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音乐课堂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2021-12-03 05:00高邮市南海中学周霞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节奏效果音乐

□高邮市南海中学 周霞

音乐的第一主要要素是节奏,确定了音乐的情感情调,音乐可以没有旋律,但是不能没有节奏,有了节奏音乐才具备感人的魅力,才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导致节奏训练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影响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教师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改善目前初中传统音乐节奏训练的模式,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以全面提高学生音乐节奏训练的效果。

一、初中音乐节奏训练现状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初中音乐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节奏的训练,再加上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高,对于节奏认知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因此也影响了音乐节奏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有一些学生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主要科目的学习上,甚至有一些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学生忽视了音乐学习,动力不足。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非常重要,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在传统的音乐节奏训练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训练方式比较枯燥和单一,基本都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简单的模仿训练,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会将教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本理论或者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影响到音乐节奏训练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过分强调模仿,忽视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制约了音乐节奏训练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意义

音乐的灵魂在于节奏,音乐可以没有旋律,但不能没有节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至关重要,加强节奏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是由音符所组成的,不同音符之间的间隔就是不同的节奏,因此在音乐学习中,只有加强学生的音乐节奏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中蕴含的节奏,领悟到音乐中的情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让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另外,音乐节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其表现能力,音乐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节奏训练能让学生在节奏当中感悟到音乐的情感,从而全面提升其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节奏训练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学习要加强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展现自我,才能全面提升其音乐综合素养。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想改变教学方式,首先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由于教材中所提供的节奏训练内容比较抽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借助流行音乐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节奏训练当,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流行歌曲,让学生根据流行歌曲来表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配合节奏,展开音乐节奏训练。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节奏训练的效率。同时结合流行歌曲展开节奏训练,由于一些流行歌曲背后蕴含了一个故事或者道理,教师要尽量选择这种有故事和蕴含道理的音乐,在训练开始前,向学生科普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了解歌曲背后蕴含的含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科普音乐背景知识

在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节奏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全面了解音乐的背景知识,深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音乐的背景后,才能在节奏训练中将音乐的节奏和相关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准确把握节奏,以提高音乐节奏训练的效果。比如,红歌就蕴含了丰富的背景知识,《爱我中华》蕴含了我国56 个民族之间亲密团结,爱国爱家的情感,教师在用这首歌曲进行节奏训练时,可以先为学生揭示这首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节奏训练过程中,学生将情感带入其中,能更好地体会,从而更好地完成节奏训练。

(三)结合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时,由于目前音乐的类型和风格丰富多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充分结合不同的音乐风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节奏训练,从而提高节奏训练的效果。目前的初中音乐教材,所有的音乐作品风格多元化,包含有民歌、校园歌曲和戏剧等等,教师在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时可以选择校园歌曲这一类音乐,由于其本身节奏欢快活泼,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节奏训练当中,提高训练的效果,同时,基于音乐风格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教师还可以创新尝试将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

(四)创设训练情境

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由于传统训练方式的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全新的创设情境的方式,加强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作品用图片、视频、音频的方式,将音乐作品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强化学生对节奏的认知,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这就需要教师结合音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场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节奏训练的效果。

(五)开展音乐游戏

传统的音乐节奏训练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学生往往需要反复练习同一首歌的音乐节奏,才能完成学习目标。学生在这样大量的训练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导致训练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游戏和音乐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唱歌软件、小组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提升音乐节奏训练的效果。

(六)借助音乐乐器进行训练

音乐和乐器之间紧密相连,音乐是在乐器的演奏下生成,也是因为有了乐器,音乐才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在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时,乐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将其运用起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悉乐曲,了解其音质和音效,让学生结合音乐中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学生在使用相关的乐器进行演奏时,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乐感,锻炼了节奏感,从而实现音乐节奏训练的目的。

(七)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时,想要提高训练的效果,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加强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音乐节奏能力。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比赛和音乐表演,并且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不足,以此不断优化和改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以提升自己的音乐节奏感。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法强调节奏的重要性,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加强音乐节奏的训练,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音乐节奏训练的重要性,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初中音乐节奏训练的效果。

猜你喜欢
节奏效果音乐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抓住“瞬间性”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