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希望
——解读彭闪闪的长篇小说《转身》

2021-12-01 11:49郑彦离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索菲娅詹姆斯澳大利亚

郑彦离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4)

移居澳大利亚的女作家彭闪闪的长篇小说《转身》,以一个新移居澳大利亚华人家庭的房产交易引发的官司为主线,描绘了一群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华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努力奋斗和生存的不易。这部小说提醒我们,当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到了文化差异很大的异国他乡,应如何适应?如何选择?方可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精神空间,安宁下来。

一、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的错位

肖梦影是《转身》里的主角,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中文系,曾在某出版社做编辑工作,2013年因丈夫孟立成投资500万澳币收购澳大利亚一家保健品制药公司,而取得澳大利亚永居身份,2016年入住墨尔本一个富人区。孟立成为跨国制药公司老板,一年到头忙于生意,很少回墨尔本。肖梦影本人则除了照顾唯一的儿子、接送其上学外,每天并无其他必须要做的事。她“外貌端庄美丽,内在文艺浪漫”[1]4,不断有男人喜欢她,有时她也会做出非理性的举动。在现居房未卖出、资金无着落的情况下,签约买心喜的摩登房子,就是她非理性的一个举动,由此给她带来了一连串的痛苦和财产损失。

本来,肖梦影住着通过房产中介公司华人业务员索菲娅介绍购买的古典风格的法式花园别墅,日常生活消费由丈夫供给,衣食无忧。可是,在索菲娅给她推荐了临海且离儿子上学地方近一些的简约风格的摩登房子后,她不由心动。虽然她清楚“我必须卖了现在住的房子才可以买这套房,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现金”[1]109。她知道丈夫的钱“也都在项目上,不是说抽就能抽出来的”[1]110。但是,房产中介老板承诺为其销售现住房,“我有两三百个有钱的高端客户,他们是出得起钱立即交割房产的”,“我可以做到在销售后的三十天内同时交割房子”,在她看了该老板展示的周边三家相似房产高价出售的信息后,就签了购买新房合同。

按当地规定,签了购买新房合同后,卖方也签字生效后,有三天冷静期,可以反悔。肖梦影打电话问丈夫的意见,丈夫说有“资金的衔接问题”,“希望先不做此次交易”。她又询问其当时的情人薛华的意见,薛华对她说,“如果是我,就先卖了房子再买”。她担心,“如果卖了再买,这套房子就被人买走了”,薛华回答她说:“那就以后再找喜欢的房子。”可是她认为,把古典风格的法式房子换成简约摩登的房子,是新的生活体验。她相信房产中介老板和索菲娅对她现有住房高价销售的承诺,希望赚些升值利润,决心买下新房,两全其美,而不反悔。

然而,不久肖梦影的美梦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签约后将近一周时,肖梦影遇到同是移居墨尔本的华人朋友范爽,被告知她现住房是60年以上的老建筑,按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对有年份的老房子要进行历史性的保护,不可以拆建,会影响销售。由此,她也明白了房产中介当时未告诉她不可拆建的规定是为了保证那次房产交易;意识到了自己把索菲娅当作闺蜜,在她曾经的男友车祸死亡时,给她一千澳币致哀,可实际上对方却把她当作是能赚钱的大客户对待。

肖梦影责怪自己没有做多方面的了解,轻信了索菲娅这个所谓的华人朋友。担心现住房不能马上卖掉,无法支付买摩登房子的款,想终止合同。于是她给索菲娅打电话,可是对方没接。她又留语音,对方也没回应。次日上午,她又给索菲娅打电话和发信息,对方还是没接没回。直到午间,索菲娅才回电话,说卖家三天前签过合同,已过冷静期,不可以反悔了。她问索菲娅,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一下卖家已签合同?索菲娅说,卖家签过的合同已发到她的电子邮箱;并说,在澳大利亚,发电子邮件是常用的工作方式,是公认的法律依据。她怀疑,索菲娅是成心不给自己反悔的机会。

