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欣病经蝶窦或经颅入路手术治疗后的预后及随访分析

2021-11-28 16:41胥勋梅张栋珉杨舒雅钱娴静敬媛媛
医药前沿 2021年4期
关键词:伽马刀经颅皮质醇

曾 静,胥勋梅,张栋珉,杨舒雅,张 清,钱娴静,陈 娇,敬媛媛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 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以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和骨质疏松为典型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垂体性CS,又称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 CD),是CS 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总数的70%左右[1]。CD 首选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CD经蝶窦术后缓解率65%~98%,复发率7%~34%,未缓解者再次经蝶手术缓解率37%~61%[2]。

1.判断CD 术后缓解的指标

1.1 皮质醇

术后1 周内清晨血清皮质醇测定是目前公认的用于评估疗效的指标。清晨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140 nmoL/L(5μg/dl)者为缓解[1]。

1.2 24 h 尿游离皮质醇

可作为辅助评估指标。其低于参考值范围高值28 ~55 nmoL/L(10 ~20μg)/24 h 提示缓解,24 hUFC 高于276 nmoL/L(100μg/24 h)则提示肿瘤残存[1]。

1.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王任直教授的一项研究显示:术后血ACTH 水平与术后内分泌早期缓解情况存在明显相关性。ACTH 早期缓解最佳临界值18.85 pg/mL[3]。余叶蓉教授的研究数据:术后次晨及1 周晨ACTH <20 ng/L,诊断术后缓解的敏感度分别为94%与96%特异度分别为97%与96%[4]。

1.4 去氨加压素(DDAVP)兴奋试验

被用于CD 手术后的随访,以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国外的一项研究数据:以皮质醇(PCT)浓度的绝对增加值大于基础值的20%,ACTH 浓度的绝对增加值大于基础值的35%作为判断标准。PTC 及ACTH 预测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与57%及预测复发的阴性值分别为92%与90%[5]。

1.5 DDAVP 兴奋试验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过夜抑制试验(CDDT)血PTC 浓度绝对增加值大于基础值的50%,血浆ACTH 浓度绝对增加值大于基础值50%为判断标准。CDDT 兴奋试验PTC 及ACTH 预测复发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与78%,预测复发的阴性值分别为100%与100%[6]。

2.CD 经蝶窦人路术后存在延迟缓解的情况

经蝶窦人路术后内分泌未即刻缓解的病人,应密切随访,不建议立即行二次手术[7]。国外的一项研究数据,经蝶窦手术治疗的CD 患者1620 名,其中35 名(5.6%)表现为延迟缓解[8]。另一项数据,5 例CD 患者经鼻-蝶窦入路术后17 ~60d 延迟缓解。其中3 例缓解,2 例在分别术后6 月,11 月复发[9]。

3.CD 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后的转归

CD 术后未缓解或复发者治疗难度及手术风险大,存在二次甚至三次复发可能。一项回顾性研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行经蝶窦手术的32 例CD 患者,首次术后缓解27 例,长期缓解16 例,复发11 例。初次经蝶术后无效患者5 例[10]。

首次术后复发11 例患者中8 例经二次经蝶手术治疗,4 例未缓解,4 例缓解的患者中3 例出现二次复发。二次复发后2 例行垂体伽马刀治疗;l 例先行肾上腺切除术再行垂体放疗;至最随访期限内分内分泌指标再度异常者1 例,怀疑第3 次复发。4 例二次经蝶术后未缓解,所有4 例术质均行垂体放疗或伽马刀刀,至随访时达缓解。另外3 例未行二次经蝶术,1 例行左右肾上腺切除,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功能。2 例右侧肾上腺切除,其中1 例辅伽马刀治疗[10]。

初次术后无效的患者5 例,有4 例再次经蝶术后,皮质醇仍高,2 例经垂体放疗,2 例先后行双侧肾上腺切除。1 例微腺瘤行伽马刀治疗及双侧肾上腺切除,发展为Nelson 综合征[10]。

目前针对于抑制CD ATCH 分泌的药物包括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帕瑞肽。美国FDA 于2012 年12 月年正式批准帕瑞肽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及手术失败的CD 患者[11]。在我国还未被批准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卡麦角林,研究显示20%~40%的患者接受卡麦角林治疗后CD 缓解[12]。帕瑞肽联合卡麦角林的总有效率为53%[13]。

4.影响CD 术后残留和复发的因素

(1)微腺瘤术后缓解率明显高于大腺。(2)病理为腺瘤,增生,阴性缓解率分别为85%,24%,45%。(3)垂体腺瘤中侵袭性垂体腺瘤的预后差。(4)肿瘤切除加瘤周部分垂体切除的疗效要优于肿瘤选择性切除[14-15]。(5)擅长经蝶手术治疗CD 的神经外科医生,微腺瘤的治愈率到80%~90%,大腺瘤治愈率不足60%。经验较少的中心,长期缓解率只接近50%[16]。(6)其他因素:弥漫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增生;肿瘤可能出现在垂体柄;异位腺瘤(蝶鞍旁肿瘤,或海绵窦)[17]。

5.CD 的死亡风险

一项meta 分析对CD 病死率研究进行系统评价。CD患者的标准病死率(SMR)为1.84。初次手术后有持续性疾病的CD 患者的SMR 为3.73。未获得初始手术治愈的CD患者与死亡率过高相关[18]。CD 患者Kaplan-Meir 生存曲线分析中,CD 术后未缓解组生存率是明显低于缓解组[19]。库欣综合征与过度死亡相关,主要由心血管事件或感染引起。CD 的死亡中也描述了与精神疾病相关的自杀[20]。值得提出的是活动性CD 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CS 术后VTE 的发病率甚至与骨科大手术相仿[21]。一般认为抗凝药物需常规应用于拟行垂体手术或岩下窦静脉取血的CS 患者。另外也需考虑其出血风险[22]。

6.CD 患者选择经蝶窦人路或经颅人路后需密切随访。

术后1 周内要检测血除了查皮质醇和ACTH 水平以评估手术治疗的效果外,还需要评估血栓栓塞和感染相关情况[1]。术后1、3、6 个月及1 年以及此后每年需要长期随访,密切观察缓解或复发情况及监测垂体前叶功能等[1]。

7.总结

CD 首次经蝶窦或经颅入路手术治疗。首次未缓解及复发患者通常需要经蝶或经颅入路再次手术治疗,需辅以垂体放疗、垂体伽马刀治疗、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切除。研究显示帕瑞肽联合卡麦角林治疗CD 的总有效率达53%。初次手术后患有持续性疾病的CD 患者的标准病死率升高,主要死于心血管事件及感染,精神相关性自杀不容忽视。CD 患者经蝶窦人路无论是否缓解都应长期规范随访。

猜你喜欢
伽马刀经颅皮质醇
危重患者内源性皮质醇变化特点及应用进展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伽马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The most soothing music for dogs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TACE与伽玛刀治疗肝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