手术区域血管分布密集,且具有重要功能等原因,该手术非常复杂,操作难度是腹部外科中排名比较靠前的手术[1-2]。该手术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症状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胆瘘、腹腔内感染、胰瘘等[3],其中以胰瘘最为常见,即胰腺管破裂导致胰液非正常流出现象,属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为预防术后不良反应,挽救患者生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是关键。本研究主要探究手术护理对于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意义,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9 年1 月—2020 年7 月间,我院行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1 例。其中男性63 例,女性38 例,年龄最大的84 岁,最小的22 岁,平均(60.5±3.1)岁。本院伦理委员会已知晓详情并允许实验执行。纳入标准:(1)均为我院研究时段行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2)患者意识清楚且配合度较高;(3)经检查后,满足手术要求;(4)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或智力低下;(2)基本资料不齐;(3)合并其他癌变疾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详细操作如下:指导患者保持平卧分腿位,气管插管全麻后,常规铺巾消毒,在脐带下边缘切开1 cm 切口,建立气腹后,置入10 mm Trocar,作为腹腔镜入口。在腹腔镜下,观察肠管粘连、肝胆瘀胆及腹腔内结节等情况。接下来游离至结肠系膜下缘,打通右例空肠起始腹膜,分离静脉及主动脉,使右肾静脉充分暴露,显露SMV、SMA 主干。再使用超声刀分离胃结肠韧带,暴露十二指肠、胰腺头,找出胃网膜右静脉后,使用Hemo—lock 双重夹毕离断。之后,离断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接下来打开腹膜,暴露下腔静脉和胰头,未发现肿物侵犯下腔静脉后,切开胆囊,横断胆总管,切断空肠,在腹正中做一切口,取出标本。在横结肠系膜无血管区切开后,提起远端空肠,距空肠断端2 cm 处切开小口,行胰腺空肠端侧吻合术。距胰肠吻合5 cm 处切开切口,行肝总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胃体后壁,距胆肠吻合口40 cm 处切开切口,行胃空肠侧侧吻合术。常规置管后,冲洗腹腔,未发现渗血情况,常规放置引流管,关闭腹腔。

1.2.2 护理方法

1.2.2.1 手术前准备 术前,辅助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肺功能及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和备血工作,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病灶具体位置。此外,根据手术类型、病情状况,准备好所有器械及材料,如手术大包、剖腹包及双套管等。

1.2.2.2 心理护理 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态度接待每位患者,根据手术类型给予系统性护理指导,纠正对疾病及手术错误认知,提升治疗配合度。手术前1 天,再次巡房,核对基本信息、标记手术部位和观察皮肤状况,评估营养状况及体态,为手术做好准备。同时讲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发现消极情绪严重者,应加强心理疏导,避免情绪变化较大,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1.2.2.3 手术中护理配合 (1)巡回护士护理。①进入手术室后,应再次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准备药品等,同时多进行交流,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情绪波动。根据体温提前调节好手术室温度和湿度,提升整体舒适感;②根据手术类型建立静脉,并协助麻醉医师开展麻醉,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变化,了解血液循环、心血管功能等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意外事件发生;③记录并清点手术室所准备器械及纱布使用情况,避免出现物品遗漏发生;④术后首先撤下3D 摄像头,在关闭所有设备后,归位。固定好管道,送至麻醉复苏室复苏,在此过程中做好约束工作,避免出现导管脱落、误拔情况发生。(2)器械护士护理。①手术前15 分钟,清洁手部后,检查所有器械物品性能是否完整,尤其是腹腔镜螺丝及密封帽。再检查使用镜头是否清晰,同时辅助巡回护士清点所有物品;②连接好所使用设备电源,准备好腹腔镜器械和手术传递器械;③准备好手术使用胶管、橡皮筋、小棉签及记号笔;④手术过程中,使用无菌纸笔做好记录,包括纱条数量、缝针次数、橡皮筋使用数量等,并及时向执行医生汇报。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将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①不良反应发生率;②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③护理满意度: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④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所需所有数据均通过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算所得,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有3 例胆瘘、2 例胰瘘、3 例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92%(8/101)。

2.2 实验指标

在实验结束后,分析血淀粉酶、C 反应蛋白含量,血淀粉酶(169.12±14.72)U/L,C 反应蛋白(6.16±0.38)mg/L。

2.3 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

在实验结束后给予患者及家属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5±1.65)分,住院时间为(17.21±1.36)d。

3.讨论

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种操作难度极高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4]。手术后一周内是并发症高风险时期,此时段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环境护理、并发症预防、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宣导等基础护理,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特征,在发现异常时及时给予处理措施。另一方面,手术前由于对疾病的陌生与对手术根深蒂固的恐惧,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无法以最好的状态面临手术,为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常规的护理方法显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5]。随着医疗模式的改革推进,多种护理模式也如雨后春竹,其中手术护理是一种围绕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时段进行护理干预,是近几年新起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6]。经多位学者研究发现,该护理模式对于实施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起着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本次实验结果相符。

研究中,以本院101 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在其治疗期间给予手术护理,意在探究手术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2%;血淀粉酶(169.12±14.72)U/L,C反应蛋白(6.16±0.38)mg/L;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5±1.65)分,住院时间为(17.21±1.36)d。本研究中还发现,手术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情绪问题,使其更加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综上所述,对实行3D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应用手术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空肠腹腔镜手术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手术之后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