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1-12-03 05:00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颉家门小学杨小菊
家长 2021年33期
关键词:群文导图文章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颉家门小学 杨小菊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意义

思维导图,亦称心智导图,擅长于插图与文字一起,是一种表达发散思维的工具,虽然简单,但是实际上在课程教学中非常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逻辑能力,它的发散思维类似大脑的神经向外蔓延,根据关键点将一件事物内容拆开重新加以整合。学生将思维导图全部呈现在一张纸上的时候,可以审视自己的想法,从而自我修正,开阔视野、分散思维,因此思维导图被广泛地用于教育事业当中。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强化学生记忆,助力学生的阅读理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授一些常见的故事类文章,如一些神话、传说等,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记忆,助力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时间脉络、场景变化以及剧情转折,还能培养学生的复述故事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将需要填写关键词的部分空出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去寻找缺失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故事情节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提高阅读水平,促进读好书和好读书

让学生养成缜密有序的思考习惯是一个漫长而有复杂的过程,小学语文在其中起着夯实基础的作用。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起到促进作用,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几篇文章归为一类,从这些课文的篇目来看,这些文章都属于“某人做某事”的一类,但是读完就会发现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以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不一样的,那么,学生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这几篇文章进行关键词串联以及重新整合。群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它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群文阅读在发挥作用时,思维导图是其中的重要工具,会利用思维导图阅读的学生才能读好书以及好读书。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多篇文章的阅读策略探讨

(一)课前预习和寻找,思维导图明方向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意义重大,而思维导图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文章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备课时就会知晓三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态度不一样,《孔融让梨》主要是展示孔融尊老爱幼的态度和说话的技巧,《司马光砸缸》是突出了司马光的聪明果断,《曹冲称象》是表现曹冲的善于思考。教师在提前进行“某人做某事”一类文章的认知过程中,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阅读,那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这几篇文章其中的关键词进行提取,做成详尽的故事导图,最后将重要的关键词空缺,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将其完成,如此能让学生比较快速地明确阅读方向,从而达到课前预习的目的。

(二)课堂讨论和教学,思维导图提水平

群文阅读其实并不是特别难,坚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慢慢就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而思维导图将这种乐趣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用更加强大的记忆力和深厚的兴趣去感知文章。思维导图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快速划分出整体的框架和脉络,将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的重点列出来,摘录文章的精彩细节,做成摘要放到旁边。学生会先学会记录文章要点,然后在后来的深入学习中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和阅读时的心得,将心得体会做成思维导图,最后把一张张的思维导图再编进新的导图,将文章放到其中继续补充和扩展,形成一张大网,在此过程中慢慢地学会触类旁通,从而达到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课后分析和拓展,思维导图再深化

教师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强调思维导图深化记忆以及拓展的作用。学生要学会不停地从外界接受信息,学习知识,而思维导图是重要的工具之一。例如学生在学习《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秋天》等几篇文章时,会深入学习到对秋天的描写手法,能认识到秋天的美好,从而亲近大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那么在思维导图最后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关于描写风景的写作手法,在课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思维导图,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写最喜爱的季节,达到思维导图深化记忆以及拓展的作用,并且也能提高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妙笔生花,将心中的所思所想通过笔表达出来。

(四)多篇文章做比较,思维导图建大功

学生在进行多篇文章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这些文章中找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多篇文章的比较阅读。当然,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时,不能进行重复阅读,而是要进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比较文章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利用思维导图理清其中逻辑关系,帮助学生读懂多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思维导图不仅对多篇文章进行了归类整理和分析,还教会了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更促进了学生“比较”的高级思维发展。

比如在对《初识鲁迅》进行群文阅读练习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比较的阅读策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进行解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设计:首先要求学生对相关文章进行预习,并要求学生进行关键词描述,把文章大意用思维导图串联起来;其次,在课上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一个问题为阅读点,要求每组阅读一篇文章,并勾画相关关键词,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思维导图;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将做好的思维导图结合起来,要求各组从写作手法、描写侧面等进行异同的比较,并提出问题“这些课文是怎么对鲁迅进行描写的?”通过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快下课之时,要求学生讲讲阅读后的感受,并互相进行印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讲话,将鲁迅的个人特征进行全面的总结。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用《初识鲁迅》为起点,让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然后利用同类型描写鲁迅的其他文章,要求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批注,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相互补充,修改思维导图,对鲁迅的描写进行整体和局部把握,切实地提高了阅读效率,解决了群文阅读难题。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突出思维导图的引领作用,利用思维导图对其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理解。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表达积极性,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时拓展思维,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更好地开展阅读。

猜你喜欢
群文导图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群文活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