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研究

2021-12-03 05:00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邓麟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初级中学 邓麟

一、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概述

在大数据与学校德育相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获取学生的心理变化,改善学生的德育工作。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总量巨大、形式多样,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对德育课堂的态度,解决问卷的片面性,更加全面地展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和德育习惯。

二、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大数据在方便了生活与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私问题,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靠自主经验进行推进,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伦理观念,侵犯了教师和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以不道德的方式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三、大数据时代学校德育转型措施

(一)开展细化的数据分析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观点,在德育课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教师要明确政治观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社会主流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利用数据分析,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结合学生的知识,依托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开展数据化的德育。

大数据可以快速调取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教师提供动态的数据记录,课堂直播,学生的课下表现以及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等,进行德育评价,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德育工作质量提高,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师应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组建完善的德育团队

学校需要建立一支完善的德育师资团队,形成整体的育人局面。教师要综合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学习状况等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明确概念界定和模型构建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也要端正言行,时刻规范日常行为,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行为去感化学生。学校在进行大数据采集时,要积极寻求外界力量,构建完善的数据化德育管理团队。

例如,提高数据采集人员的伦理道德意识,制定统一的行为准则,保护师生的隐私,在培训过程中设立特殊的情景,模拟现实,对于可能出现的隐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树立采集人员正确的隐私法律意识,以此有效减轻大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同时也要引入第三方监督主体,强化数据背后的监管机制,结合学校家长、数据专家、行政人员等多方面力量,构成监督主体,扩大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监督范围,通过网络监督渠道听取学生、教师的真实意见,综合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的一系列方式,对于不合理的行为进行管理。

(三)建立多元化的数据体系

大数据是基于大量信息和工具层面的科学技术,它不仅是一种科学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综合利用微博、微信、在线学习平台等多个数据平台,获取学生日常发展的相关数据,动态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由粗放式教育转变为个性化教育,综合分析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道德需求,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找出学生在品德结构中的短板,通过数据分析开辟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改变传统教育结构中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综合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课堂,减轻课堂压力,增加线下任务,将德育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大数据时代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合大数据的优点教学

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学校教学手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知道了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还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我们如何从其他方面获取知识呢?大数据分析会给我们答案。互联网大数据会给我们带来一个班级学生年龄的分布情况,让我们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否参差不齐,他们的基本素质正态分布的具体情况等,合理运用大数据带来的信息优化教学模式,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合理调整和改变教学手段,分配和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分析得出学生的学习弱势和短板,抓住教学的主要矛盾,结合大数据得到的信息具体分析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教学。

例如,在开展班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这本是提高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学生在班会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足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没能得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集中在哪个点上,分析得出能吸引他们关注的是什么类型的主题,什么类型的内容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例如,如今的学生大多喜爱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以游戏为主题的班会,从侧面分析游戏带来的好处和危害,让学生能清晰认识到游戏的利与弊,在权衡利弊时候合理优化时间来开展学习,放松身心,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优化大数据的网络环境

一枚硬币都有两面,说明万事万物都有好与坏的双重部分。大数据是基于科学技术互联网发展而来,它可以通过从网络上收集出人们购买东西的特点、浏览信息的类型、发表评论的内容分析得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态度、消费观、兴趣等,学校可以应用大数据来分析学生的特点,开展合理的教学,但是同样也会有某些利益之徒会利用学生和校园这两种群体进行一些不良行为,从中牟取暴利,不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还影响了校园正常教学的进行,严重阻碍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因此,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给网络制定合理且细致的相关规定,明确划分出正常活动的范围界限,切除网络危害产生的源头,营造一个干净健康、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正常开展德育的网络环境。

例如,对网站或者软件进行实名登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浏览范围制定上限,对人们登记的私密信息进行安全保护,对信息共享制定相关的规定,不给某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机。学习还可以和家庭共享数据资源,通过双方的共享和保护,引导家长加入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大数据去了解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增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和联系,通过双向的数据分享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科学、良好、完善的德育通道。

四、结语

在学校德育管理与大数据相结合的背景下,学习应该正视大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隐私风险和伦理困境,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明确数据采集、存储、使用模式,保护学生和教师的个人隐私,真正发挥大数据对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设置合理的数据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工作德育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多维度助推幼儿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