之后噩梦开始连环而来。

第一,她得在两天内把买房首付款几十万澳币汇到房产中介公司指定的信托账户。

第二,为了现住房方便销售,房产中介老板建议进行翻新打扮,设计、展示、广告、翻新等费用,约8万澳币。

第三,因为现住房翻新打扮,她和儿子得换地方住。房产中介老板建议提前搬到新买的摩登房子,省得再次搬家,但是得支付提前搬进的两万六千澳币的房租。

第四,计时搬家两天,花去两千澳币。她整理摆放东西的过程,手裂出了血口,眼黑了一圈,腰疼得不能顺利站起身来。

第五,一个月过去,房价一直下跌,索菲娅说只有一家表示诚意购买,但出价比广告销售报价低100万澳币,且有附带条件,美梦破灭。

眼看房产中介私自缩短后的交割期将到,肖梦影心急如焚。没办法,她把实情告诉了丈夫孟立成。孟立成想简单了结这个交易,丢了首付几十万澳币算了,就当是她交了学费。可是当孟立成知道合同里还有买方违约需赔付卖方其他费用的条款时,感到形势难测,数不可控,决定咨询律师,与房产中介公司打官司,她也搬回了原住房。

律师费高得让人难以接受,且令人费解的是所找的华人律师张大为认为打官司要针对卖方,孟立成提出最好和解。肖梦影托人与卖方商谈,对方同意和解,退一半首付款给买方,请买方律师拟和解协议。律师拟好协议后发肖梦影的邮箱让其审查,她当时正忙,说如果按她的意思拟协议就不看了,可直接发给对方。对方看到协议信后又不同意和解了,原来律师信里教训口气的内容激怒了对方。对方告买方,要求撤销因未退买方预付款不能二次销售的禁止令,法院判卖方胜诉。在肖梦影的新男朋友——移居澳大利亚的荷兰人詹姆斯的帮助下,换了律师上诉,最后法院判买方只需赔卖方按当时市场评估价的差额,卖方提出的过分赔偿要求不予支持。随后,被追责的张大为律师同意赔偿她败诉那次的上法庭律师费用,房产中介公司同意赔偿她这次交易损失的一半费用,官司告结。但是,不仅期望的摩登房子没有得到,而且还损失了不少钱,更重要的是折腾得心灰意冷!

可以看出,肖梦影对交易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做事也不够认真扎实,更暴露出她没有控制财产损失的经验。因此,她在陌生的环境中,处处错位,惹出这些麻烦事。

二、人物的爱情观,随海外生活的阅历而改变

肖梦影的爱情观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肖梦影因为长得漂亮,从青春时代到中年,一直有不少追求者,这造成了她的爱情自信,以致形成了她比较理想化的择偶条件:帅气、有经济实力、大气、年龄相当、爱她。应该说,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男性极少。幸运的是,年轻时她遇到了符合这些条件的孟立成。

年轻的孟立成是坐拥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当时还有一个叫沈铭浩的公务员,内心阳光,事业小有起色,非常爱肖梦影;但她对他虽然欣赏,却认为与孟立成不能比,于是和孟立成结婚。移居澳大利亚后,因孟立成是跨国公司的老板,长年在国际间飞奔,很少回墨尔本的家,使她感到寂寞而产生幽怨。孟立成认为,努力挣钱,保证她和儿子丰裕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她与儿子的表现。她则认为,爱不仅需要物质生活,还需要陪伴。丈夫很少回家,使她怀疑他可能出轨。在寂寞的日子里,一次在薛华家的聚会,她看到薛华仪表堂堂,虽然妻儿在中国,但家里到处摆放着夫妻和孩子的合影照片,洋溢着家的幸福。室外的花园,长满他栽种的花木,显示出他对家的呵护,因此她对他颇有好感。不久,他们成为情人。肖梦影一度幻想双方各自解除现有婚姻,和他再婚。但是,当她得知他一次酒后与夜总会一女子发生关系被逼结婚,并愿意就此下去,不禁对他姑且生活的态度有些鄙夷。她搬家时,让他帮忙却推脱不来等,使她感到他是一个不可信任之人。后来,肖梦影偶然发现,他引导她买画,他竟然收提成,彻底对他厌恶。

