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2021-11-30 00:4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免疫性胆汁肝病

邓 欢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免疫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 ALD)主要指患者自身存在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导致患者肝组织出现损伤情况,最终发生肝功能异常,是患者身体内部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出现问题,导致患者肝脏发生病理性损害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病,此种疾病不具有传染性,主要包括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上述三种疾病之中任意两种疾病重叠导致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合综合征(autoimmune overlap syndrome, AOS),一般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1]。

部分患者出现该疾病之后发病相对隐匿,病情进展速度缓慢,不存在非常明显的临床表现,待发现时患者疾病已经发展成为肝硬化阶段,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累积的经验越来越多,实验室检查技术随之发展,各个级别的医院开始普及肝穿刺活检技术,临床更加深入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检查该疾病的概率不断升高。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 例到本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进行分析,现阐述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免疫性肝病患者20 例,其中男性患者8 例,女性患者12 例,平均年龄(45.25±3.27)岁。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为免疫性肝病;②患者相关疾病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合并其他比较严重的器官疾病;②患者精神异常[2]。

1.2 方法

使用菲利普iu-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探头扫描患者腹部的过程中需要将频率设置为3.5 MHz ~5 MHz。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常规扫描患者的腹腔、脾脏、胰腺、胆囊以及肝脏,重点对患者的肝内管道系统结构情况、肝脏实质回声情况、肝脏包膜情况、肝脏形态以及肝脏大小进行观察,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脾静脉血流情况、肝静脉血流情况、门静脉血流情况以及肝脏血流情况进行观察。

2 结果

入选20 例患者经过临床生化检查后均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入选患者经过彩超扫描后得出声像图特点如下:①共有7 例患者肝脏轻度增大;②共有6 例患者肝包膜不光滑;③入选20 例患者均出现肝实质回声不均匀或者极不均匀情况,呈细密样稍强回声或略增粗回声或者斑片样稍高回声,均存在不明显的结节;④入选患者中共有7例存在肝门部淋巴结肿大情况;⑤入选20 例患者肝内胆管未见扩张情况;⑥入选20 例患者门静脉血流未出现异常情况;⑦入选患者当中共有6 例肝内血管纹路轻微变细;⑧入选20 例患者脾大小均正常。

3 讨论

3.1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现状

当前临床尚未明确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该疾病和其他疾病之间存在的相关联系,患者出现此种疾病之后会发生与病毒性肝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相对困难[3-4]。所以,及时、准确地检测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存在三种类型:①以肝炎作为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 H);②以胆汁淤积和胆系损害作为主型的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PSC);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上述三种疫病中任意两种疾病相互重叠出现重叠综合征(AOS),表现出的肝脏病变情况均比较严重,最终可发展成为肝硬化[5-6]。在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当中最常见的疾病为AHI-ALD,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不存在特异性表现,部分患者出现该疾病比较隐匿,疾病发展相对缓慢,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疾病已经发展成为肝硬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情况,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临床诊断该疾病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影像学特征、组织学特征、生化特征以及临床特点,根据统一和规范的临床标准进行进一步指标,但是当前临床诊断准确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这类疾病中相对简单和快捷的一种方法,能够为临床医师早期发现该疾病提供有效帮助。

3.2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入选20 例患者经过临床生化检查后均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主要特征性病变表现为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以及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7]。该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肝内小胆管发生非化脓性、进行性炎症作为特征而发起的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该疾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变成终末期肝病。女性人群比较常见该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酶系升高、胆汁淤积,患者出现该疾病之后还会出现两个非常典型的表现:乏力、瘙痒。患者首次出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后不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患者病情极易被忽视,相关报道显示,该疾病在临床具有70%的误诊率[8]。入选20 例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够典型,经过超声检查后患者出现肝区不适、无力、疲乏等情况,超声检查后给予患者实验室检查,考虑患者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肝门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共有7 例。相比临床比较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超声表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实质回声中主要表现为细颗粒样改变,患者的胆管壁内壁会出现一种比较强的回声,主要表现为腹腔淋巴结增大,而患有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肝脏缩小,主要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出现弥漫性结节样增生。由此可以得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临床常见肝硬化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临床应用超声检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一定的准确率。

3.3 自身免疫性肝病超声表现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影像表现存在一定差异。AIH 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匀分布,能够见到斑片状改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腔淋巴结增大、胆囊萎缩情况。PBC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脏增大、包膜增厚,回声不光滑且增强,肝实质回声出现颗粒状增强,腹腔内部能够见到淋巴结增大情况;PSC 主要表现为小胆管出现“=”样回声,肝内胆管系统回声增强,胆囊出现水肿。AOS 超声会出现两种ALD 特征。

3.4 ALD 诊断体会

①临床应用超声诊断之后会发现患者肝脏出现轻度增大情况,肝实质回声不够均匀,但是并不是临床比较典型的肝硬化超声表现,尤其是存在肝门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患者是否为自身免疫性肝病;②如果患者肝脏出现增大情况,而病毒学指标却显示为阴性的患者,需要考虑患者是否为自身免疫性肝炎;③如果患者存在胆汁淤积情况则需要对患者管腔狭窄程度以及胆管壁增厚情况进行观察,考虑患者是否为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④如果患者存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情况则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肝脏血流情况、肝脏回声情况以及肝脏形态,考虑患者是否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4 结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ALD)应用超声进行检查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虽然超声影像学的检查结果不能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确诊性检查结果,但是对该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辨别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随着现代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超声影像学技术不断进步,在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过程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定量分析,其诊断的结果和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而且应用该技术进行诊断能够有效使临床诊断时间得到缩短,降低临床误诊、漏诊概率,应用前景相对较高,值得普及。

猜你喜欢
免疫性胆汁肝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miRNA-370沉默对酒精性肝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