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从源头上夯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21-12-02 07:15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顾小玮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3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导学平行四边形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顾小玮

问题,就是需要对其展开研究、解释并有效解决的对象。导学,是教师根据现阶段的学情而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使其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领。问题导学就是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展开的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学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一、链接生活实际,激发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掌握如何探究知识的产生以及发展规律,会使学生对这一情境产生较强的熟悉感,能够快速且高效地进入学习状态。因而,在组织教学之前,教师应尽可能揭示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我在教学“连减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选择了贴近其生活且充满趣味性的导入方式:“大家国庆节有没有出去玩?去哪里玩了呢?”学生抢着回答:去城里玩,去公园玩……此时继续提问:“那么大家有没有买东西呢?都买了什么东西呢?花了多少钱,你们知道吗?”一个学生回答:“我去了儿童公园买门票,用了5元钱,坐车花了2元钱,在里面玩碰碰车花了6元钱,一共花了13元。”也有学生说:“我在图书馆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日记起步》,8元,一本是《童话故事》,12元,共花了20元。”……学生争抢着回答自己买东西的经历。“实际上,老师也买了两样东西,一盒蜡笔23元,一双运动鞋67元,老师出门的时候只带了一张100元,大家能不能帮老师估算一下我带的钱够不够呢?通过这些信息,你能够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可以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之间展开交流。”

二、基于学生提问,推进自主探究

弗赖登塔尔认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舞台,这样才能够促使其思维得以自由发展。教师可以先聚焦学生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集中展现,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时,教师普遍会提前准备好教具以及材料,让学生借助方格图完成拼接,教师所制订的教学预设就是如何剪、切、拼,很显然,这种固化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阻碍学生的自主思考。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自主探究这一方式,将问题进行集中展示,如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因素相关?应该如何计算?学生往往会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自主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而且会提出不同的见解,于是我将这两种不同的方案集中呈现,组织学生展开探讨,班级中立刻分成了两大派:一派学生认为先要将其转化为与其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然后进行验证;而另一派学生则认为可以借助数方格的方式。这种具有引导性的教学设计是对思维的推动,确保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也顺利组织了合作交流和探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有助于发展其自主学力。

三、借助问题解决,提升数学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仅是为了习得理论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以此作为侧重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两步运算解决问题”时,为学生创设了游乐园的真实情境,这样就能够将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基本法则的教学完全融入现实问题中,改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使其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具有趣味性以及挑战性,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好数学就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够更有直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帮助学生提升抽象能力。学习的关键目标就是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密切关联,特别是后三个方面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密不可分,当然,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也需要立足于其他目标的实践作为关键前提。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问题才是组织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应促使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以及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正确的解题方法。当然,教学创新必须要摒弃花哨的外表,必须要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这样才能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导学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找图形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