在肖梦影怨恨孟立成不常来陪伴并准备与他离婚时,年轻时爱慕她的沈铭浩执意到澳大利亚来看她,并提出二人结婚的打算。肖梦影心中仍保留有对沈铭浩青春时代的美好记忆,也对他来看她心生感动。但当她明白沈铭浩的意思是:当年自己没钱,与孟立成竞争爱情失败;后来辞去公职去经商,现已有经济条件,可以向她求婚,并且说男人就应该把精力用在挣钱的事业上,她感到相当失望。

当肖梦影对薛华心生鄙夷时,一次在朋友范爽家的聚会,邂逅了詹姆斯。詹姆斯是个大学教授,五十多岁,长相英俊,妻子去世两年,他在中国当过教师,能讲流利的汉语,说话真诚,使肖梦影对他有一种亲切感。但是,在肖梦影的心里,他与自己年龄不相当,且家境有些清贫,不符合自己期望的男友条件。然而詹姆斯却对她非常热情,肖梦影流露出想学英语的意思后,他每天通过微信给她发练习英语的句子,即使她不回应,他也不间断。在得知她的房产官司失败后,他积极帮寻找合适的律师,及时并不厌其烦地将一个个诉讼文书英文版翻译成方便她阅读理解的中文版,最终帮助她打赢了官司。房产官司结束后,肖梦影与丈夫也解除了婚姻,此时的她身心俱疲,选择了和詹姆斯在一起。因为,此时她认识到了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情感生活的重要性。

三、欲望和物质化的人生观,造成人物各自的失落

在小说《转身》中,给肖梦影带来痛苦的主要是孟立成、索菲娅和薛华三个人,一个是丈夫,一个是自认为的闺蜜,一个是情人,都是她倾注了感情并期望得到慰藉的人,但都以让自己痛恨而告终。反过来看,这三个人其实也都心怀希望,结果却很失落。

孟立成有能力,为人大气,他也很爱肖梦影。譬如,肖梦影买房失误引起纠纷,他提出愿意损失几十万澳币的首付款平息纠纷,权当是交了学费;再就是肖梦影执意离婚,他除了留给肖梦影在墨尔本的价值几百万澳币的房产外,还愿意支付足以维持肖梦影和儿子以后的生活费。但是,他未能抗拒住花花世界的诱惑,在还拥有婚姻的前提下,和另一个年轻女性另筑爱巢,同居生子。他以为,只要保证供给她们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就可以同时拥有。令他意外的是,情人带女儿去见肖梦影,事情败露后,肖梦影决意离婚,他也只得签字同意。这样的结局,是孟立成所没有想到的,他居然成了婚姻生活的失落者。这是他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所致,以为物质可以主导一切,事实上远非如此简单。

索菲娅是肖梦影刚到澳大利亚时买房认识的,肖梦影遇到一些不太明白的事情,时常会向她咨询,她也积极热情地回答,使肖梦影感到她们是无话不谈的闺蜜。但索菲娅骨子里是一个追求金钱、物质的女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婚姻,主要目的都是利益,为此不惜采取一些令人不齿的手段。她最初的丈夫是留学后留在澳大利亚工作的人,她与他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到澳大利亚生活。婚后,她看丈夫挣钱不多,虽已有一个孩子,她还是与他离婚。离婚的目的,就是希望找一个有钱的男人……索菲娅作为房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在协助肖梦影买卖房产的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多提成,故意隐瞒信息,采取不诚实的手段,最终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提成,而且她在华人圈里的名声变坏,使她赚钱更加不易。

薛华读大学时学的是贸易专业,明白机会、优势、成本等概念的意义,同时也清楚规则的重要性,然而他总想利用机会、优势投机牟利,逃避甚至触碰规则。在澳大利亚,他做着橄榄油和蜂蜜的非法贸易,面临着刑事和经济处罚。他在感情上及时行乐,但却弄巧成拙。

四、《转身》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小说《转身》的主要人物中,有一个特殊人物——詹姆斯。说他特殊,是因为:这部小说主要写在澳大利亚的华人移民的生活,而他则是在澳大利亚的荷兰移民;在几个主要华人移民人物的经历中,都是满心的希望以失落结局,而他虽然也经历曲折,但最后却得到了超越希望的美好结果。

詹姆斯的父亲是个荷兰军人,母亲是法国一个富人家的女儿,因为作为军人的父亲收入低,詹姆斯的外祖父母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就断绝了与女儿的联系,因此他们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詹姆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后随父母移居到澳大利亚。

詹姆斯曾在中国一所大学当过几年教师,爱上了一个美丽内向的中国姑娘。虽然他也知道对方有意,但担心自己囊中羞涩,给不了对方好的生活而未敢开口,结果对方挥泪而去。回到澳大利亚后,他任一所大学的教授,并结了婚。可是妻子管他很严,并嫌他挣钱少,因此他的婚姻生活不够愉快。妻子得肺癌逝世后,他对婚姻不再抱什么希望,安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肖梦影的出现,复燃了他的爱情之火。在肖梦影陷入房产官司、精神几近崩溃时,他全力以赴地帮助,最终赢得肖梦影对他的喜爱。在肖梦影与孟立成解除婚姻,意欲和他在一起后,他又意外收到母亲遗嘱给他的两笔比较大的资产:一是当初外祖母给母亲的价值300万澳币的首饰;另一是母亲家乡——法国的一块价值相当于500万澳币的土地。不过,他想把两笔财产变现后,拿出一部分捐给孤儿院和老人院,再拿出一部分办一所语言辅导学校,自己教英文,让肖梦影教中文,使肖梦影由此前靠丈夫孟立成供养生活,变成普通人自食其力。

詹姆斯既赢得了美好爱情,又得到了意外大额遗产的喜悦结局,与前面肖梦影、孟立成、索菲娅、薛华的失落结局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他们的人生态度、行为选择的不同决定的,因为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及每个人经济基础与个性禀赋等的差异,相同的选择,可能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不同的选择,也可能得到相近的结果。比如詹姆斯的喜悦结局,就具有偶然性。但是,詹姆斯的结局不会比他的希望落差太大,却是可能的,除非出现意外的天灾人祸。因为他本就没有抱太大的奢望,所以不会有太大的落差;他没有过分的越轨行为,因而也不会遭到法规的严厉惩罚。

小说人物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对于生活和事业,我们应尽力而为;对于利益,不要奢望;对于感情,要心态平和,不越轨,多角度思考。如年轻时肖梦影认为孟立成挣钱多是能力强,后来觉得钱多是孟立成久不回家和出轨的重要因素。婚姻感情也是这样,认识一面和认识多面会使自己产生不同的看法。如肖梦影曾喜欢外表帅气的薛华,后来发现他自私小气,就开始厌恶他。作家林语堂在小说《京华烟云》里写道:姚木兰喜欢才思敏锐的男青年孔立夫,父亲却让她嫁给性格温和的曾荪亚。木兰觉得与立夫在一起,情趣相投幸福,父亲则认为两人都易冲动会出事,木兰与荪亚性格互补,生活易于稳定。让心思周全沉稳的妹妹姚莫愁嫁给立夫,把控立夫的冲动。[2]186我们无法简单地判断和描述人生,大千世界如此丰富又变动不居,我们只有做到不奢望,不越轨,尊重规则,充分考虑自身及外界的条件,明白“有无相生”[3]的道理,不因过分的非理性的追求反而失去更多。

猜你喜欢
索菲娅詹姆斯澳大利亚
月亮不止一个(节选)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詹姆斯12年来的2K能力值
谁是最好的詹姆斯终结者?
勒布朗·詹姆斯 LEBRON JAMES扣将无双
沙特首位“机器人公民”想要孩子
没有什么来不及,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节选)
在澳大利亚骑行
火车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